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晓秋

作品数:56 被引量:157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代谢
  • 12篇糖尿病
  • 11篇胰岛
  • 11篇细胞
  • 10篇胰岛素
  • 10篇肥胖
  • 9篇子代
  • 8篇脂肪
  • 8篇糖尿
  • 7篇妊娠
  • 7篇酒精
  • 7篇酒精性
  • 7篇非酒精性
  • 7篇非酒精性脂肪
  • 6篇脂质
  • 6篇小鼠
  • 5篇蛋白
  • 5篇炎症
  • 5篇脂肪性
  • 5篇罗格列酮

机构

  • 47篇重庆医科大学
  • 26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教育部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巴南区...

作者

  • 56篇肖晓秋
  • 20篇李继斌
  • 8篇张琪娟
  • 8篇彭川
  • 7篇明月
  • 5篇于洋
  • 5篇崔欢欢
  • 5篇刘丹
  • 4篇伍丽
  • 4篇董志
  • 4篇叶泽慧
  • 4篇陈笑宜
  • 4篇马蓉
  • 4篇王宏英
  • 3篇吴小翎
  • 3篇吴蓉
  • 3篇唐勇
  • 3篇唐红
  • 3篇宋晔
  • 3篇肖倩

传媒

  • 14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营养学报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激光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四川动物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陆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1989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PARγ过表达与激活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8年
为了探讨心肌细胞受损及凋亡与过氧化物增殖受体(PPAR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高脂饮食小鼠心肌组织中PPARγ2蛋白的表达。再购买质粒PCMV6-PPARγ2并进行扩增及空白载体的构建。在小鼠心肌细胞株中转染目标质粒后,加入10μmol/L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抑制剂GW9662化合物处理24 h后,通过tunnel检测和细胞流式计算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显示:与低脂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心肌组织内PPARγ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利用XhoⅠ和SmaⅠ酶对PCMV6-PPARγ2质粒酶切,T4连接酶连接从而获取PCMV6空白质粒;转染质粒过表达PPARγ2,tunnel检测结果和流式技术检测显示细胞凋亡增加,而加入PPARγ抑制剂凋亡得到抑制。由此得出结论,PPARγ2的过表达及激活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增加。
曹雪梅侯毅石小琴杜鹃肖晓秋
关键词:PPARΓ2细胞凋亡
丙泊酚衍生物cqmu-039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胶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衍生物cqmu-039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cqmu-039对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低、中、高(6、12、24 mg/kg)剂量组。模型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取脑;假手术组与模型组采用相同手术方法,不植入栓子,药物处理组系在脑缺血模型建立后立即腹腔注射给药。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处理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缺损症状,其行为学评分降低,脑梗死面积明显缩小,皮层、CA1区与CA3区治疗组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P<0.01,P<0.01);CA1区、CA3区及齿状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明显减少。结论:丙泊酚衍生物cqmu-039能通过提高GDNF表达同时降低GFAP的表达从而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的损伤。
张越董志肖晓秋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遗传性肥胖对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研究瘦素基因敲除肥胖小鼠,探讨肥胖对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ob/ob基因敲除C57小鼠为肥胖组(8只),野生型C57小鼠为正常组(8只),喂养至5个月。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细胞的浸润,masson染色及人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免疫组化观察支气管周围胶原纤维沉积及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MMP-9的表达。结果:(1)肥胖组小鼠支气管周围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5),而肺泡周围则增加并不明显(P=0.266)。(2)肥胖组小鼠肺组织masson染色及α-SMA免疫组化支气管周围胶原纤维沉积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α-SMA:P=0.003;masson:P=0.002)。(3)肥胖组小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蛋白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6)。结论:通过对ob/ob基因敲除肥胖小鼠研究,推测肥胖可增加肺组织炎症及肺组织纤维化程度。
王冬娟黄英柴水琴宋晔崔欢欢叶泽慧肖晓秋
关键词:肥胖气道炎症纤维化哮喘
