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超
- 作品数:1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成果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间接消耗战略”: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苏联安全战略再考察被引量:5
- 2020年
- 中苏交恶造就了中国的反苏战备政策。在改革开放初,由于苏联威胁难有定论,中国只得同时推进战备和经济建设。而苏联和越南的扩张刺激中国先后实施了外交公关和边界作战等措施,并形成了通过打击苏联的盟友来消耗苏联的"间接消耗战略"。强力对抗使中国的决策者意识到苏联威胁是有限的,于是调整了中国的安全战略,即以"间接消耗战略"破解苏联的战略包围,支持阿富汗抵抗力量,备战改为裁军。到1985年,中国决策者最终确认苏联威胁是有限的,并将安全判断上升到"和平与发展"的理论高度。苏联为摆脱沉重的负担而约束盟友,满足了中国的安全诉求。
- 樊超王珂
- 关键词:中国政治与外交中苏关系
- 1979年中国对美政策讨论与中美互动被引量:6
- 2015年
- 1979年《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引发了中美外交纠纷,同时也削弱了"联美反苏"战略的基础,引发了中国在对美政策上的争论。部分大使和领导人在第五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质疑"联美反苏"的战略。为维护这一战略,邓小平与美方进行了密切合作。中方认可了卡特政府以行政承诺搁置纠纷;美方极力推进对华政策,修补双边关系。中美关系恢复快速发展后,邓小平在8月29日政治局会议上权衡了对美、对苏政策的利弊,劝说决策层中止了对苏缓和,稳定了中美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发展对美关系和对苏关系的可能性是等同的,所以中国对美政策是中国现代化取向、安全战略和巧妙外交艺术共同作用的结果。
- 樊超
- 关键词:中国政治与外交邓小平
- 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1977—1982)
- 2013年
-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包括对战争威胁的判断和相应的外交战略。对苏联威胁的判断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变化的根本原因。邓小平对威胁的判断经历了继承、强化、减弱三个阶段,他主导的"一条线"战略也经历了实施、强化和终结的过程。
- 樊超王珂
- 关键词:邓小平外交战略
- 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缘起被引量:1
- 2013年
- "一条线"战略的缺陷是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原因。此战略的实施揭示出苏联的战略困境,增强了中国应对苏联战略压力的信心,使中国具备了战略调整的前提。"联美反苏"的构想给美国造成了中国有求于人的印象,导致里根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倒退。为打破"一条线"战略束缚对美政策的局面,中国在"八一七公报"谈判中结束了"一条线"战略,从而牵动了外交战略的调整。这次调整的结果是改变了中国对美、对苏和对第三世界的政策:与美国战略合作的地位相对降低,开启了中苏关系缓和的进程,重新重视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 樊超
- 关键词:中国政治与外交外交战略邓小平
- 积跬步以至千里——评《冷战史研究档案资源导论》
- 2020年
- 《冷战史研究档案资源导论》为历史学、冷战史、国际问题研究等学科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该书展现的史料生成方式与储存情况,呼吁学者追求更新颖的研究方法,以克服档案史料的有限性与碎片化;史料来源国际化的新路径,成为克服史料匮乏的有效手段;最重要的是,该书树立起不计得失、甘为历史学科铺垫史料基础的典范。
- 樊超
- 关键词:冷战史档案资料史料来源
- 改革开放史视野下的外交史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长期以来,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研究相对滞后,而改革开放时期的外交史研究则几乎处于初始阶段。这既是由外交史研究者的学术能力所决定,也受到"当代人不修当代史"传统思想的影响。因为研究者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的时空距离,以便进行冷静、客观和全面的观察,获得相对宽松的研究环境和更为丰富的史料。
- 樊超
- 关键词:改革开放时期外交史历史研究学术能力当代史
- 拉不开的距离:1980年代中国对美政策的战略基础被引量:1
- 2017年
- 1980年代,中国确立了通过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以推进现代化的外交战略。在缺乏外交筹码时,中国按照利益交换的外交理念,设计出反暗示策略:与美国拉开战略距离,以凸显中国对美国的战略价值,刺激美国执行积极的对华政策。美国为重建乃至维系中美战略关系,反而更加积极地发展对华关系。为保证反暗示策略的成功,中国确立了中美关系优先于中苏关系的战略排序,即1983年底的决策会议停止了继续对美施压,实现了两国领导人互访;严控对苏缓和的进程,向美国澄清战略意图与诚意,并于1986年初压制下决策层加速对苏缓和的计划。事实证明,反暗示策略得益于决策者的战略定力和对外交本质的把握,促成了1980年代中美关系的蜜月期。
- 樊超
- 关键词:中国政治与外交中苏关系正常化
- 对抗性外交、战略框架转换与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形成——以《八一七公报》谈判为中心被引量:5
- 2016年
- 中国的"联美反苏"战略导致美国对华政策倒退,引发了对台军售问题的谈判。为维护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中方确立了在双边框架下施压的方案,形成了强制性外交的局面。但这个方案对美施压低效缓慢,最终中方被迫转换到战略框架以寻找筹码,开启对苏缓和,打破谈判僵局。谈判的成功关键在于中方从对美政策的双边框架转换至战略框架寻找筹码。战略框架的调整结束了"一条线"战略,中国开始按均势原则经营大三角关系。谈判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以外交方式处理中美关系和外交摩擦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大国外交既要坚持外交的和平本质,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筹码,灵活调整对外政策。
- 樊超
- 关键词:对台军售大国外交
- 信马由缰的甩手掌柜和罕见的管控者——里根总统的领导风格
- 2019年
- 在现代政治制度下,美国总统对行政系统的决策模式有着极强的塑造能力。总统性格的差异会塑造出不同的领导风格。里根总统作为极端放任领导风格的代表,在任期间呈现出常见的放任式领导风格和罕见的管控式领导风格。前者可以充分激励职能部门的专业建议,但容易导致部门争权的决策拖沓;后者可以防止混乱的决策过程,但却又把精力和知识能力有限的领导人逼入亲力亲为的决策全过程,使政策陷入和专业知识隔绝的险境。
- 樊超
- 当代外交学研究的全景图——评《全球化世界中的外交:理论与实践》
- 2013年
- 全球化缩短了国家间的距离,带来了国际经济的相互依存,改变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使得外交的价值开始凸显,为外交提供了大放异彩的舞台,同时也成为当前对外交改变最大、最迅速的因素。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改变将持续下去。于是,全球化背景下外交的新变化、新趋势,成为外交学研究不可回避的命题。
- 樊超
- 关键词:外交学全景图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