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楠

作品数:20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支抗
  • 3篇磨牙
  • 2篇牙槽
  • 2篇牙槽骨
  • 2篇牙根
  • 2篇牙根吸收
  • 2篇预后
  • 2篇直肠
  • 2篇上颌
  • 2篇小儿
  • 2篇护理
  • 2篇患儿
  • 2篇根吸收
  • 2篇复发
  • 2篇干预
  • 1篇第二磨牙
  • 1篇第一磨牙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发

机构

  • 20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王亚楠
  • 3篇樊青霞
  • 2篇徐红艳
  • 2篇孙慧
  • 2篇王卫敏
  • 2篇娄欣
  • 2篇张燕燕
  • 2篇张大
  • 2篇马杰
  • 2篇甘思林
  • 2篇李向柯
  • 2篇仵菲斐
  • 1篇陈新让
  • 1篇孙燕
  • 1篇邓业巍
  • 1篇何炜
  • 1篇姜中兴
  • 1篇王越
  • 1篇张胜威
  • 1篇陈蕾

传媒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全科护理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诊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诊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2019-06我院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100例,均给予急诊治疗,依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50例)、常规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ICU住院时间、休克改善时间、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92.00%(46/50)高于常规组70.00%(35/50,P<0.05);研究组休克改善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运用于急诊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者,能缩短ICU住院时间及休克改善时间,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王亚楠赵俊雅陈蕾韩国杰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干预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CCR7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髓外病变的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7(CC-chemokine receptor 7,CCR7)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疾病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53例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浆细胞CCR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年龄、性别、M蛋白、外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指标、骨髓浆细胞比例、免疫表型特点、溶骨改变、髓外病变等疾病特征的关系。结果:5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CCR7阳性者24例,阳性率为45.28%,CCR7阳性组髓外病变发生率高于CCR7阴性组(29.17%vs 3.45%)(P<0.05)。结论:CCR7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表达较高,其高表达与髓外病变发生相关,CCR7可能是预测多发性骨髓瘤发生髓外病变的重要指标。
王亚楠甘思林仵菲斐王卫敏李帅全马杰郭荣姜中兴岳保红孙慧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CCR7髓外病变
TSD模式下行为管理对漏斗胸微创矫正术患儿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告知-演示-操作(TSD)模式下行为管理对漏斗胸微创矫正术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择期行漏斗胸微创矫正术(Nuss术)的106例漏斗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TSD模式下行为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Frankl评分、儿童抑郁自评量表(CDI)评分、Houpt行为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血压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SCARED评分、CDI评分及收缩压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Frankl评分、Houpt行为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舒张压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SD模式下行为管理可有效缓解漏斗胸微创矫正术患儿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应激反应。
陈俊霞陈新让王亚楠
关键词:漏斗胸抑郁应激反应
安氏Ⅱ类不同前牙唇倾度牙根长度及牙槽骨形态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应用CBCT对不同前牙唇倾度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牙根长度进行测量,对骨开窗发生情况进行计数,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和评估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未经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根据上颌中切牙的不同唇倾度分为唇倾组、直立组、舌倾组,利用CBCT及Invivo5.2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上颌中切牙牙根长度,计数其骨开窗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唇倾组切牙牙根长度为(12.14±1.75)mm,舌倾组为(12.07±1.11)mm,直立组为(12.70±1.4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类舌倾组上颌中切牙唇侧骨开窗发生率[26.67%(8/30)]明显高于唇倾组[6.67%(2/30)]和直立组[3.3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唇倾组与直立组之间唇侧骨开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前安氏Ⅱ类患者不同上前牙唇倾度上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无差异,为正畸治疗和牙根吸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舌倾的上前牙有较高的骨开窗发生率,临床矫治时注意转矩的控制及风险的评估。
袁路景娄欣任亚敏王亚楠崔淑霞陈劲宏
上颌磨牙压低量与上颌窦位置关系的CBCT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分析研究上颌第一磨牙压低量与上颌窦位置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上颌第一磨牙压低的60例患者治疗前的CBCT影像资料,根据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窦底壁的关系,分为3组,A组(上颌第一磨牙根尖均远离上颌窦,即d>0mm)20例,B组(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关系密切,即d=0mm)20例,C组(上颌第一磨牙至少有1根突入上颌窦内,即d<0mm)20例。收集治疗后相对应的CBCT影像,通过invivo5.2软件测量上颌第一磨牙压低量,分析根尖吸收情况,上颌窦改建情况,并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与B组差值MB-A、差值DB-A、差值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中各牙根吸收等级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颌第一磨牙的腭根与上颌窦关系比近远中颊根密切,牙根少量突入到上颌窦底(≤根长1/3)时,可在适当的正畸力作用下安全有效的压低并达到预期水平,且较少出现牙根吸收。
娄欣袁路景任亚敏王亚楠崔淑霞
