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武丰民

武丰民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欧亚
  • 2篇增温
  • 2篇欧亚大陆
  • 1篇再分析资料
  • 1篇增幅
  • 1篇三维性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同化
  • 1篇气温
  • 1篇秋冬季
  • 1篇全球海洋
  • 1篇资料同化
  • 1篇温盐
  • 1篇冷冬
  • 1篇环流
  • 1篇环流异常
  • 1篇海冰
  • 1篇海洋资料
  • 1篇非线性
  • 1篇风偏

机构

  • 8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8篇武丰民
  • 4篇何金海
  • 3篇祁莉
  • 1篇王东晓
  • 1篇陈耀登
  • 1篇张祖强
  • 1篇肖贤俊
  • 1篇陆昌根
  • 1篇秦英豪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第30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壁面局部粗糙对大涡结构作用的非线性演化研究
2009年
在构建大涡结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局部喷入和吸出的结构来模拟局部粗糙壁面诱导的感应扰动场,数值研究局部粗糙对大涡结构之间非线性作用的影响问题。数值结果表明,局部粗糙壁面诱导的感应扰动改变了原平均速度剖面的稳定性特性及感应扰动流场的三维性对激励大涡结构的快速增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陆昌根武丰民吴卫国陈耀登
关键词:数值模拟三维性
北极海冰减少与欧亚大陆冬季低温的关系
近十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地区温度显著升高,海冰覆盖面积急剧减少,同时,近几个冬季,欧亚大陆的极端低温事件频频出现。本文通过合成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北极海冰的减少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并分析了近...
武丰民何金海
关键词:北极海冰
文献传递
北极海冰消融对秋冬季欧亚大陆气温的影响及其可能机理
北极海冰作为全球的冷源在气候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制作用。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海冰急剧消融,并引发了北极的剧烈增暖和一系列气候变化。本文利用多种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海冰消融对秋冬季欧亚大...
武丰民
文献传递
海冰消融背景下北极增温的季节差异及其原因探讨被引量:17
2014年
运用哈德莱中心第一套海冰覆盖率(HadISST1)、欧洲中心(ERA_Interim)的温度以及NCEP第一套地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等资料,研究了1979—2011年33a来北极海冰消融的季节特点和空间特征,并从反照率——温度正反馈与地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等方面分析了海冰减少对北极增温影响的季节差异。结果表明,北极海冰在秋季和夏季的减少范围明显大于冬季和春季,而北极地表升温却在秋季和冬季最显著,夏季最为微弱,且夏季的增温趋势廓线也与秋冬季显著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夏季是融冰季,海冰融化将吸收潜热。且此时北极低空大气温度高于海表温度,海水相当于大气的冷源。随着海冰的消融,更多的热量由大气传入海洋用于融冰和加热上层海水,这使得夏季的低空大气不能显著升温。而在秋冬季,海冰凝结释放潜热,且此时低空大气温度远低于海水温度,海冰的减少使得海水将更多热量释放到大气中导致低空大气显著增暖。海水对大气的这种延迟放热机制是北极低空在夏季增温不显著而在秋冬季增温显著的主要原因。此外,秋冬季的海冰减少与北极近地面升温具有非常一致的空间分布,北冰洋东南边缘和巴伦支海北部分别是秋季和冬季海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
武丰民何金海祁莉李文铠
北极海冰消融及其对欧亚冬季低温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4年
21世纪以来北极气候系统正在发生着剧烈变化。北极海冰史无前例的急剧消融是其中最重要的指示和衡量标志。北极海冰的急剧消融与北极气温升高紧密联系,在近年来欧亚大陆频发的冬季低温事件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首先介绍了北极海冰的季节特征及近年来的消融现状,并从动力学和热力学2个方面总结了海冰急剧消融的可能原因。阐述了北极增温的季节特点及其与北极海冰消融的关系。分析了北极海冰消融与欧亚大陆冷冬频发的联系及其可能机理。基于对以上研究进展的总结,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尚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武丰民何金海祁莉
关键词:大气环流异常
海冰消融背景下北极增温的季节差异及其原因探讨
运用哈德莱中心第一套海冰覆盖率(HadISST1)、欧洲中心(ERA_Interim)的温度以及NCEP第一套地表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等资料,研究了1979-2011年33年来北极海冰消融的季节特点和空间特征,并从反照率—...
武丰民何金海祁莉李文铠
文献传递
基于BCC/_GODAS2.0的20年历史海洋资料再分析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观测资料,尽可能准确的确定海洋数值模拟的初始状态,提供更高质量的历史海洋资料再分析产品,进而进行更好的气候预测,国家气候中心发展了第二代海洋资料同化系统/(BCC/_GODAS2.0/),系统采用三维变分...
武丰民
关键词:资料同化
文献传递
一套全球海洋再分析资料初步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全球海洋资料同化系统(BCC_GODAS2.0)的20年(1990~2009年)再分析资料,利用OISST和SODA数据集从整体上进行检验,分析同化产品误差特征表明,同化系统能够有效改进海洋温度和盐度的估计,尤其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垂向温盐总体RMSE相对同化前分别减小0.53℃和0.28psu,相对第一代同化系统BCC_GODAS1.0,温盐各层RMSE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然后利用HadISST数据对比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变化特征.同化结果的Nio3指数与HadISST的海表温度异常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高达93.6%;同化结果很好地模拟出了观测HadISST赤道太平洋季节变化特征,而赤道东太平洋地区逐月SSTA标准差季节变化的幅度变化较美国GODAS更接近HadISST;此外,同化在热带太平洋SSTA年际变率的EOF第一主模态所表现的ElNio空间结构,改善了冷舌地区的正异常年际变率强度,第二模态所表现的El Nio Modoki空间结构,改善了赤道东太平洋负异常局限于狭窄赤道地区的问题,并且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向南北高纬地区延伸的幅度和强度都得到加强,与观测HadISST比较吻合.
王东晓秦英豪肖贤俊张祖强武丰民
关键词:温盐ELE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