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志华

作品数:47 被引量:25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动脉
  • 22篇颅内
  • 14篇血管
  • 13篇颅内动脉
  • 12篇动脉瘤
  • 12篇颈动脉
  • 11篇动脉狭窄
  • 11篇栓塞
  • 9篇颅内动脉瘤
  • 9篇颈动脉狭窄
  • 6篇缺血
  • 6篇灌注
  • 5篇血管造影
  • 5篇血管造影术
  • 5篇血性
  • 5篇造影
  • 5篇造影术
  • 5篇安全性
  • 4篇有效性
  • 4篇数字减影

机构

  • 3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6篇北京市海淀医...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宣汉县人民医...
  • 1篇北京中西医结...

作者

  • 47篇杜志华
  • 31篇王君
  • 28篇刘新峰
  • 26篇曹向宇
  • 19篇张荣举
  • 14篇吕斌
  • 12篇李宝民
  • 9篇于逢春
  • 8篇于生元
  • 8篇苏慧
  • 7篇田成林
  • 7篇陈新平
  • 4篇孙奉辉
  • 3篇朱惠萍
  • 3篇李常红
  • 2篇莽靖
  • 2篇张雅静
  • 2篇梁永平
  • 2篇石强
  • 2篇房艳玲

传媒

  • 10篇中华老年心脑...
  • 5篇中国脑血管病...
  • 5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第一届华北地...
  • 1篇北京医学会神...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与动态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3
2016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变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先后2次头颅CT结果分为水肿扩大组40例和水肿未扩大组32例;监测患者入院后24h动态血压,记录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平均舒张压(24hDBP)、收缩压标准差(SBPSD)、舒张压标准差(DBPSD)、24h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舒张压变异系数(DBPCV),分析血压与水肿的关系。结果水肿扩大组的血肿体积[(16.3±3.1)ml vs(10.8±2.5)ml,P=0.003]、24hSBP[(158.4±15.1)mm Hg vs(147.3±14.8)mm Hg,1mm Hg=0.133kPa,P=0.034]、24hDBP[(101.8±9.7)mm Hg vs(92.1±8.9)mm Hg,P=0.017]、SBPSD(P=0.011)、SBPCV(P=0.012)和DBPCV(P=0.044)明显高于水肿未扩大组。24hDBP(OR=1.811,P=0.022)、SBPSD(OR=2.014,P=0.008)、SBPCV(OR=1.994,P=0.018)是周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4hDBP、SBPSD、SBPCV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孙奉辉徐依成陈新平杜志华于逢春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水肿
近、远端双重保护装置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2007年1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3例术前认为存在高栓塞风险和极严重狭窄的颈内动脉狭窄病例,在术中使用近端+远端双重保护装置,经临床实践证明保护装置能阻挡术中脱落的栓子而不影响血流通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杜志华李宝民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临床疗效
数字影像管理系统在神经介入手术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神经放射手术技术的进步,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手术技术的规范化和专业医生手术操作的培训日益受到具备教学资质的医学中心的重视。由于神经介入手术的特殊性,其教学也具有较大难度,传统的教学培训模式大多遵循“理论-参观-协助手术-术者”经典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确实体现了其一定的优势,但也有一些不足。近年来,神经介入手术数字影像管理系统(E-LAB system,EBS)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为进修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学习神经介入手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该系统能够在保证手术正常进行的同时提高医疗教学水平,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吕斌王君杜志华
关键词: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医学教育
双支架Kissing-X置入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复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9年
部分复杂的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由于其解剖学特点以及血流动力学等因素,导致在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时可能需要2枚支架进行辅助,才能有效保护双侧的血管。其支架置入可能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是"Y"型或"T"型置入,"X"型置入相对少见,尤其是不交叉的Kissing-X置入。本文报道1例复杂的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因其入瘤动脉和出瘤动脉形成"X"型的解剖关系,所以采取双支架Kissing-X置入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杜志华吕斌刘新峰马仁政张学齐莽靖王君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双支架文献复习血管内栓塞治疗
老年患者单侧颈内动脉病变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或闭塞后的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表现及影响灌注受损程度的相关性因素。方法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筛选出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且对侧颈内动脉系统无严重狭窄的老年患者33例;采集入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利用PWI采集入选患者的灌注参数,根据灌注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4期,作为PWI基线资料。对可能影响灌注损伤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入选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血管病变部位、代偿途径、脑血管狭窄(TICI)分级与PWI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PWI分级与年龄(P=0.0040)和TICI分级(P=0.0047)有相关性;与病变部位(P=0.0568)可能存在相关性;与患者的性别、狭窄程度、代偿途径、临床症状无相关性。结论 PWI在评价单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灌注损伤方面具有明确作用。
