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春晓
- 作品数:80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溥心畬民国画册两种题解
- 2019年
- 作者在进行美术史研究的过程中,对中国20世纪早期美术出版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过眼及蒐集珍本亦不在少数。此题解系列,作者将选取不同的切入点,介绍当时出版的一些珍贵画册,在介绍相关作品创作时代、出版背景和流传情况的同时,也独辟蹊径为艺术品市场鉴藏提供了另一重佐证。
- 杭春晓
- 关键词:题解画册美术史研究民国艺术品市场
- “去遮蔽”与“史中见论”——郎绍君研究员访谈录被引量:1
- 2023年
- 一、人生际遇与个体感知杭春晓郎老师,您出身在一个怎样的家庭?又是如何走到了美术史研究领域的?郎绍君我们家是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在我儿时就已经衰败,但依然有些名气。那时候,逢年过节,郎家胡同里都要挂上吊挂。吊挂就是横挂在胡同里的布画,上面大多是工笔彩绘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以及各类戏曲故事,风格类似于年画、小说绣像。
- 杭春晓郎绍君
- 关键词:美术史研究人生际遇《三国演义》《水浒传》戏曲故事
- “越民族就越国际”——丧失自信的伪命题
- 2009年
-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是一种由来已久的观点,长期以来对此有偏颇、模糊的认识,本期在《"世界"在哪里?》《关于建立方法论的一点看法》等文章中,对中西文化比较下,所谓民族性就是世界性,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试对此做出一个较为客观和明确的判识。
- 杭春晓
- 关键词:民族自信命题语言逻辑语言表达文化特征
- 文本与日常——齐白石“历史形象”的叠影机制(下)
- 2023年
- 齐白石在后世文本中被描述为民族气节之坚守者,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北平沦陷期的齐白石,多有与“后见之明”不相吻合之行径。其日常生活呈现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远超后世文本所描述的“简单状态”。有鉴于此,本文以齐白石之公共形象的塑造为起点,围绕其卖画的市场原则,考证、辨析了有关彼时齐白石的各种文本所塑造出的“历史形象”,及其背后隐藏的日常逻辑,并指出:热衷于判断的后见之明,因叙事之简括逻辑而对庞杂、鲜活的日常生活视而不见,最终导致“真正的人”在文本中趋于消亡。
- 杭春晓
- 关键词:文本历史形象
- 考古学研究中跨学科问题刍议
- 2004年
- 在科学整体化的驱动下 ,由单一学科视野转向多维交叉的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研究一个显著的特征。由于学科固有的话语体系、问题脉络和学术规范 ,不同学科在对接、转化、整合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本文以考古学为中心 ,对目前跨学科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举例分析 。
- 黄厚明杭春晓
- 关键词:考古学民族考古环境考古
- 认知眼光与20世纪中国画“传统派”之命运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对以传统派为"保守"的概念进行了相对细致的历史梳理,并指出在中国20世纪特定的历史现实中形成的认知眼光与中国画传统派命运沉浮的关系,以期相对真实地还原历史。
- 杭春晓
- 关键词:中国画传统派
- 笔谈中国美术的自觉与主体精神之一 “二元对立”的“主体假想”——身份焦虑中的“中国画”之反思被引量:1
- 2012年
- 新世纪以来的十年,对中国画而言,收获更多的是市场,而非学术。除少数论述涉及中国画的当代性、文化身份之外,鲜有著述。但这并不代表着问题的解决,因为无论创作,抑或理论言说,至今仍充斥着一种“二元对立”的“主体假想”,
- 杭春晓
- 关键词:二元对立中国画身份焦虑文化身份
- 标准与困惑被引量:1
- 2003年
- 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届北京双年展不仅没有形成完善的品质,而且在主题上都似是而非,以至热闹竟然成了它最大的"主题".这样大型的国际展览,并没有告诉人们全球语境中美术的现状是什么.展览是"国际性"的,但诉诸不同主体的"国际"都会不同程度地带有主观性,其中最可怕的是两种倾向:盲目的自卑与自大.
- 杭春晓
- 关键词:艺术创新文化形象艺术标准
- 身份塑造之 “他者目光”——齐白石、夏寿田早期交游中的“文雅”与“世俗”
- 2024年
- 19、20世纪之交,齐白石因入王闿运门下而获身份重构之契机。伴随着新社交圈的出现,乡野木匠的“出身”,也在“他者目光”中转向了陶渊明式的“高逸形象”。但这一转变,并非自然与平滑的过程,而是在“文雅”的修辞与“世俗”的现实之间纠缠不清。作为阶层逆袭的个体,齐氏无力塑造新的“价值体系”来对抗精英阶层固有的文化结构。因此,他所谓的个性表达,也无法真正突破传统文人为其塑造的价值话语。
- 杭春晓
- 关键词:身份文雅世俗
- 绘画资源:由“秘藏”走向“开放”——古物陈列所的成立与民国初期中国画被引量:12
- 2005年
- 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原先“秘不示人”、“深藏内府”的古代绘画作品,是促使民国初期中国画背离清“正统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其中,古物陈列所是最具代表性的机构。本文根据新发现的史料,纠正了一些关于古物陈列所的错误认识,系统梳理了古物陈列所的成立过程及其缘由,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古物陈列所成立与民国初期中国画的关系。
- 杭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