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国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海学刊》编辑部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论家庭对个人素质发展的影响
- 1988年
- 个人素质应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四个方面。这些素质的发展与家庭有密切的关系:社会所创造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精神财富首先是通过家庭输入个人的,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通过家庭输出的。因此应该从家庭的本质、功能,家庭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媒介这些方面出发才能全方位地把握家庭的特征,从而为正确理解家庭对个人素质发展的作用奠定基础。
- 沈建国
- 关键词:家庭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系统精神财富社会学理论
- 怎样认识唯物史观中的个性内涵——兼答迟克举同志被引量:1
- 1991年
- 迟克举同志的《试论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的个性范畴》一文(载《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以下简称“迟文”),对个性范畴的哲学内涵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读后颇受启发。笔者曾针对仅从人的“差异性”、“独特性”上给个性下哲学定义的偏差,讨论了如何超越心理学等具体科学来揭示人的个性的哲学内涵,并将其规定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一功能的个人独有的对社会与个人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心理一行为特征的总和”(参见拙作:《人的个性范畴辨析》,载《江苏社联通讯》1989年第2期)。迟文将其称为“积极意义说”,认为:“
- 沈建国
- 关键词:个性心理学自主性社会地位
- 论马克思的人论思想被引量:1
- 1990年
- 马克思人论思想中的科学原则(客体性原则)表现为,一是从人的生存方式(劳动)出发视人为自然-社会属性的统一,二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把人规定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三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上考察人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发展状况;以科学原则为基础的价值原则(主体性原则)表现为,一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
- 沈建国
- 关键词:社会关系社会形态社会属性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
- 论社会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被引量:4
- 1992年
-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抽象的、一般的人,存在的只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的统一体——现实的个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在现代科学既不断综合又日益分化的发展趋势中,人的个性的已成为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等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要求在研究那些为不同学科感兴趣的课题时准确地确定自己的地位。
- 沈建国
-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生产力社会关系社会分工
- 中西方封建人论探折
- 1993年
- 人的存在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它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和人与自身三个方面。人论就是对这三者关系的理性概括和综合。在传统文化问题上,中西方人论的比较成为研究课题之一,因为,“理解不同文化中的自我是怎样被阐述或怎样起作用,是解开社会和文化稳定与变化种种秘密的基本途径”。但在现有的有关论著中,关于中西方人论的比较研究没有贯彻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往往用西方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人论同中国适应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人论相比,在这种思维坐标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很难说有什么科学性。本文试图通过探析董仲舒、朱熹与奥古斯丁、阿奎那的人论,对中西方的封建人论作一比较。
- 沈建国
- 关键词:人论上帝之城奥古斯丁基督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