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承炜
- 作品数:18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CD40L、MMPs和α-GMP-14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致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CD40L、MMPs和α-GMP-14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致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ACS患者131例,按照冠状动脉狭窄评分(coronary artery score,CAS),分为轻度36例,中度53例,重度42例,选择对照组60例。采用酶联法测定各组CD40L、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PAR)、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α-血小板颗粒膜蛋白(α-GMP-140)。结果 ACS患者各组CD40L、MMP-s、α-GMP-140和PAR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各组CD40L、MMP-s、α-GMP-140和PAR等指标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高。结论 CD40L、MMP-s、α-GMP-140等分子在促进冠状动脉炎性损害,斑块基质纤维帽破裂,血栓形成中形成链式反应,该反应水平的增高在ACS的致病作用中有着重要意义。
- 张庆成赵杰汪承炜张向峰
- 关键词:冠脉综合征CD40配体致病作用
- 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下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性患者PCI治疗的效果
-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装置(IABP)在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其中28例在IABP下行PCI术,20例直接PCI患者。监测...
- 汪承炜张庆成梁桂娟靳迪Fu Shan-shanSong Jie-ying
- 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心肌梗死
- 文献传递
-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血小板高度活化状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并血小板高度活化状态冠状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202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介入治疗,其中131例为冠心病并血小板高度活化状态,采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62例,采用普通支架治疗69例;71例为冠心病不伴血小板高度活化状态,均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结果:随访12个月,冠心病并血小板高度活化状态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8.06%,普通支架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10.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高度活化状态冠状动脉再狭窄率比较,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组11.29%,普通支架治疗组15.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能有效防止血小板高度活化状态冠状动脉病变新生内膜增殖和再狭窄,提高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成功率,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
- 张庆成张向峰汪承炜毕春晖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小板活化状态
-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冠脉血栓抽吸并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评价冠脉血栓抽吸并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3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冠脉血栓形成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为血栓抽吸组,并选择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无冠脉血栓者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临时起搏器,术前冠脉血流分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置入支架、再通冠脉血流分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等。结果血栓抽吸组使用IABP(79.5%vs 25.0%)、临时起搏器(76.9%vs 28.1%)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冠脉血流分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置入支架、再通冠脉血流分级、术中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等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随访一年,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心功能等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诊冠脉血栓抽吸并支架置入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
- 张庆成汪承炜梁桂娟许文峰韩晓丹张向峰
- 关键词:血栓抽吸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 血小板高反应性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性指标a-血小板膜糖蛋白-140(a-GMP-140)、血小板聚集率(PAR)、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因素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机制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对2007—2011年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随访时间约为5年。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选择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ISR患者39例作为狭窄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6.7岁。狭窄组39例,按照ISR的程度进行分型和分组:Ⅰ型狭窄12例(Ⅰ型狭窄组),Ⅱ型狭窄11例(Ⅱ型狭窄组),Ⅲ型狭窄9例(Ⅲ型狭窄组),Ⅳ型狭窄7例(Ⅳ型狭窄组);根据血小板高反应性(HPR)进行分组:HPR组12例,非血小板高反应性(NHPR)组27例。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为血管正常者1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抽血及检查方法与狭窄组相同。采用酶联法测定a-GMP-140、PAR、CD40L、MMP-s等指标。结果狭窄组a-GMP-140、PAR、CD40L、MMP-s等指标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变化而改变,狭窄程度愈严重,a-GMP-140、PAR、CD40L、MMP-s等指标增高越明显,以Ⅲ型和Ⅳ型狭窄组最为明显(P<0.01)。HPR组a-GMP-140、PAR、CD40L、MMP-s等指标较NHPR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a-GMP-140、CD40L、MMP-s三者之间的相关性:CD40L与MMP-2、CD40L与MMP-9、CD40L与a-GMP-140、MMP-2与a-GMP-140有相关性(r>0.5);MMP-9与a-GMP-140无相关性(r<0.5)。结论 a-GMP-140、PAR、CD40L、MMP-s等因素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栓斑块形成而导致冠状动脉再狭窄中,形成了链式反应,反应水平的增高与致病作用密切相关,在ISR中有着重要意义。
- 张庆成张向峰汪承炜代祥艳
-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支架内再狭窄血小板聚集率
- 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冠脉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狭窄,根据冠状动脉狭窄评分(CSA)标准对86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冠脉病变支数分为Ⅰ、Ⅱ、Ⅲ3个组,男51例,女35例,平均年龄59.4岁。采用酶联法测定CD40L、CRP、MMP-2、MMP-9。结果CD40L、CRP,MMP-2、MMP-9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多支病变高于单支病变,Ⅱ型病变高于Ⅰ、Ⅲ型病变。MMP-2、MMP-9与CD40L呈正相关性(r=0.69)(r=0.75)。结论CD40L和MMPs在冠脉斑块形成中有一定联系,CD40L可能通过MMPs对冠脉损伤,从而导致斑块形成。而CD40L和MMPs增高有助于研究易损性冠脉斑块。
- 张庆成侯燕汪承炜
- 关键词:冠心病斑块CD40配体基质金属蛋白酶
- 炎性介质在冠状动脉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炎性介质IL-6、TNF-α、CRP水平和白细胞表面CD11b/CD18双阳性百分率表达。方法7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L-6、TNF-α、CRP、CD11b/CD18水平。结果IL-6、TNF-α、CRP、CD11b/CD18双阳性百分率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多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Ⅱ型病变高于Ⅰ、Ⅲ型病变。结论炎性介质IL-6、TNF-α、CRP、CD11b/CD18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
- 张庆成汪承炜
- 关键词:斑块黏附分子白细胞CD11B/CD18
- CD40L和MMPs与冠脉支架介入治疗术后冠脉再狭窄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观察CIMO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冠脉支架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关系,并分析CIMOL和MMPs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30例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冠心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
- 张庆成汪承炜张向峰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冠脉再狭窄
- 文献传递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致病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冠脉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59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狭窄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男31例,女28例,平均年龄60·3岁),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32)、急性心肌梗死组(n=27),同时设正常对照组(体检健康者,n=30)。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D40L、C反应性蛋白(CRP)、MMP-2和MMP-9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CD40L、CRP、MMP-2和MMP-9的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且差异显著(P<0·01),多支病变者的水平高于单支病变者。血清MMP-2与MMP-9的水平、CD40L与MMP-9的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和0·78)。结论血清MMP-2和MMP-9水平的增高与冠脉斑块的形成有一定的联系。CD40L可能是通过MMP-s引起冠脉损伤,从而导致斑块形成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 张庆成侯燕张向峰汪承炜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CD40配体基质金属蛋白酶致病作用
- 高龄严重心律失常手术患者麻醉前预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严重心律失常手术患者麻醉前预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高龄严重心律失常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前未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观察组在麻醉手术前预置临时心脏起搏器,记录观察组临时起搏器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心律失常情况,以及术后低血压、低氧血症、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24例心律失常患者术前成功预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术中临时起搏器使用率91.6%,与术后48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51,P<0.001)。观察组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心律失常手术患者麻醉前预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可稳定循环,减少手术并发症,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 丁雪娇史亮汪承炜朱凯敏张庆成刁宏山解温品
- 关键词:严重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器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