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 作品数:13 被引量:69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核科学技术 更多>>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同步DSA-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同步DSA-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大肝癌(肿瘤最大直径≥5 cm)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3月2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接受同步联合治疗。术后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并复查甲胎蛋白,评估联合技术成功率、局部肿瘤治疗反应、无疾病复发时间、患者存活情况和技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无重要并发症发生。介入术后1个月复查,病灶完全缓解19例(19/21,90.48%)、部分缓解2例(2/21,9.52%)。肿瘤坏死以凝固性坏死为主。在局部灭活肿瘤方面,单结节型完全坏死率(17/17,100%)高于多结节性病灶(2/4,50.00%;P=0.034)。随访2~28个月,19例完全缓解者平均无疾病复发时间为(11.8±6.0)个月。21例患者6、12、18个月生存率均为100%。结论 TACE联合同步DSA-CT引导下RFA治疗大肝癌安全、有效。局部肿瘤灭活方面,单结节型病灶优于多结节病灶。 王志军 王茂强 段峰 宋鹏 刘凤永 常中飞 王燕 阎洁羽 李凯关键词:导管消融 高龄老年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对高龄老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分析老年人AKI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对患者短期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房≥75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AKI发生率。根据AKI后90 d时患者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老年患者AKI后90 d生存的影响因素。AKI诊断及分期标准采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 2012年的诊断标准。短暂性AKI定义为AKI发生3 d时血清肌酐(SCr)下降至基线水平,持续性AKI定义为AKI发生3 d时SCr无下降(〉基线SCr水平)。结果研究期间,39.0%(668/1 711)的高龄老年患者发生了AKI,排除10例住院时间〈48 h者及6例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652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623例,占95.6%,年龄87(84,91)岁。根据KDIGO分期标准,AKI 1期308(47.2%)例,2期164(25.2%)例,3期180(27.6%)例。AKI发生90 d时病死率为33.6%(219/65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持续性AKI(HR=5.741,95% CI:3.356~9.822,P〈0.001)、更高的AKI分期(AKI 2期:HR=3.363,95% CI:1.973~5.732,P〈0.001;AKI 3期:HR=4.741,95% CI:2.807~8.008,P〈0.001)、伴发感染(HR=1.410,95% CI:1.055~1.884,P=0.020)、少尿(HR=1.948,95% CI:1.266~2.998,P=0.002)和血尿素氮(BUN)增高(HR=1.025,95% CI:1.014~1.037,P〈0.001)是高龄老年住院患者AKI后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础体质指数高(HR=0.939,95% CI:0.897~0.984,P=0.008)、AKI时平均动脉压升高(HR=0.969,95% CI:0.959~0.979,P〈0.001)和血清前白蛋白升高(HR=0.935,95% CI:0.911~0.959,P〈0.001)是影响高龄老年患者AKI后90 d生存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高龄老年住院患者AKI的发生率高达39.0%,提高临床医师的重视程度,增加对SCr� 李青霖 李凯 王小丹 赵锰关键词:急性肾功能不全 预后 血清镁对老年男性急性肾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2018年 目的对老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探讨AKI患者血清镁紊乱发生情况及血清镁水平对老年AKI患者短期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房≥75岁的住院男性AK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KI后28 d时和60 d时患者的生存情况,将患者病历资料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进行分析。以血清镁<0.7 mmol/L为低镁血症,>1.1 mmol/L为高镁血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Kaplan-Meier乘积法估计生存曲线,并通过对数秩检验进行比较,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血清镁对老年患者短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623例老年男性AKI患者,中位年龄87(84,91)岁。正常血镁者473例(75.9%),低镁血症患者72例(11.6%),高镁血症患者78例(12.5%)。发生AKI后28 d内死亡160例,60 d内共死亡194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显示高镁血症患者28 d生存状况明显较差(log-rank检验: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KI诊断时间(HR=0.865,95%CI 0.799~0.937;P<0.001)、平均动脉压(HR=0.970,95%CI 0.958~0.981;P<0.001)、血清前白蛋白(HR=0.924,95%CI 0.894~0.955;P<0.001)、少尿(HR=2.261,95%CI 1.424~3.590;P=0.001)、机械通气(HR=1.492,95%CI 1.047~2.124;P=0.027)、血尿素氮(HR=1.037,95%CI 1.025~1.049;P<0.001)、血镁水平(HR=2.512,95%CI 1.243~5.076;P=0.010)、AKI分期(2期:HR=3.709,95%CI 1.926~7.141,P<0.001;3期:HR=5.660,95%CI 2.990~10.717,P<0.001)是老年AKI患者28 d生存的影响因素。血清镁对患者29~60 d的生存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AKI患者镁离子紊乱发生率高达24.1%(150/623),高血镁与老年男性AKI患者28 d病死率密切相关,监测及适当纠正血镁紊乱可能会延长其生存时间。 