张婷
- 作品数:23 被引量:8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涠洲岛珊瑚礁近千年的发育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4
- 2020年
- 高纬度珊瑚栖息地能否成为气候变暖背景下热带珊瑚物种的"避难所"仍不明确,南海北部的相关研究更是稀少。本文以取自涠洲岛的2根珊瑚礁沉积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U-Th定年、沉积组分分析以及珊瑚种属鉴定等方法,探讨近千年以来珊瑚礁的发育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发现, Core1(石螺口)岩心沉积的3个快速堆积阶段分别与罗马暖期、中世纪暖期和现代暖期大致对应;而2个缓慢堆积阶段则分别与黑暗时代冷期和小冰期大致对应,证实了温暖的气候对珊瑚礁发育有促进作用,而寒冷的气候则不利于珊瑚礁的发育;此外,现代强烈的人为干扰可能也导致了涠洲岛珊瑚礁的迅速退化。Core2(南湾)中陆源沉积含量高,珊瑚年龄主要集中在800AD-950AD和现代这两个时间段内,其原因可能与环境变化、风暴作用及湾内现代珊瑚分布特征有关。通过对比这两个站位的珊瑚礁沉积特征,本文进一步提出"完全避难所"和"非完全避难所"的概念,揭示涠洲岛珊瑚可能同时具有低纬度热带珊瑚礁和高纬度珊瑚群落这两种发育特征和趋势。
- 张婷胡敏航张文静张文静刘猛
- 关键词:高纬度气候变化
- 地壳浅部(低温-低压条件下)卤水-安山质火山岩作用实验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水岩作用是影响地球岩石圈层质量平衡的重要过程,控制着围岩和流体中元素的迁移、重新分配以及物质组成的演化。本研究通过实验手段模拟地壳浅部(低温-低压条件下)火山围岩与含碱卤水的相互作用,来揭示围岩元素迁移、碱交代蚀变过程和流体的成矿潜力。实验结果显示,不同pH条件下产物具有不同的碱交代蚀变特征,碱性条件有利于岩石样品同时发生钾化和钠化蚀变,但前者占据主导,而酸性条件下则仅发生钾化蚀变。产物中主元素和成矿元素,如Cu、Fe、Zn、Mn和LREE等发生明显淋滤,该过程受温度和流体pH影响明显。随温度上升产物淋滤程度明显增强,相同温度不同pH条件下产物淋滤程度虽然处于同一数量级,但酸性条件下淋滤程度更加明显。实验结果表明,地壳浅部高温酸性卤水与(安山质)火山围岩作用,有利于形成富含Fe、Cu、Zn和Mn等元素的含矿流体,而低温碱性流体有利于富集和迁移LREE。本实验为揭示地壳浅部火山围岩与卤水的作用过程和元素迁移、富集机制,以及判断流体成矿潜力提供了有效证据。
- 李建平陈华勇陈华勇张婷
- 关键词:地壳浅部
- 单甲基烷烃母质来源研究
- 本实验选取代表性样品安塞地区杏1015井(长7 段)和吴起地区吴56井(长8 段)岩芯进行了全面的地球化学分析,包含TOC测定、岩石热解、饱和烃GCMS和单体碳同位素分析。杏1015井样品饱和烃总离子流图(TIC)可以看...
- 钱宇王作栋张婷李晓斌
- 关键词:地球化学分析
- 文献传递
- 间伐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更新木本植物组成和生长影响的时间效应被引量:10
- 2020年
- 明确间伐对针叶人工林林下更新阔叶木本植物组成和生长影响的时间效应,可为促进人工纯林向针阔混交林转化、进而解决纯林生产与生态功能无法兼顾的问题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我国北方重要针叶人工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例,比较间伐后短期(1~3年)、中期(4~9年)和长期(>9年)人工林林下更新木本植物组成的差异;并选择具有较高重要值且与落叶松互惠共生的3种更新树种蒙古栎、色木槭、糠椴,分析不同间伐时期人工林内光照(郁闭度)与更新木本植物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间伐样地内更新的阔叶木本植物达46种,不同间伐时期样地内共有且占据优势的乔木树种为色木槭,灌木树种为忍冬和卫矛。随间伐后时间的推移,更新物种数逐渐减少,但乔灌比呈增大的趋势;中性树种占据优势地位。间伐对更新树种生长影响的时间效应受树种耐荫性的影响,糠椴的基径和树高均高于蒙古栎和色木槭。随间伐后时间的延长,糠椴的基径、色木槭的树高对光照响应较敏感,分别倾向于采用"耐荫策略"和"避荫策略"以适应间伐后变化的环境。间伐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更新阔叶木本植物组成和生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在制定以促进人工林林下树种更新为目标的间伐措施时,应该考虑适当延长间伐间隔,从而保证糠椴和色木槭等阔叶树幼苗的生长,使其进入林冠层,促进形成针阔混交林,实现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 谢锦闫巧玲张婷
- 关键词:间伐耐荫性
- 长直链烷基苯及其异构体的分布特征--以四川合川-广安和鄂尔多斯东探008井为例
- 对四川盆地中部晚三叠系须家河组(T3X)>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系延长组(T3y)烃源岩的饱和烃馏分进行GC-MS分析,检测出一系列的长直链烷基苯及其异构体。实验发现,异构苯基烷烃与长直链烷基苯在热演化过程中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张婷王作栋钱宇
- 关键词:油气勘探异构体
- 文献传递
- 低熟气的形成机理研究--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低熟气为例
- 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根据Hunt的天然气生烃模式,在生物成因气(Ro<0.3%~0.5%)和热催化生气(Ro>0.8%)之间不会生成大量油气,然而,随着生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在世界许...
