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念群

杨念群

作品数:73 被引量:63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历史地理
  • 6篇社会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史学
  • 10篇政治
  • 8篇大一统
  • 8篇文化
  • 7篇国史
  • 6篇正统
  • 6篇中国史
  • 6篇经世
  • 5篇社会史
  • 5篇史观
  • 5篇历史观
  • 4篇意识形态
  • 4篇正统性
  • 4篇治史
  • 4篇中国史学
  • 4篇儒学
  • 3篇当代史
  • 3篇当代史学
  • 3篇地方性知识
  • 3篇新史学

机构

  • 69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作者

  • 69篇杨念群
  • 1篇罗岗
  • 1篇葛兆光
  • 1篇戴逸
  • 1篇杨立华
  • 1篇赵京华
  • 1篇倪文尖
  • 1篇戴锦华
  • 1篇刘复生
  • 1篇范可
  • 1篇胡志德
  • 1篇朱浒
  • 1篇王汝丰
  • 1篇徐杰舜
  • 1篇王安琪

传媒

  • 7篇高等学校文科...
  • 7篇清史研究
  • 5篇开放时代
  • 4篇天津社会科学
  • 3篇近代史研究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社会学研究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社会科学文摘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中州学刊
  • 2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天涯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电影艺术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2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再诠释
2021年
清朝统治到底有哪些特点迥异于前代,可以聚焦讨论的话题非常多,从独特的八旗制度到军机处的设置,从皇帝与大臣私人联络的密折制度到萨满教的蛮性遗留,都是始终热度不减的焦点话题。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清朝皇帝建立“正统性”的特殊操作模式及其意义这样重要的问题却很少有人关注。
杨念群
关键词:清朝皇帝八旗制度正统性大一统萨满教
华北青苗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演变——以解口村、黄土北店村等为个案被引量:15
2001年
“青苗会”在清末民初曾经是华北地区农村基层社会的主要组织 ,以往学术界对“青苗会”的研究主要存在着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青苗会”组织已从单纯的“看青”功能演化为地方自治机构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青苗会”传统功能的变化标志着村庄体系的衰落。本文认为 ,晚清以后的“青苗会”具有一种双面性的功能 ,一方面 ,它日益成为国家在基层实施新政的工具和手段 ;另一方面 ,除了其日益增加的行政职能外 ,仍保留着乡村秩序协调和保护人的角色 。
杨念群
关键词:地方自治农村
2020年清史研究综述
2021年
2020年清史研究依旧繁荣,各领域新见迭出、成果丰硕。概言之,大略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一些学者对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历史地理和文献档案领域的研究成果继续进行系统的回顾总结,对超越旧范式的可能路径展开了探索;二是宏观与微观研究的议题日益拓展,诸如"新清史"和一些已有"定论"的具体问题都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审视;三是新材料、新方法的应用持续推进,涵盖官方档案与民间书写的各类多语种史料得到广泛运用,量化史学、社会史、历史人类学、新文化史等新方法开始有机融入具体研究之中;四是凸显出一批广受关注的学术热点,既有关于清代特性、政治文化、制度运作、边疆民族、基层治理等宏观研究领域,也涉及正统论、科举制等具体论域与章学诚、康有为等个别人物,呈现出多头并进的局面。
孟尧杨念群
关键词:新文化史思想文化史清史研究学术热点文献档案历史人类学
“中层理论”应用之再检视:一个基于跨学科演变的分析被引量:27
2012年
自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中层理论"以来,"中层理论"不仅在社会学界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在跨学科的意义上也受到其他学科特别是历史学者的重视。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层理论"在跨学科方面的应用前景发表了看法。首先,本文讨论了"中层理论"的基本原则对史学研究的启示及其运用限度;其次重点考察了西方中国学研究中应用"中层理论"的成败得失;再次则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如何从中国自身传统资源中发掘"中层理论"的若干要素以避免盲目移植西方理论的问题。
杨念群
关键词:跨学科中国史
感情历史的诠释──《停滞的帝国》与中西文化比较观被引量:3
1994年
感情历史的诠释──《停滞的帝国》与中西文化比较观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两个文明在极具象征性的礼品交换中猝然相遇了。第一位出使中国的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献给乾隆的最能说明自己国家现代化程度的礼物是一台‘天文地理音乐钟’。”作为回赠,乾隆让人给了他几...
杨念群
关键词:马戛尔尼中西文化比较中华帝国政治意识形态现实处境
中国艺术表达中的“隐喻”传统与历史写作——兼谈开拓“隐喻史”研究的重要性被引量:7
2011年
无论在鼎革时期还是在相对常态的历史环境中,士人都存在着难以用通行文字表达的思想和情绪,他们往往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如诗词、书法、绘画、碑刻等隐晦地表达某种内心感受,但对于历史学者而言,常常会发现其表面的陈述和隐藏的深意互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只有通过细致的解读才能洞悉其真义,从而丰富我们对历史真相的认识。通过对以往"思想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研究方法的反思和批评,初步提出了建立"隐喻史"研究路径的构想,并从明末遗民如何借助描摹景物完成气节书写,唐宋士人诗词中反映出的游离与回归宦场的复杂情绪,以及清朝皇帝如何通过绘画隐示自身获得统治合法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拓展"隐喻史"研究的可行性。
杨念群
关键词:艺术隐喻历史书写
重估“大一统”历史观与清代政治史研究的突破被引量:12
2010年
清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看待清朝统治与前朝的区别,也就是说要明晰其统治的特点是什么?一般观点均认为,一统中国疆域并实施了有效的治理是清朝统治最为成功的历史经验。一些清初帝王如乾隆皇帝也自认为,如果从“朝代间比赛”的角度评估清朝的独到之处,
杨念群
关键词:政治史清代历史观统治
“经世”观念史三题
2019年
“经世”思想近些年颇受关注,但学界研究也出现了如下问题:一是把“经世”仅仅理解成窄义的日常治国理政行为,而忽略其深层文化根基一面的阐释;二是把“经世”视为明清危机时期改革家推行激进政策的工具,而没有看到趋于保守的政治官僚同样具有经理世事的情怀和能力;三是把“经世”仅仅看作古代王朝遭逢鼎革易代之际发生的思潮,而没有看到处于常态过渡时期的历史同样存在着经世思想并持续发挥着作用。
杨念群
关键词:观念史治国理政文化根基古代王朝经世思想
“在地化”研究的得失与中国社会史发展的前景被引量:27
2007年
中国“地方史”研究的兴起尽管有外来刺激作为自身的动力,但研究者“生活身份”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契合无疑是一重要特征,同时也与中国广大区域文化与社会演变的不平衡状态有关。区域演变的不平衡状态使得不同地区可提供给社会史研究者的探索场景和资料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容易使人们认为,具备某种“人类学”意义或价值的“区域”以及自幼生长于斯的学者,自然应具备某种先天性的研究优势,从而导致了社会史“在地化”研究取向的兴起。“在地化”经验通过历史感觉的积累与培育有可能提升中国历史学的研究品质,关键在于,须防止研究者的“在地”身份被本质化,从而限制研究者进行“跨区域”探索的视野。同时,本文亦提出在超越城乡二分对立框架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入观察中国人“感觉世界”的问题和途径。
杨念群
关键词:感觉主义地方史
我为什么选择走向边缘
1998年
学术规范的讨论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广义的社会问题,如果仅从后现代的立场贬损其功用,则很可能在思想激情的喧哗中,最终萎缩思想的创造力。
杨念群
关键词:学术规范个人记忆知识群体知识生产政治史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