李青霖 李凯 王小丹关键词:血清镁 高镁血症 短期预后 C臂锥形束CT成像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C臂锥形束CT成像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AE的81例中、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的DSA和C臂锥形束CT资料。81例患者的162侧髂内动脉中,6侧因图像质量欠佳而剔除,156侧髂内动脉的DSA和C臂锥形束CT资料纳入分析。对比观察DSA和C臂锥形束CT成像中的PA数目、起源及与邻近动脉的吻合支。采用χ2检验比较DSA和C臂锥形束CT对血管显示率的差异。结果156侧髂内动脉的选择性前列腺动脉(PA)DSA和C臂锥形束CT成像共确认161支PA,其中C臂锥形束CT准确辨认的PA为158支(98.1%,158/161),经DSA准确辨认的PA为130支(80.8%,130/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8,P〈0.05)。27侧(17.3%,27/156)髂内动脉发出的28支PA(17.4%,28/161)仅在髂内动脉前干的C臂锥形束CT成像中得以辨认;有3支PA(1.9%,3/161)仅在DSA中得以辨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1,P〈0.05)。单纯依靠DSA认定的137支PA中,有7支(5.1%,7/137)经C臂锥形束CT成像排除。11侧(7.1%,11/156)髂内动脉发出的PA仅在C臂锥形束CT成像中得以辨认其起源,其余145侧(92.9%,145/156)髂内动脉发出的PA在DSA和C臂锥形束CT成像中均可辨认其起源。C臂锥形束CT成像确定的PA与邻近动脉存在吻合支的比率为42.3%(66/156),高于单纯DSA的观察结果(31.4%,49/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结论C臂锥形束CT成像对PAE术中准确辨认前列腺动脉及其起源、吻合有重要价值。 陶瑞瑞 张国栋 王茂强 段峰 袁凯 李凯 阎洁羽 常中飞 王燕关键词:栓塞 治疗性 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评估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大样本临床应用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采用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栓塞材料采用聚乙烯醇泡沫微球,直径90~180gm。栓塞前及栓塞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复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前列腺体积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例栓塞技术均获得成功,其中病例1、病例2行双侧前列腺动脉栓塞;病例3由于右侧前列腺动脉开口重度狭窄使超选择性插管失败,行单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后随访3个月.2例行双侧前列腺动脉栓塞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前列腺体积分别缩小51.09%、48.18%:仅行单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者前列腺体积缩小28.45%,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3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初步研宄结果表明,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而且双侧前列腺动脉栓塞短期疗效可能优于单侧。 袁凯 王茂强 段峰 张国栋 阎洁羽 李凯关键词:前列腺疾病 介入放射学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灌注成像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方医院影像中心60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规范》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30例(SAP组)和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30例(MAP组),选取30例胰腺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比较3组患者胰腺CT灌注参数:血流速度(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以及MAP与SAP组患者临床观测指标(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结果:MAP组与SAP组患者BF和BV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123.79 m L/(100 mg·min)±55.35 m L/(100 mg·min)vs 214.55 m L/(100m g·m i n)±98.41 m L/(100 m g·m i n),63.55m L/(100 mg·min)±36.76 m L/(100 mg·min)vs 214.55 m L/(100 mg·min)±98.41 m L/(100m g·m i n),11.35 m L/100 m g±5.45 m L/100mg vs 18.13 m L/100 mg±14.56 m L/100 mg,7.43 m L/100 mg±2.45 m L/100 mg vs 18.13m L/100 mg±14.56 m L/100 mg],P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26.84 m L/(100 mg·min)±10.33 m L/(100 m g·m i n)vs 16.48 m L/(100m g·m i n)±8.67 m L/(100 m g·m i n),35.66m L/(100 mg·min)±12.45 m L/(100 mg·min)vs 16.48 m L/(100 mg·min)±8.67 m L/(100m g·m i 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 A P组患者B F和B V水平显著低于M A P组[63.55 m L/(100 m g·m i n)±36.76 m L/(100m g·m i n)v s 123.79 m L/(100 m g·m i n)±55.35 m L/(100 m g·m i n),7.43 m L/100 m g±2.45 m L/100 mg vs 11.35 m L/100 mg±5.45 m L/100 mg],PS水平显著高于MAP组,[35.66 m L/(100 m g·m i n)±12.45 m L/(100m g·min)vs 26.84 m L/(100 mg·min)±10.33m L/(100 m g·m i 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TTP水平比较(140.44/0.1s±23.44/0.1 s vs 142.41/0.1 s±13.95/0.1 s vs146.58/0.1 s±29.46/0.1 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总 陈朔 陶瑞瑞 李凯 刘轩 袁凯 康海燕 金龙 段峰 王志军 许乙凯关键词: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 急性胰腺炎 miR-143-3p靶向LASP1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背景肿瘤远处转移作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一大危险因素,常导致治疗失败。