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鉴 作品数:32 被引量:81 H指数:4 供职机构: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Wiltse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分析Wiltse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分别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行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Wiltse入路组为A组,共31例;后正中入路组为B组,共21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6周、12周VAS评分。结果 52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6~14个月,平均9.8个月。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3 d的VAS评分低于后正中入路组,术后6周、12周的VAS评分与后正中入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腰段骨折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Wiltse肌间隙入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马园 马辉 徐鉴 焦文勇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后正中入路 椎弓根钉 术后X线片骨折复位满意经皮椎体强化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骨填充网袋成形术(BFMCs)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60例单椎体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经皮骨水泥椎体强化(PKP/BFMCs)治疗,其中采用PKP、PKP治疗(PKP组)34例,采用BFMCs治疗(BFMCs组)26例。分别记录2组骨水泥填充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疼痛缓解状况;影像学评估椎体高度恢复情况、骨水泥有无渗漏及其具体情况。结果 BFMCs组注射骨水泥量(4.52±1.23)mL与PKP组(4.35±1.38)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FMCs组未出现骨水泥渗漏情况,PKP组术后6例发生骨水泥渗漏。2组术后1 d VAS评分均较术前低(P<0.05);术后1 d VAS评分2组间比较,BFMCs组≥PKP组(P<0.05);术后各阶段(1 d、1个月、3个月)随访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MCs和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均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BMFCs可有效防止骨水泥渗漏。 徐鉴 马园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尺桡骨骨折28例并发症治疗分析 2001年 为探讨尺桡骨骨折最佳治疗方法 ,以减少并发症。通过用不同方法治疗尺桡骨骨折产生的 2 8例并发症进行临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此类骨折整复石膏固定与髓内针固定出现的并发症多 ,钢板加压可直接导致肱桡关节脱位。有移位短缩者应避免外固定和使用髓内针固定 ,以及加压内固定。 何少波 徐鉴 王军 毛明宇 赖嘉第关键词:尺桡骨骨折 并发症 骨折固定术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 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的并发症及发生原因。方法223例股骨干骨折,应用两种术式术后并发症的探讨。结果外固定支架应用对股骨干骨折有较多无法避免的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支架不适用于股骨干骨折。 唐国军 徐鉴关键词:外固定支架 股骨干骨折 改良后正中入路在肱骨远端骨折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通过后正中肱三头肌两侧保留伸肘装置的入路进行肱骨远端关节内和关节外骨折手术中临床价值.将19例肱骨远端骨折,年龄在19岁~64岁之间,应用通过保留伸肘装置的入路,从内侧和外侧窗口分别显露内侧柱和外侧柱,并可保... 魏平 吴兴临 徐鉴 牛平 闫生亮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 手术治疗 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骨桥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方法依据研究对象的纳排标准,选择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HCC组),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114例研究对象清晨空腹8 h肘静脉血,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AFP、VEGF、OPN水平。结果对HCC组与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AFP、OPN、VEGF水平进行比较,HCC组血清AFP、OPN、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依据巴塞罗那肝癌分期标准,将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A期18例、B期27例、C期25例、D期14例,比较4期血清AFP、OPN、VEGF水平,血清AFP、OPN、VEGF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血清OPN、VEGF水平升高明显(P<0.05)。结论血清VEGF、OPN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且随病情进展逐渐升高,可能参与肝癌病情发展过程中的癌细胞异常增生、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等。 任霖 徐鉴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骨桥蛋白 短阶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矫正度丢失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短阶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矫正度丢失的原因。方法选择短阶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矫正度丢失的患者19例进行分析。结果(1)矫正度丢失以伤椎高度丢失为主,椎间隙丢失次之。(2)内固定螺钉螺帽松动6例,螺钉断裂1例,神经症状加重2例。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术后矫正度丢失不容忽视,未充分的植骨融合,对前路稳定性重建的认识不足,以及内固定未及时取出是其主要原因。 白静春 唐国军 魏平 徐鉴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矫正度丢失 经伤椎与不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经伤椎与不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骨科住院并确诊的40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AO分型[2]:分为A型(23例)及B1型(9例)、B2型(8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20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6钉内固定(A组),另20例行跨伤椎椎弓根4钉内固定(B组),两组均对固定节段实施后外侧植骨融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采用X线片测量观察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6月及1年的伤椎高度及伤椎后凸角(Cobb)的变化,应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疼痛及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A组P=0.033,B组P=0.036);与术前比较,A、B组术后的后凸Cobb角均减小(A组P=0.022,B组P=0.026),即两伤椎高度、后凸Cobb角术后均较术前恢复。两组间术后1周、6个月及术后1年随访,A组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后凸Cobb角均小于B组(P均<0.05)。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术前降低(A组P=0.005,B组P=0.005),两组间各时间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两种术式对于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均能达到有效的固定效果,相比较于跨伤椎的短节段椎弓根4钉内固定术,经伤椎椎弓根6钉内固定术在维持固定节段的稳定性、减少复位后椎体高度丢失方面更具优势。 殷刚 徐鉴 胡银梅 郭建斌关键词:胸腰椎 骨折 椎弓根 内固定 局部麻醉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66例 <正>2008年6月-201 1年10月,我们通过局麻下球囊扩张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66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老年胸腰椎骨折66例,其中男24例、女42例,年龄65-88岁、平... 吴兴临 张明军 徐鉴 闫生亮文献传递 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39 2014年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和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内植骨是否具有优越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的57例非合并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21)、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9)、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并植骨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7)。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引流血量(拔管为标准)、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管侵占率、目测类比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与结论:1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技术可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治疗后引流血量(P<0.05)。23种治疗方式均可恢复椎体高度。3治疗后3组间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椎弓根通道植骨在围手术期并非改善后凸畸形的因素。4椎弓根通道植骨为改善椎管侵占率的因素。5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可改善治疗后疼痛情况。提示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是修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丁磊 丁伟伟 闫生亮 焦文勇 王陵江 徐鉴 唐国军 石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