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汪咪珍

汪咪珍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慈溪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新生儿
  • 3篇综合征
  • 2篇反应蛋白
  • 2篇高危
  • 2篇病理
  • 1篇蛋白尿
  • 1篇动态检测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新生儿感染
  • 1篇心电
  • 1篇心电监护
  • 1篇阳性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耐受
  • 1篇医院诊断
  • 1篇隐睾
  • 1篇婴儿
  • 1篇婴儿死亡
  • 1篇婴儿死亡率
  • 1篇幼儿急疹

机构

  • 14篇慈溪市妇幼保...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慈溪市人民医...
  • 1篇宁波大学医学...

作者

  • 14篇汪咪珍
  • 2篇华旭丹
  • 2篇岑仰军
  • 2篇解红艺
  • 2篇周欣
  • 1篇吕勤
  • 1篇钭金法
  • 1篇刁慈辉
  • 1篇周如祥
  • 1篇胡建儿
  • 1篇史训统
  • 1篇屠秀菊
  • 1篇汤媛
  • 1篇张晨美
  • 1篇梅晓刚

传媒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浙江医学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2008年浙...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附4例报告)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了解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 分析 4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病案资料。 结果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以生后或不久即出现大量蛋白尿为特征。病理变化为 19号染色体的NPHSI基因突变 ,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 ,产生大量肾源性蛋白尿。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高度浮肿 ,高脂血症 ,并有镜下血尿。出生史常有早产、低体重、羊水污染 ,大胎盘 ,生后窒息 ,呼吸困难与紫绀。 结论 芬兰型肾病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起病早。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肾移植为最有效治疗方法。
汪咪珍周欣吕勤周如祥
关键词:病理特点新生儿
梅干腹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1
2003年
汪咪珍
关键词:梅干腹综合征新生儿双侧隐睾
慈溪市1993~2002年出生缺陷监测被引量:2
2005年
汪咪珍刁慈辉
关键词:干预措施
高危新生儿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 研究高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窒息、羊水吸入)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方法 将新生儿科收住的高胆红素血症、窒息、羊水吸入的足月新生儿124例随机分成两组,以感染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CRP)、PCT3项作为观察指标,对照组均应用抗生素3~5 d,研究组必须有两项观察指标异常方可使用抗生素.统计两组的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CRP及PCT数值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感染率为4.68%,对照组为1.66%;两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生素使用率4.68%,对照组为100%;两组抗生素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对高危新生儿应动态观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感染指标来指导抗生素应用,可大大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华旭丹汪咪珍解红艺岑仰军胡建儿汤媛
关键词:新生儿高危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抗生素
CPR、PCT联合动态检测筛查高危新生儿感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新生儿由于免疫功能的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起病隐匿,进展迅速,为避免严重后果,临床上常预防性地对感染高危的新生儿使用抗生素.高危儿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既可以起到治疗作用,防止病情恶化,又可避免抗生素的滥用是目前需要探索的课题.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检测炎症反应的常用指标,经常用于协助诊断细菌感染[1-2].我们通过对高危儿CRP、PCT联合动态监测,观察我院高危新生儿的感染发生情况,效果较好,避免了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现报道如下.
华旭丹汪咪珍解红艺岑仰军屠秀菊史训统魏琳君梅晓刚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动态检测高危儿PCTCPR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3例
2003年
汪咪珍周欣
关键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蛋白尿病理
Peutz-Jeghers综合征并发反复肠套叠1例
2014年
患儿女,14岁。因“反复腹痛1年余,加重1d”于2013年11月13日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呈阵发性隐痛,偶有呕吐、腹泻,当地医院诊断“肠套叠”,予空气灌肠后好转。近1年来,患儿反复出现腹痛,中腹部为主,予抗感染或灌肠等治疗后均好转。入院前1天再次出现腹痛,伴有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样物。自幼有唇、面部色斑,8年前在当地医院因“肠套叠”行“肠套叠整复肠管切除术”,诊断为“肠套叠”,术后恢复良好。
汪咪珍张晨美钭金法
关键词:反复腹痛肠套叠综合征并发医院诊断空气灌肠
白介素-6、C-反应蛋白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
2010年
【目的】研究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新生儿败血症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IL-6和CRP值,比较相互间差异。【结果】败血症组血清IL-6和CRP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结论】血清IL-6、CRP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依据。
汪咪珍
关键词:白介素-6C-反应蛋白新生儿败血症
无脾综合征1例
2004年
患儿男,14d,因青紫14d,咳嗽4d,拒食7h入院。第4胎第4产。胎龄38^+5周,自然分娩,Apgarl分钟10分。生后发现口周、四肢末端轻紫,吃奶好,哭声响,未予重视。4d前出现阵发性咳嗽,气稍促。近7h拒食,少哭,颜面青紫加重来院。入院体检:面色青紫,肢端发绀,体温<35℃。
汪咪珍
关键词:无脾综合征自然分娩心电监护新生儿
支原体肺炎病原体检测方法比较被引量:4
2010年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常见病原体,门诊中约有20%-40%的患儿感染MP[1].近年来支原体肺炎(MPP)伴肺外脏器损害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检测IgM是经典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但IgM在MPP早期不易检出,因而临床易延误诊断与治疗,严重者留有后遗症[2].有资料表明[3],MP-PCR方法快速、敏感、特异(敏感性78%~100%,特异性92%~100%),更适用于年幼和免疫损害患儿MP感染的早期诊断.本文通过对44例咽拭子支原体聚合酶联反应(MP-PCR)阳性与38例血清MP-IgM阳性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意义.
汪咪珍
关键词:常见病原体IGM阳性实验室诊断方法肺炎患儿聚合酶联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