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苗林子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小板
  • 4篇突变
  • 3篇血小板无力症
  • 3篇无力
  • 3篇细胞
  • 3篇流式细胞
  • 3篇白血
  • 2篇血症
  • 2篇原发性肾小球...
  • 2篇整合素
  • 2篇肾病
  • 2篇肾小球
  • 2篇肾小球肾炎
  • 2篇肾炎
  • 2篇球蛋白
  • 2篇球蛋白血症
  • 2篇流式细胞术
  • 2篇抗血小板
  • 2篇冷球蛋白
  • 2篇冷球蛋白血症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深析智能...

作者

  • 13篇苗林子
  • 12篇屈晨雪
  • 9篇龚岩
  • 8篇由然
  • 7篇陆遥
  • 4篇袁家颖
  • 3篇王建中
  • 2篇邢莹
  • 2篇李涛
  • 1篇袁慧
  • 1篇龚艳君
  • 1篇蒋世菊
  • 1篇暴蓉
  • 1篇关杰
  • 1篇宋一楠
  • 1篇哈斯朝鲁
  • 1篇杨文双
  • 1篇赵秀清

传媒

  • 4篇中华检验医学...
  • 4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第一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例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儿的发病原因,阐明其致病机制。方法收集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儿外周血,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明确致病基因位点;采用PCR定点突变方法制备突变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上皮细胞(CHO-K1),构建体外真核表达系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突变型CHO-K1细胞中血小板αⅡb和β3蛋白的合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突变型CHO-K1细胞膜和胞质αⅡb和β3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突变型CHO-K1中αⅡb和β3的表达及分布。结果该患儿为Ⅱ型血小板无力症。基因测序发现ITGB3基因存在2个突变,且尚未被报道。ITGB3 c.1495 T>C错义突变导致β3蛋白亚基第499号半胱氨酸被精氨酸代替(p.C499R);ITGB3 c.1728 delC移码突变导致β3蛋白亚基第577号丝氨酸开始的氨基酸合成发生改变,并在改变之后的第92个氨基酸终止。免疫印迹法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裂解液中均检测到αⅡb和β3一级结构的合成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表面及胞内β3表达量缺如;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未见β3蛋白亚基的分布。结论ITGB3 c.1495 T>C和c.1728delC突变是该患儿的发病原因,这2个突变并未影响血小板膜β3蛋白亚基一级结构合成,但影响其高级结构的表达和形成。
高丙晶龚岩屈晨雪由然苗林子陆遥李涛
关键词:血小板无力症基因突变
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家系病例的突变分析三例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探讨3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为体外实验提供依据。方法对3个确诊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家系进行基因分析。采用ClustalX-2.1-win软件分析突变位点同源序列保守性;采用PolyPhen-2、PROVEAN、SIFT、MutationTaster等软件分析突变位点危害性;采用spdbv软件构建突变蛋白结构模型,分析突变位点对蛋白质结构影响。结果3个血小板无力症家系发现"新突变"为ITGA2B:c.814G>C(p.Val272Leu)、ITGA2B:c.432G>A(p.Trp144Ter)及ACTN1:c.2458A>G(p.Ile820Val)。3个突变位点均在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MutationTaster预测结果显示3个新突变均有可能致病,PolyPhen-2和PROVEAN预测结果显示ITGA2Bp.Val272Leu、ACTN1p.Ile820Val为良性的,SIFT预测结果显示ITGA2Bp.Val272Leu为有害的,而ACTN1p.Ile820Val为良性的。突变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ITGA2BVal272突变为Leu后,原有氢键全部消失。ITGA2BTrp144突变为Ter后形成仅剩113个氨基酸残基的截短蛋白。2个突变均引起GPⅡb分子结构改变,导致GPⅡb/Ⅲa表达减低。ACTN1Ile820突变为Val后,仅保留Ile820与Asp822的氢键,其余氢键消失,引起ACTN1分子结构改变,影响蛋白质功能。结论ITGA2B:c.814G>C(p.Val272Leu)、ITGA2B:c.432G>A(p.Trp144Ter)、ACTN1:c.2458A>G(p.Ile820Val)突变均有较高的致病可能性。
甘芳宴苗林子屈晨雪龚岩陆遥由然高丙晶李涛郭帅
