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国英 作品数:52 被引量:275 H指数:10 供职机构: 郑州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郑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Hcy、hs-CRP及NT-proBNP在AMI患者并发急性心衰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诊断并发急性心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确诊的AMI患者148例,收集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根据患者心功能Killips分级≥Ⅱ级的患者判断为心衰组57例、非心衰组91例,对比两组入院48 h内的血清hs-CRP、Hcy、NT-proBNP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三者单独及联合应用早期诊断急性心衰的临床价值。结果 心衰组患者的血清hs-CRP、Hcy、NT-proBNP水平均显著的高于非心衰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2、7.899、13.613,P<0.05);心衰组患者的血清hs-CRP、Hcy与NT-proBNP水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92、0.634,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hs-CRP的临界值取10.04 mg/L时,诊断AMI并发心衰的灵敏度为0.678、特异度为0.759、ROC曲线下面积为0.727;血清Hcy的临界值取1.62 mg/L时,诊断AMI并发心衰的灵敏度为0.704、特异度为0.793、ROC曲线下面积为0.753;血清NT-proBNP的临界值取3116.4 pg/mL时,诊断AMI并发心衰的灵敏度为0.790、特异度为0.880、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血清hs-CRP、Hcy与NT-proBNP联合检测诊断AMI并发心衰患者的灵敏度为0.880、特异度为0.970、AUC值为0.934(P<0.05)。结论联合检测Hcy、hs-CRP及NT-proBNP对于早期预测AMI患者并发心衰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毛磊 耿国英 时静 姬劲锐 赵秋霞 刘恒亮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衰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1.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陈文山 刘恒亮 万冬宇 耿国英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ACS患者外周血MMP-1与脂蛋白(a)的水平分析 2013年 目的检测MMP-1与脂蛋白(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72例ACS患者、4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血浆MMP-l及脂蛋白(a)水平,比较三组之间MMP-1及脂蛋白(a)血浆水平的差异,Lp(a)与MMP-1血浆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浆MMP-l及脂蛋白(a)水平在ACS组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MMP-1血浆水平与LP(a)在ACS组呈显著正相关,(r=0.412,P<0.01)。结论血浆MMP-l、Lp(a)水平升高与ACS密切相关,二者在ACS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王浩坤 韩文杰 刘恒亮 白树鸣 耿国英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 MMP-1 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内皮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A组)、冠心病组(B组)、冠心病合并IGT组(C组)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D组)各50例,分别检测血清hs-CRP、NO及ET的水平和baPWV。结果 C组血清hs-CRP及ET水平和baPWV均高于A、B组,ET水平低于D组;C组NO水平低于A、B组,高于D组。C组baPWV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hs-CRP及ET水平呈正相关,与NO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在IGT期baPWV、血清hs-CRP、NO及ET水平较糖耐量正常期发生明显改变,且此阶段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危险性已明显增加,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异常参与了IGT及其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韩文杰 刘恒亮 康秀芬 康运凯 张颖莹 赵友民 白树鸣 开芸 耿国英 毛磊 吴雷 刘灵芝 柴建文关键词:糖耐量减低 脉搏波传导速度 内皮功能 动脉硬化 郑州市居民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研究郑州市居民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市6个社区18岁以上成人共4800名社区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压测量、生化检测等方法记录居民的基线情况。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结果郑州市成人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为30.3%。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围、胰岛素抵抗指数和吸烟是高血压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前期已成为郑州市居民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丁亚楠 吴雷 耿国英 韩文杰 王浩坤 白树鸣 刘恒亮关键词:高血压前期 超重 胰岛素抵抗指数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并发T2DM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辛伐他汀组50例,常规治疗组42例。2组均接受常规降压、降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辛伐他汀组加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记录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并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TC、TG、LDL-C、HDL-C及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MT、斑块积分上升(P<0.05)。辛伐他汀组治疗后除HDL-C上升外,其余血脂指标、hsCRP、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hsCRP与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成正相关(r分别为0.85、0.79,P<0.05)。结论:辛伐他汀通过调节血脂、抗炎作用,改善高血压并发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开芸 刘恒亮 赵友民 陈慧 耿国英关键词:2型糖尿病 高血压 C反应蛋白 辛伐他汀 短期降糖治疗对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短期降糖治疗对冠心病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臂-踝脉搏波速度(brachio-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并DM患者70例,在冠心病规范化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的前提下,服用二甲双胍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及baPWV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及hs-C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NO水平显著上升(P<0.01),ET水平及baPWV较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并DM患者在冠心病规范化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的前提下,短期服用二甲双胍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并不能逆转患者的PWV而改善动脉弹性。 韩文杰 刘恒亮 刘洋 耿国英关键词:降糖治疗 糖尿病 脉搏波速度 急诊PCI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用于糖尿病伴STEMI患者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对糖尿病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35例行急诊PCI的女性糖尿病伴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替罗非班组PCI术中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植入支架情况,治疗前后TIMI分级和心肌灌注分级(TMPG)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植入支架情况以及治疗前TIMI、TMPG比较,P均>0.05。替罗非班组PCI后TIMI3级63例(94.03%)、TMPG 3级62例(92.54%),对照组分别为45例(69.12%)、42例(61.76%),两组比较P均<0.01。替罗非班组住院时间为(7.9±2.1)d,对照组为(11.2±3.7)d,两组比较P<0.01。替罗非班组梗死后心绞痛、住院期间再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中、轻度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或<0.01。两组支架内血栓、心源性休克、严重出血的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急诊PCI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治疗能改善女性糖尿病伴STEMI患者的血流灌注和心肌灌注,降低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刘洋 刘恒亮 耿国英 韩文杰 吴雷 毛磊 王浩坤关键词:糖尿病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美托洛尔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 86例D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则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7%)高于对照组(81.4%);治疗后实验组脉搏波传导速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HF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能有效降低脉搏波传导速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推广采用。 毛磊 耿国英 吴雷关键词:美托洛尔 舒张性心力衰竭 脉搏波传导速度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的影响。方法:30例首次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血压、血糖、血脂和脉搏波速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2周后重复测量上述指标,前后对比分析血压和脉搏波速度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53.2±8.2mmHg vs 120.3±15.7mmHg)、舒张压(101.3±7.2mmHg vs 69.9±9.7mmHg)总胆固醇(5.16±0.68mmol/L vs 4.02±0.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89±0.58mmol/Lvs2.52±0.47mmol/L)和脉搏波速度(1993.3±223.5cm/s vs1219.2±168.3cm/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2周后,患者收缩压(153.2±8.2mmHg vs 126.6±8.1mmHg)、舒张压(1O1.3±7.2mmHg vs78.6±4.5mmHg)和脉搏波速度(1993.3±223.5cm/s vs 1421.6±158.2cm/s)显著下降(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速度,改善动脉顺应性。 刘恒亮 刘洋 刘灵芝 耿国英 毛磊 吴雷关键词:高血压 脉搏波速度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