- 钱宇王作栋张婷李晓斌
- 关键词:低熟气成藏机制烃源岩
- 深部优质储层成因机理——以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碎屑岩储层为例被引量:4
- 2019年
- 阜东斜坡区侏罗系三工河组3600~4300m内存在平均孔隙度12.7%、平均渗透率12.2mD的优质碎屑岩储层。为了探明其成因机理,通过岩心观察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分析了1232个储层样品,确定了其沉积环境特征、岩石和孔隙类型,并通过GCMS分析了13个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层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湖相体系,岩性主要包括中砂岩、粗砂岩和细砂岩,砂岩以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结构和成分成熟度低;孔隙以原生粒间孔、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为主。烃源岩中有机质属于Ⅱ2Ⅲ型,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正在大量生成乙酸和乙二酸。溶蚀作用是深部优质储层发育的根本原因,烃源岩中有机质热解排出的有机酸溶蚀了长石颗粒,形成了大量的次生孔隙,从而改善了储层物性;其溶蚀产物高岭石在深部优质储层段的大量发育,为溶蚀机理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 李彦举张婷许泰朱秀兰段琼
- 关键词:次生孔隙储层物性准噶尔盆地
- 低熟气的形成机理研究——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低熟气为例
- <正>低熟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根据Hunt的天然气生烃模式,在生物成因气(Ro<0.3%~0.5%)和热催化生气(Ro>0.8%)之间不会生成大量油气,然而,随着生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
- 钱宇王作栋张婷李晓斌
- 文献传递
- C19-C36+长链三环萜烷的检出及母源研究
- 近期,在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北三台地区台13#钻井岩芯样品分析中检出了一套长链三环萜烷,碳数分布为C19~C36+.长期以来,三环萜烷的母源各说纷纭,Anders and Robinson和Gallegos等第一次在绿河页岩...
- 钱宇王作栋妥进才张婷李晓斌孙丽娜
- 关键词:异养微生物
- 文献传递
-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湖泊长链烯酮和中位酮的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21年
- 柴达木盆地地处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和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域交汇地带,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开展古气候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次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先进的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探讨该区长链烯酮和中位酮的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研究表明,青海湖、尕海湖、托素湖和可鲁克湖的湖泊表层沉积物中均含有长链烯酮系列化合物,并显示出C37优势模式。其中,尕海湖、托素湖和可鲁克湖具有相近的烯酮比值(C37/C38),暗示这3个湖泊可能具有相同的烯酮母源藻。而柴达木盆地湖泊中C37四不饱和烯酮含量(%C37:4指标)与盐度呈正相关关系,这与青海湖和已发表的结论相矛盾,可能是由于湖泊中藻类群落结构的差异性而导致的。在可鲁克湖湖边湿地钻取了520 cm的沉积物岩芯,将岩芯的烯酮数据与可鲁克湖和青海湖已发表的烯酮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能与采样的位置、烯酮母源藻物种效应和柴达木盆地湖泊的特殊自然条件有关。特别的是,本次研究在湖泊表层沉积物和沉积物钻孔中均检测出长链中位酮系列化合物(C31-16-one、C33-17-one和C35-18-one),且其表现为随着碳数增加,化合物丰度明显减小的变化趋势,即C31>C33>C35。通过与正构烷烃参数进行对比,发现C31-16-one可能来源于沉水植物,而C33-17-one和C35-18-one可能来源于高等植物贡献。在“8.2 ka”和“4.2 ka”冷事件中,C31-16-one的含量显著减小,而C33-17-one和C35-18-one增加,暗示中位酮系列化合物可能是指示古气候环境变化的潜在指标。
- 张婷张婷王永莉汪亘魏志福马雪云汪亘玉晓丽李尚昆
- 关键词:长链烯酮柴达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