关键词:血小板无力症系谱整合素Α2整合素Β3辅肌动蛋白突变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监测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比较血栓弹力图(TEG)和光学比浊法(LTA)在监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中的相关性;观察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方法回顾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PCI并接受规范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177例;回顾分析其TEG测定的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后MPV,以及其中99例患者LTA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ADP、ARA诱导的LTA血小板聚集率与TEG血小板抑制率无相关性(P均>0.05)。氯吡格雷低反应性LTA和TEG检出率分别为30.3%和45.5%,阿司匹林低反应性检出率分别为19.2%和31.3%,低反应性检出率LTA低于TEG法(P<0.05)。177例患者中,氯吡格雷低反应组和敏感组、阿司匹林低反应性组和敏感组服药后MPV均较服药前降低(P均<0.01);服药前及服药后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组MPV均低于敏感组(P均<0.05);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低反应组服药后PLT高于服药前(P均<0.05)。结论 TEG和LTA两种方法相关性较差,抗血小板药物低反应检出率均较高,值得临床医生注意;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MPV降低;服药后PLT上升患者更易发生药物低反应性;MPV偏低患者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发生可能性更大。
苗林子陆遥屈晨雪龚岩由然关杰龚艳君
关键词:平均血小板体积血栓弹力图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抗血小板氯吡格雷抵抗阿司匹林抵抗
人工智能辅助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诊断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建立人工智能(AI)模型,评价AI辅助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诊断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可行性。方法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B-ALL MRD随访病例227例标本进行AI应用探索性研究,以多维空间密度分布的非监督学习分群聚类算法为基础,对MFC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参考人工逻辑设门思路和细胞的抗原表达水平,应用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等监督学习算法判别细胞分类,并将AI分析B-ALL MRD结果以二维图、降维t-分布领域嵌入算法(t-SNE)和热图进行可视化呈现。通过与人工分析比较,评价AI辅助MFC诊断B-ALL MRD的性能和一致性。结果AI分析可快速检测出骨髓中B细胞系各阶段淋巴细胞和B-ALL MRD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且在多次重复检测时各参数差值的变异系数(CV)均为0。AI分析速度较传统人工分析提高4~5倍。与人工分析比较,AI分析B-ALL MRD细胞的查全率(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度为82.44%。经人工审核后的AI分析结果再与人工分析比较,去除了假阳性,其查准率(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可达100%。人工审核后的AI分析B细胞系各阶段淋巴细胞和B-ALL MRD细胞的百分比与人工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的AI模型数据分析重复性好、分析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查全率(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可用于基于本研究的8色抗体组合方案辅助MFC诊断儿童B-ALL MRD。
周丽娜贺环宇苗林子龚岩王建中屈晨雪王志岗郭琰由然苑蝶
关键词:人工智能流式细胞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三种统计学方法在建立妊娠期凝血功能指标参考区间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比较三种统计学方法在间接法建立参考区间中的实用价值。方法方法学评价。调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共收集32401例孕妇数据,其中早孕组11151例,中孕组4872例,晚孕组16378例。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各孕龄组内是否需要根据年龄进行参考区间分组。PT和APTT在三个孕期均需要根据年龄进行分组,FIB和TT在晚孕期、D-D在早孕期需要根据年龄分组。采用非参数法、Hoffmann法和Q-Q图法计算各指标的参考区间。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儿门诊招募健康孕妇42例作为参考人群,验证建立的参考区间并比较参考人群检测结果在3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参考区间外的百分比。结果35岁以下早孕期PT、APTT、FIB、TT的参考范围分别为(10.44~13.11)s、(25.29~35.88)s、(2.61~4.64)g/L和(11.53~15.58)s6项指标水平随孕期进展产生显著差异,PT和APTT在3个孕期内均需要根据年龄进行分组,FIB和TT在晚孕期、D-D在早孕期需要根据年龄分组。数据量较大时,Hoffmann法所建立的参考区间和非参数法较接近,Q-Q图法建立的参考区间略宽于Hoffmann法。数据量较小时,应用Hoffmann法和Q-Q图法计算的参考区间更为可靠。应用Hoffmann法计算的。结论妊娠期凝血功能指标需要根据孕期及年龄分组,基于Hoffmann法的间接法可以作为直接法的替代方法。
赵婧晨杨文双蒋世菊邢莹苗林子屈晨雪
关键词:妊娠血液凝固试验参考值统计学非参数