杜志华王君陈新平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LVIS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LVIS支架在囊状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1例应用LVIS支架行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术后即刻图像及复查DSA图像,评估LVIS支架在动脉瘤支架辅助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7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破裂动脉瘤20个(28.2%),未破裂51个(71.8%);前循环动脉瘤56个(78.9%),后循环动脉瘤15个(21.1%);术中血栓事件4例(5.6%)。栓塞后即刻改良Raymond分级:1级39个(54.9%),2级13个(18.3%),3a级11个(15.5%),3b级8个(11.2%);其中破裂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14个(70.0%),未破裂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25个(49.0%),前循环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33个(58.9%),后循环动脉瘤改良Raymond分级1级6个(40.0%)。术后半年DSA复查29例(40.8%),其中改良Raymond分级较栓塞后即刻造影级别改善7个,占2级、3级动脉瘤(32个)40.6%(3b级→1级4个,3a级→1级1个,2级→1级2个),变差2个(2级→3a级1个,2级→3b级1个)。术中发生血栓事件共4例(5.6%),术后复查DSA发现载瘤动脉狭窄2例,占复查例数6.8%。结论 LVIS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安全、有效,但术中血栓事件及术后载瘤动脉再狭窄亦应引起重视。
张荣举王君邸海皮成慧杜志华刘新峰曹向宇田成林于生元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安全性有效性
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治疗合并静脉窦狭窄的特发性颅内高压的单中心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对合并静脉窦狭窄的特发性颅内高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9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并行静脉窦狭窄支架置入术的IIH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清醒状态和术后即刻测静脉窦狭窄远近端压力差。术后1周复查腰椎穿刺测颅内压,随访术后1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6~12个月行DSA检查,评估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对合并静脉窦狭窄的IIH的治疗作用。结果共纳入97例患者,其中75例(77.3%)女性,22例(22.7%)男性,中位年龄35(15~57)岁。术前存在视力障碍74例(76.2%),头痛54例(55.7%)。97例患者行静脉窦狭窄支架置入治疗,其中93例行单侧静脉窦狭窄支架治疗,4例行双侧静脉窦狭窄支架治疗。支架置入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支架置入术后静脉窦狭窄远近端压力差减小(18.1±7.1 vs 1.1±1.0 mm Hg,P<0.001),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显著下降(297.0±44.8 vs 215.0±41.2 mm H2O,P=0.004)。76例患者完成了1年临床随访,其中64例视力障碍患者中56例(87.5%)明显好转,43例头痛患者中40例(93.0%)头痛减轻或消失。DSA检查随访62例,3例(4.8%)出现支架内再狭窄,2例(3.2%)出现硬脑膜动静脉瘘。结论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合并静脉窦狭窄的IIH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侯磊杜志华曹向宇苏慧刘新峰张荣举李宝民王君
关键词:支架置入术
Neuroform EZ支架对颅内富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Neuroform EZ支架用于富穿支动脉区域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接受Neuroform EZ支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PTAS)的富穿支区域ICAS住院患者63例,颅内富穿支区域包括大脑中动脉M1段、基底动脉中下段。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及术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狭窄段长度、狭窄率和狭窄血管形态等。主要结局为手术相关并发症,分为术中、早期(术后72 h内)和随访期(术后9个月的临床随访)并发症;次要结局为手术成功率、支架内再狭窄率。将支架的准确输送和部署,完全覆盖靶血管病变,PTAS后即刻DSA示支架部位残余狭窄率<50%定义为手术成功。分别于术后6、12个月对患者行DSA随访,支架内再狭窄定义为术后至少6个月以上支架管腔内狭窄率>50%。术后9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mRS评分>2分为致残,其中mRS评分6分为死亡。结果(1)63例患者成功行Neuroform EZ支架PTAS,其中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38例,基底动脉中下段狭窄患者25例。(2)大脑中动脉M1段、基底动脉中下段狭窄患者各有1例手术未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6.8%(61/63)。无术中并发症;早期并发症共4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和基底动脉中下段狭窄各2例),包括穿支闭塞事件、支架内血栓形成各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3%(4/63)。(3)31例患者完成影像学随访,影像学随访期平均(7.9±3.3)个月,再狭窄率为6.5%(2/31),均为基底动脉中下段狭窄。53例患者完成临床随访,临床随访期平均(16.7±5.3)个月,卒中发生率1.9%(1/53),为30 d内支架内血栓形成;致残率1.9%(1/53)。结论Neuroform EZ支架用于颅内富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血管内治疗是可行的,确切的结论还需大样本和更严格的临床研究证实。
蒲圣雄杜志华刘新峰曹向宇张荣举吕斌苏慧王君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
大脑中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后再狭窄2例被引量:1
2018年
1病例介绍病例1:女性,37岁,体重50 kg;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2周;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不规律服药;家族史及个人史无特殊。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示左侧基底节区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高信号,左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重度狭窄,供血区低灌注改变。
杜志华王君莽靖刘新峰曹向宇田成林
关键词:颅内支架支架内血栓替罗非班再狭窄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高灌注综合征(HPS)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2例颈内动脉支架植入后7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及诊疗经过。
孙奉辉陈新平杜志华于逢春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高灌注综合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