关键词:上颌窦种植支抗
可吸入颗粒物2.5浓度对郑州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就诊率的影响
2019年
目的观察可吸入颗粒物2.5(PM2.5)浓度对郑州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就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AMI患者168例,另收集同期郑州市环保部门对外公布的环境空气质量中的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采用简单描述法观察PM2.5的浓度水平与AMI就诊率的时间分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PM2.5浓度分布呈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升高(10-2月份),夏季降低(7-9月份)。AMI就诊率亦表现出同样的趋势,冬季(10-2月份)就诊人数最多,为88例,占全年就诊人数的52.38%(88/168),夏季(7-9月份)就诊人数最少,共22例,占全年人数的13.10%(22/168)。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M2.5的浓度水平与AMI就诊率呈正相关(r=0.810,P=0.000)。结论随着PM2.5浓度水平升高,AMI患者就诊率增加,以冬季最为明显。
赵俊雅刘丹丹苏玉敏王亚楠韩国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就诊率
替吉奥或卡培他滨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老年复发直肠癌疗效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或卡培他滨治疗老年局部复发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0例,给予放疗(1.8-2.0 Gy/d,5d/wk,总量为54-66 Gy)联合替吉奥;对照组28例,给予放疗(1.8-2.0 Gy/d,5 d/wk,总量为54-66 Gy)联合卡培他滨,21 d为1周期,接受2个以上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5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分别为73.3%(22/30)、71.4%(20/28),中位进展时间分别为9.2和8.2 mo,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9、17.2 mo,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疹、放射性直肠炎,均可耐受,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足综合征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疗效相似,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方案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低,耐受性优于卡培他滨联合组,为中老年直肠癌复发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胡方宽王亚楠邓业巍王华胜张胜威李晓洁
关键词:直肠癌三维适形放疗
10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6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结果106例患者中,男64例,女42例,中位年龄62.5(19~87)岁,≥60岁者占52.8%(56/106),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者占66.0%(70/106),结外病变≥2处者占46.2%(49/106),骨髓受累者占20.8%(22/106),Ⅲ~Ⅳ期者占67.0%(71/106),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1分26.4%(28/106),2分22.6%(24/106),3分16.0%(17/106),4、5分34.9%(37/106)。接受化疗者102例,90例完成疗效评估,完全缓解率为52.2%(47/90),经分析LDH>240 u/L(χ^(2)=6.136,P=0.017)、IPI评分3~5分(χ^(2)=5.257,P=0.022)患者缓解率低。106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533.5 d。单因素分析示年龄(χ^(2)=7.061,P=0.008)、B症状(χ^(2)=5.188,P=0.023)、骨髓受累(χ^(2)=14.074,P<0.001)、分期(χ^(2)=4.030,P=0.049)、LDH水平(χ^(2)=5.219,P=0.022)、β2-MG水平(χ^(2)=10.979,P=0.001)、IPI评分(χ^(2)=14.886,P=0.002)、化疗强度(χ^(2)=36.992,P=0.001)是DLBCL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示LDH水平(HR=1.001,95%CI:1.000~1.001,P=0.004)、化疗强度(HR=0.403,95%CI:0.164~0.988,P=0.047)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DLBCL预后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LDH水平、化疗强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仵菲斐刘晓艳王亚楠甘思林王卫敏马杰孙慧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
3种不同支抗设计对上颌第一磨牙控制的效果对比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比较3种不同支抗设计对上颌第一磨牙控制的效果。方法将67例侧貌较突的拔牙患者分为3组,第1组采用隐适美G6方案矫治,第2组采用直丝弓矫治,设计强支抗(横腭杆联合Nance弓)关闭拔牙间隙,第3组采用直丝弓矫治,设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测量3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上颌第一磨牙位置变化量,先用配对t检验分析每组治疗前后数据的差异,再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的情况,进而比较3种不同支抗设计对磨牙控制的效果。结果第1组和第2组治疗前后上颌第一磨牙长轴与上颌腭平面交角(U6 to PP)、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最凸点到翼上颌裂点至上颌平面垂线的距离(U6M-Hor)及近中根尖点到翼上颌裂点与上颌平面垂线的距离(U6A-Hor)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组治疗前后测量数据未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隐形矫治治疗后U6M-Hor、U6A-Hor变化量大于第2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第1组和第2组上颌第一磨牙近移量均大于第3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隐适美G6方案设计的最大支抗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支抗控制能力与Nance弓联合横腭杆相近,但弱于种植体支抗。
陈劲宏丁睿啟王亚楠任亚敏张科科崔淑霞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器上颌第一磨牙支抗控制
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对牙根及牙槽骨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微种植体支抗关闭下颌第一磨牙拔牙间隙对第二磨牙牙根及牙槽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治疗前后均拍摄曲面断层片,测量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前移量、牙根长度及牙槽骨高度的变化量。结果下颌第二磨牙牙冠中心点及根分叉点分别近中移动(5.77±3.67)、(6.45±3.23)mm,近远中牙根分别吸收(0.98±0.37)、(0.83±0.39)mm,治疗前后下颌第二磨牙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根吸收量与磨牙近中移动量呈正相关(P<0.05)。治疗前后近中牙槽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吸收量与磨牙前移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会导致牙根吸收,移动量与牙根吸收量呈正相关,但其对牙槽骨改建无显著影响。
王亚楠任亚敏陈劲宏郭人铭刘晗哲崔淑霞
关键词:微种植体支抗牙根吸收牙槽骨吸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