11β-HSD1和11β-HSD2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胎盘组织中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和11β-HSD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GDM)和糖耐量正常孕妇(NGT)各30例,化学发光法测定皮质醇、胰岛素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β-HSD1和11β-HSD2在胎盘的表达部位,分别运用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测试11β-HSD1和11β-HSD2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差异表达。结果与NGT组相比,GDM组空腹胰岛素、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母血皮质醇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空腹血糖、胎儿脐血皮质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β-HSD1和11β-HSD2均在胎盘中有表达,表达部位及水平不同。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GDM组胎盘11β-HSD1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NGT组(P<0.05),11β-HSD2mRNA明显高于NGT组(P<0.05),而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胎盘组织11β-HSD1和11β-HSD2差异表达调整免除母体不佳的妊娠环境将会给胎儿造成的长远伤害。
马蓉刘建肖晓秋
关键词:胰岛素抗药性
运用Microarray方法探究父代高血糖影响子代代谢的作用机制
2018年
本研究通过Microarray方法从基因组表达水平探讨父代高血糖影响子代代谢的可能调控机制,实验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或等体积溶媒(柠檬酸盐缓冲液,CB),建立父代高血糖和对照模型,与正常雌性SD大鼠交配,其子代(STZ-O和CB-O)喂养至20周被处理;取下丘脑组织进行Microarray检测并分析。STZ组大鼠血糖值显著高于CB组,且持续高于16.7mmol/L,高血糖父代模型构建成功。STZ-O和CB-O的下丘脑Microarray检测发现:两组存在上千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GO条目在生物过程、分子功能以及细胞组成层面分别有13条、12条、40条;差异基因富集通路38条,影响多种代谢和蛋白质加工等过程,且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通路高度富集。本研究的结果说明,下丘脑基因组表达差异可能是父代高血糖影响子代代谢健康可能的调控机制之一。
石小琴曹雪梅李欣宇侯毅肖晓秋
关键词:下丘脑子代基因组
父代糖尿病对子代糖代谢的长期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探讨父代糖尿病对子代老年期糖代谢的潜在影响。健康雄性SD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建立雄性大鼠糖尿病模型,并与健康SD雌鼠交配所得子代为处理组(STZ-O组);健康雄鼠与健康雌鼠交配所得子代为正常对照组(CON-O组)。两组动物出生后记录出生体重,标准饲料喂养至18月龄,测定随机血糖含量、血清胰岛素含量;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glucose tolerance test,GTT)、胰岛素耐量试验(insulin tolerance test,ITT)检测胰岛素抵抗情况;丙酮酸耐量试验(pyruvic acid tolerance test,PTT)检测肝脏糖异生情况;经糖原染色观察肝脏糖原沉积情况;以Real-time PCR检测肝脏组织糖异生途径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果糖-1,6-磷酸酶(FBP)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父代糖尿病可导致子代在老年期出现胰岛素抵抗,同时伴有肝脏糖异生作用增强。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彭川肖晓秋章誉尧于洋李继斌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基于网络药理学牛磺石胆酸抗炎作用及机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牛磺石胆酸(taurolithocholic acid,TLCA)抗炎作用机制。方法从数据库中获取TLCA的靶标,构建TLCA抗炎作用的PPI网络并进行可视化。通过GO和KEGG分析作用靶点的基因功能及信号通路。选择靶标TGR5与TLCA进行分子对接评价结合性。用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细胞验证TLCA抗炎作用。结果筛选出87个潜在抗炎靶点。GO分析表明这些基因主要富集于炎症反应调控、膜筏和蛋白酪氨酸激酶等方面。KEGG通路分析结果提示,PI3K-Akt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是TLCA抗炎症的关键通路。细胞实验结果表明,TLCA可降低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该作用与TLCA经TGR5下调NF-κB信号通路有关。结论网络药理学揭示了TLCA抗炎的潜在靶点;细胞实验结果表明TLCA可能通过膜受体TGR5调节关键的炎症信号通路。
王妙然李月李月蔺晓菁钟莹陈春秀周永肖晓秋肖晓秋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多靶点RAW264.7细胞
牛磺石胆酸通过TGR5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改善肝细胞脂质沉积
2023年