因此,亟需探索针对肿瘤转移的新治疗靶点以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目的探讨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的miRNA能否通过靶向LASP1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靶向于LASP1的miRNAs,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miRNAs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LASP1与miRNAs的相关性。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43-3p与LASP1之间的靶向互作关系。以胃癌MGC-803细胞系为实验对象,分别转染miR-143-3p模拟物、抑制剂及其阴性对照,据此将实验分为miR-143-3p模拟物对照组(miR-143-3p mimic NC)、miR-143-3p模拟物组(miR-143-3p mimic)、miR-143-3p抑制剂对照组(miR-143-3p inhibitor NC)和miR-143-3p抑制剂组(miR-143-3p inhibitor)。应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测定各组MGC-80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qRT-PCR检测转染后MGC-803细胞中LASP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GC-803细胞中LAS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miR-143-3p可能靶向于LASP1,二者相关性r=-0.284(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一步证实LASP1是miR-143-3p的一个直接靶基因(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证实miR-143-3p对胃癌MGC-80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qRT-PCR实验结果显示miR-143-3p mimic组的LASP1的表达水平低于miR-143-3p mimic NC组(P<0.01),而miR-143-3p inhibitor组的LASP1的表达水平高于miR-143-3p inhibitor NC组(P<0.05)。此外,Western blot与qRT-PCR的实验结果一致。结论miR-143-3p可通过靶向下调LASP1,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许鑫鑫 鲁意迅 李凯 李凯 梁文全 高云鹤 郗洪庆 王鑫鑫关键词:胃癌 细胞侵袭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同步射频消融术治疗单个大肝癌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估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同步射频消融(RFA)治疗单个大肝癌(肿瘤最大直径≥5 cm)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间1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单个病灶(平均最大直径7.5 cm,5.1~15.5 cm)进行了联合TACE和同步RFA治疗。评估联合技术成功率、技术相关并发症、局部肿瘤治疗反应、无疾病复发时间、随访患者存活率。结果技术成功率100%,介入治疗后1个月复查,局部病灶以凝固性坏死为主,病灶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1例,完全缓解率94.44%(17/18)。随访过程中(2~29个月),17例病灶完全缓解患者平均无疾病复发时间为(16.8±4.0)个月。18例患者6、12、18个月生存率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7例患者术后ALT和AST出现一过性升高。3例患者需经吗啡和芬太尼加强止疼后,疼痛明显缓解。结论联合TACE和即时同步RFA治疗单个大肝癌安全、有效。疼痛是同步联合治疗主要不良反应,经持续镇痛后可耐受。 王志军 王茂强 段峰 宋鹏 刘凤永 常中飞 王燕 阎洁羽 李凯关键词:消融技术 C臂锥形束CT成像在前列腺动脉造影解剖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臂锥形束CT成像(Cone-beam CT)在前列腺动脉造影解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为经导管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PAE)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78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 56例髂内动脉)行PAE中... 段峰 王茂强 袁凯 张国栋 李凯 阎洁羽 常中飞 王燕关键词:前列腺动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前列腺动脉解剖特点 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前列腺动脉(PA)血管造影的解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经导管超选择性PA DSA和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可显示双侧前列腺动脉的55例BPH患者.患者均行髂内动脉及超选择PA造影,观察PA的数目、起源、直径、微小血管形态及与邻近动脉的吻合支.结果 55例髂内动脉(110支)造影共显示114支PA,其中106支(96.4%,106/110)髂内动脉有1支PA、4支(3.6%,4/110)髂内动脉有2支独立的PA.36例两侧的PA起源不对称(65.5%,36/55),19例两侧对称(34.5%,19/55).37例(67.3%,37/55) PA的供血呈现一侧优势型.45支(39.5%,45/114) PA起源于臀-阴部动脉干,37支(32.6%,37/114)起源于膀胱上动脉,32支(27.9%,32/114)起源于阴部内动脉.82支(72.1%,82/114)为高位开口,32支(27.9%,32/114)为低位开口.43支髂内动脉(39.1%,43/110)中,PA与邻近器官动脉存在吻合支.PA直径为0.5~ 1.5 mm,平均(0.9±0.4) mm.20例前列腺体积≥100 cm3的患者中,17例可见PA显著增粗(直径>1.2 mm)和螺旋样小动脉.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PA的直径、起源和形态有较高的变异,PA与邻近动脉具有丰富的吻合. 张国栋 王茂强 段峰 袁凯 李凯 阎洁羽 常中飞 王燕关键词: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