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
- 作品数:31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毛囊性蕈样肉芽肿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毛囊性蕈样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属蕈样肉芽肿的特殊类型,国内外报道较少。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
- 李春霞尉莉曲才杰
- 关键词:皮肤T细胞淋巴瘤
- 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一例
- 2008年
- 患者男,35岁,因四肢发生瘙痒性丘疹4个月就诊。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四肢出现散在分布的淡红色、粟粒火丘疹.伴有明显瘙痒,皮损逐渐扩大、增多,形成绿豆至黄豆大丘疹,经一个月后部分皮疹消退,但陆续有新发皮疹出现.患者平素体健,无不良嗜好,无口腔、外阴溃疡史,无关节、肌肉疼痛,饮食、大小便正常。父母非近亲结婚,家庭成员中无类似病患者。
- 李永喜曲才杰李春霞
- 关键词: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不良嗜好外阴溃疡肌肉疼痛瘙痒性丘疹
- 220例暗娼梅毒和HIV检测结果及行为改变分析
- 2014年
- 暗娼(female sex worker,FSW)人员作为艾滋病(acquired immund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AIDS/STD)经性传播的核心人群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梅毒等性病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 张建明姜玉暇李春霞丁放
- 关键词:暗娼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
- Livin和Smac在日光性角化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活素)和促凋亡因子Smac(第二个线粒体衍生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剂)在日光性角化病(AK)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AK组织中Livin和Smac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Livin在AK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26%,在正常对照组为3.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ivin在不同病理亚型AK(肥厚型、萎缩型、苔藓样型和鲍恩样型)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0%,52.94%,45.45%和72.73%,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ac在AK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58%,在正常对照组为10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mac在不同病理亚型AK(肥厚型、萎缩型、苔藓样型和鲍恩样型)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00%,64.71%,63.64%和45.45%,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ivin和Smac在AK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68,P<0.01)。结论肥厚型、萎缩型、苔藓样型和鲍恩样型AK中Livin和Smac的表达与病理亚型无关,Livin的过表达和Smac的低表达可能在AK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 曲才杰史同新毕健平李永喜魏红军李春霞
- 关键词:日光性角化病
- 性病门诊女性阴道(宫颈)异常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测
- 2005年
- 林桂铭李春霞邢冬梅王本红丁淑琴
- 关键词:女性阴道性病门诊病原学检测异常分泌物宫颈
- 苯丙胺类兴奋剂对梅毒患者血RPR滴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对梅毒患者血RPR滴度及阴转率的影响。方法收集36例吸食苯丙胺类毒品的梅毒患者资料,取外周血检测RPR滴度、阴转率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产生IFN-γ、IL-4水平,并以44例梅毒患者和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试验组RPR滴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RPR阴转率在治疗后第6.9、12个月后分别为5.56%、16.67%、52.78%,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而IL-4水平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结论苯丙胺类兴奋剂可使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受损而导致梅毒患者血RPR低滴度及低阴转率。
- 李永喜张建明曲才杰毕健平李春霞
- 关键词:梅毒甲基苯丙胺免疫球蛋白类
- 窄谱UVB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D40和CD40L表达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对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D40和CIMOL表达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采取NB—UVB照射治疗,以PASI评价疗效,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光疗前后患者及正常人PBMC中CIMO和CD40L进行检测。结果: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有效率为90%;光疗前患者PBMC中CIMO和CIMOL阳性细胞数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光疗后患者PBMC中CIMO和CD40L阳性细胞数较光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下调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D40和CIMOL表达可能是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 滕蔚赵旭传尉莉李敬华李春霞
- 关键词:窄谱中波紫外线
-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例
- 2017年
- 1临床资料
患儿女,3个月26天,因右侧头面部大片鲜红色斑,躯干、双下肢大片蓝色斑、鲜红色斑3个月余,于2016年12月25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家长诉患儿出生时发现右侧头面部分布大片鲜红色斑疹,
- 邓琪王昌媛李春霞熊娟娟王艳菊张吕亚毕健平
- 关键词:先天性色素异常鲜红斑痣
- STD门诊病人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960例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了解性传播疾病(STD)门诊病人支原体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对960例病人做支原体培养及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960例中支原体阳性238例,感染率为24.8%。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9.0%、1.6%、4.2%。UU对12种药物敏感性最高为交沙霉素(98.1%),其次是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均为97.2%。耐药性最高为环丙沙星(71.0%),其次是司帕沙星和可乐必妥,分别是42.0%和34.4%。结论STD门诊病人支原体感染主要为UU引起,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是治疗泌尿生殖道UU感染的首选药物。
- 林桂铭李春霞王本红
-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尿道炎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性传播疾病
- 苯丙胺类兴奋剂对梅毒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观察苯丙胺类兴奋剂对梅毒患者治疗后2年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55例吸食苯丙胺类毒品的梅毒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对其定期随访,于治疗后2年时取患者外周血检测RPR滴度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FN-γ和IL-4的水平,并与55例梅毒患者和30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后2年内RPR阴转率为69.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PR未转阴的梅毒患者,无论是否吸毒,IFN-r水平均低于已转阴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免疫球蛋白和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R已转阴的梅毒患者,无论是否吸毒,免疫球蛋白、IFN-γ和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苯丙胺类兴奋剂降低了梅毒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 李永喜毕健平张建明曲才杰李春霞
- 关键词:梅毒甲基苯丙胺免疫球蛋白类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