目的 观察牛磺石胆酸(taurocholic acid,TLCA)调节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探讨其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TLCA、PA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实验分为对照(CON)组、TLCA组、PA组和PA+TLCA组。24 h后收集各组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CM),分别处理C57 BL/6J小鼠肝脏原代细胞和AML-12肝细胞;使用氨苯蝶啶(triamterene,Tr)抑制巨噬细胞武田G蛋白偶联受体5 (Takeda G-protein receptor 5,TGR5),以证实其在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以及降低肝细胞脂质沉积中的作用。采用BODIPY荧光染色检测肝细胞内脂质积聚;RT-qPCR检测炎症因子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巨噬细胞TGR5和肝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s,SREBP-1c)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iNOS、CD206蛋白表达。结果 BODIPY荧光染色显示,PA组较CON组肝细胞脂质沉积显著增多,PA+TLCA组脂肪沉积得到缓解(P<0.05);与PA组比较,PA+TLCA组原代肝细胞和AML-12细胞脂质合成基因ACC1、FASN、SREBP-1c的mRNA水平以及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ACOX1和CPT1A表达水平在各组间无显著变化;RT-qPCR结果显示,PA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促炎因子(iNOS、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联合TLCA处理后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增加RAW264.7细胞M2型极化相关基因(Arg1、IL-4、IL-10)mRNA表达水平(P<0.05);与CON组比较,PA组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显著增加,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明显降低;TLCA可促进TGR5蛋白表达(P=0.071 4),氨苯蝶啶抑制TGR5后,显著抑制TLCA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和减少肝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结论 TLCA通过巨噬细胞TGR5抑制PA诱导的M1型极化且促进M2型极化,促炎症因子减少,进而降低肝细胞脂质合成,改善肝细胞脂质沉积。
马琴蒋林成尤月华倪洪彬蔺晓菁肖晓秋李继斌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PPARγ激动剂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
2013年
目的:构建一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激动剂体外筛选模型,为筛选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PPARγ激动剂提供研究手段。方法:用脂质体2000(LipofectamineTM2000)将含有PPARγ基因质粒(pIRES2-PPARγ)、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PPRE×3-TK-Luciferase)以及内参照质粒(pRL-TK)按不同比例共转染入人胚胎肾细胞HEK293细胞,并对3种质粒比例进行优化;以不同配体处理转染3种质粒的HEK293细胞,通过检测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来确定加入配体对PPARγ的激动效应;采用经典的PPARγ激动剂和PPARγ特异性拮抗剂,其他核受体激动剂以及PPARα激动剂考察不同化合物对PPARγ的激动作用程度,确定模型的特异性;以Z’值考察模型重复性;并观察了PPARγ激动剂的作用时间特点。结果:PPARγ质粒、报告基因质粒以及内参照质粒比例为2∶6∶1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最高;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显著增加相对荧光素酶的活性而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可抑制这种作用,且相对荧光素酶的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地塞米松,全反式维甲酸,雌二醇和非诺贝特无上述活性;重复9次实验后计算得Z’=0.70。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PPARγ激动剂筛选模型,且模型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好,为进一步筛选具有PPARγ激动剂提供了理想的研究手段。
刘治国李继斌李靖娜陈笑宜明月崔欢欢彭川肖晓秋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罗格列酮报告基因
二甲双胍和格列苯脲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网络Meta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通过与胰岛素比较,分析二甲双胍和格列苯脲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系统性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中心注册的对照试验(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和中国生物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截至2013年12月有1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含二甲双胍及格列苯脲与胰岛素的比较。二甲双胍和格列苯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直接和间接结果通过R 2.15.2实验。结果:本研究有2 665例病例纳入。在巨大儿方面,格列苯脲组多于胰岛素组(OR=3.299,95%CI=1.649~6.600,P=0.001),而二甲双胍组低于格列苯脲组(OR=0.234,95%CI=0.061~0.893,P=0.033),二甲双胍组与胰岛素组无统计学差异(P=0.198)。在孕妇体质量增加方面,二甲双胍组明显低于胰岛素组(SMD=-0.539,95%CI=-0.716^-0.362,P=0.000)。妊娠时限方面,二甲双胍明显短于胰岛素组(SMD=-0.142,95%CI=-0.246^-0.039,P=0.007)。结论: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的疗效好,母亲体质量增加少,有更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且不增加母亲低血糖风险,但可能增加早产风险。格列苯脲组有更高的巨大儿发生率。
张杰张华Kamana K.C肖晓秋周丽媛冯翔
关键词:二甲双胍格列苯脲胰岛素妊娠期糖尿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