1例c.1117C>T/c.7288-9T>G复合杂合突变所致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发病机制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1例血管性血友病(vWD)家系的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家系收集。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4人),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和活性(vWF:A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vWF:RCo),进行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RIPA)、vWF胶原结合(vWF:CB)试验,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诊断。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vWF基因突变,采用生物信息分析工具进行基因突变位点致病性分析,探讨先证者发病机制。结果先证者(Ⅲ_(1))的APTT轻度延长、FⅧ:C正常、vWF:Ag、vWF:Ac、vWF:RCo和vWF:CB明显减低,1.0 mg/mL和1.25 mg/mL的RIPA无明显聚集;父亲(Ⅱ_(3))的APTT、FⅧ:C、vWF:Ag、vWF:Ac和vWF:CB均正常,vWF:RCo轻度减低;母亲(Ⅱ_(4))的APTT、FⅧ:C、vWF:Ag、vWF:RCo和vWF:CB均正常,vWF:Ac明显减低;哥哥(Ⅲ_(2))的APTT、FⅧ:C均正常,vWF:Ag、vWF:Ac、vWF:RCo及vWF:CB均不同程度减低;父亲(Ⅱ_(3))、母亲(Ⅱ_(4))和哥哥(Ⅲ_(2))的1.0 mg/mL RIPA均无明显聚集。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Ⅲ_(1))存在vWF基因c.7288-9T>G和c.1117C>T复合杂合突变,其父亲(Ⅱ_(3))存在vWF基因c.7288-9T>G杂合突变;母亲(Ⅱ_(4))和哥哥(Ⅲ_(2))存在vWF基因c.1117C>T杂合突变。结论先证者为2A型vWD,其vWF基因c.1117C>T和c.7288-9T>G杂合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先证者发病的原因。
谭忠州陆遥苗林子李园园朱梓静宋一楠龚岩屈晨雪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冷球蛋白血症与肾小球肾炎:对187例患者的回顾分析
目的:对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病以往的研究较少,仅基于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查时进行的研究,目前仅有少量HCV阴性的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病的报道。丙型肝炎病毒阴性的冷球蛋白血症在肾小球肾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依然是未知的。通过对接受过...
苗林子屈晨雪龚岩袁家颖汤晓凌由然
关键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冷球蛋白
文献传递
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2年
近年来,脓毒症的高死亡率是重症医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循环往复的细胞因子风暴和持续存在的免疫抑制,使脓毒症患者治疗更加困难。随着对脓毒症病理过程研究的逐渐深入,目前认为重症感染之后,占主导地位的免疫抑制是脓毒症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运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淋巴细胞数量、细胞因子和T、B淋巴细胞亚类的功能变化,辅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免疫紊乱,综合运用免疫激活剂和炎症抑制剂,可有效避免免疫抑制的发生,促进脓毒症患者的康复。该文着重探讨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免疫治疗进行相关阐述,望能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提供免疫学参考和借鉴。
暴蓉苗林子哈斯朝鲁屈晨雪
关键词:脓毒症免疫抑制免疫治疗流式细胞仪
健康成人白细胞表面CD64和HLA-DR相关指标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建立健康成人白细胞表面CD64和HLA-DR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126名22~60岁的健康成人,其中男69名,女57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白细胞表面CD64和HLA-DR表达,通过公式计算相关指标;分析年龄、性别对白细胞表面CD64和HLA-DR相关指标的影响,并建立参考区间。结果不同年龄健康成人CD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29岁组单核细胞HLA-DR平均荧光强度低于40~49岁组和50~59岁组(P值分别为0.023、0.007),单核细胞HLADR荧光强度中位数低于50~59岁组(P=0.034)。男性与女性白细胞表面CD64和HLA-DR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了健康成人白细胞表面CD64和HLA-DR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年龄会影响健康成人白细胞表面HLA-DR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苗林子陆遥屈晨雪由然龚岩
关键词:CD64HLA-DR流式细胞术
一种口服抗凝药的抗凝评估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服抗凝药的抗凝评估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其系统包括: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已口服抗凝药患者的尿液标本;微流控装置,用于将所述收集装置所收集的尿液标本与Xa因子进行第一反应处理,得到第一反应剩余的...
屈晨雪苗林子陆遥孙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