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自诚 作品数:19 被引量:78 H指数:6 供职机构: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胃粘膜癌前病变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93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44例,采用辩证论治加化瘀、抗癌法,中药胃康胶囊法,结合法等3种治疗方法。经胃镜复查31例。结果表明,总有效率83.9%,消失率61.3%;对中度异型增生的消失率为80.0%。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型,以脾胃虚寒型、脾胃气滞型和脾胃湿热型的疗效较明显。初步证明了用中医药阻断癌变的可能性。 许自诚关键词:胃粘膜癌前病变 中医药治疗 脾胃湿热型 胃康胶囊 胃镜复查 消失率 中药胃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2例 被引量:6 1990年 我们于1985~1986年采用中药胃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0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观察对象:按1982年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的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试行草案),102例均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其中男73例,女29例,年龄21~72岁,30岁以上者93例占91.2%,其中30~40岁者占26.5%,说明这一年龄组患者近年来有增加趋势。二、观察方法:全部住院治疗,入院时均作上消化道 X 线气钡双重造影、胃镜、病理活检确诊。 许自诚 王必舜 王惠兰 张应焕 李家仁 张璇 李文俊 张汉平 刘德俊 董庆芬 任登先 许治时 冯焕 申兰英 庞存生 麻小梅 王青萍 魏秀芳 畅志征 马纲 白云 席玉珍 高庆国 赵珏 田国清 段研 汪瑜关键词:胃康胶囊 慢性 萎缩性胃炎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性生活养生观 中医学认为性生活和长寿有关,关于性生活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快乐而有节制,这是性生活的核心,作者赞同这种观点;第二种是节制会有利于长寿。许多过去的皇帝英年早逝,可能由于他们过度放纵性生活。对老年人应该保持适度而谨慎的性生活,... 许自诚《中医文化对谈录》是一本独具特色的中医学读本 2003年 许自诚关键词:中医学 书评 中医文化 中医理论 胃粘膜癌前病变中医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994年 胃粘膜癌前病变(PCL)可由多种癌前疾病演变而来。本文报道1987~1991年中医辨证论治加化淤、抗癌中药治疗。由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引起的PCL44例。胃镜复查31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男24例,女7例,年龄32~66岁,平均44.8岁。PCL的诊断标准:依照我国1990年出版的《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四册胃癌)中对胃癌的癌前病变的规定,和WHO关于胃的癌前期变化的意见为根据,出现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Dys)或肠腺化生(IM)者列入PCL,各型并分为轻、中、重三级,对一个患者活检标本上同时出现Dys和IM时,只计算Dys。 31例中PCL中,Dys型19例(轻度4例,中度14例,重度1例);IM型12例(轻度2例,中度6例,重度4例)。癌前疾病二级浅表性胃炎(CSG)1例,CAG30例,其中重度15例,中一重度4例,中度9例,轻度2例。 许自诚关键词:胃肿瘤 癌前状态 中医药疗法 幽门螺旋菌感染与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1994年 我科胃镜室自1988年11月以来,通过胃镜在幽门处取粘膜活组织标本检测幽门螺旋菌(HP).并在规定部位取活检作病理检查,共267例。现对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探讨 HP 与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267例中男175例,女92例,年龄17~65岁。平均43.5岁。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 张子理 王惠兰 侯冬梅 傅关儒 许自诚关键词:幽门螺旋菌 组织病理学改变 胃粘膜病变 气滞型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制剂的制造方法,由白屈菜和大枣按一定的配方和操作工艺制造而成。该药物制作方法简便,服用方便,易于临床重复,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是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和防治胃癌的理想... 许自诚 李家仁 张璇 王必舜 王惠兰 张应焕文献传递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胶囊制剂的制造方法,由白屈菜和大枣按一定的配方和操作工艺制造而成。该药物制作方法简便,服用方便,易于临床重复,见效快,疗效好,无副作用,是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和防治胃癌的理想... 许自诚 李家仁 张璇 王必舜 王惠兰 张应焕文献传递 胃寒热辨证与胃液中K^+、Na^+浓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6 1991年 胃液中K^+、Na^+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胃粘膜屏障功能,在溃疡病的发病中有所作用。在中医的现代研究中,有人提出脾运化失常时胃液的K^+降低、Na^+升高。但胃寒、热证时胃液中K^+、Na^+的变化规律则未见报道。我们拟通过单盲法测定来探索胃寒热证时胃液中K^+、Na^+浓度的变化规律。材料和方法(一)研究方法对做胃镜的患者,由专人按照拟定的胃寒、胃热证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组。胃镜入胃立即通过胃镜活检孔抽取胃粘液湖的胃液。置0℃冰箱保存,最后由一名不知辨证结果的经验丰富的主管检验师采用火焰光度计法,用同批仪器、试剂一次分别测定胃液K^+、Na^+的浓度。(二)辨证标准胃寒证:主证1)胃脘痛喜温,2)大便稀,3)舌质淡或青、苔白而润;次证1)神疲乏力,2)脉沉细或沉迟,3)畏寒肢冷。具备主证2项,次证1项以上者即属胃寒证。胃热证:主证1)舌质红,苔黄而干或少苔,2)胃脘灼痛或有热感,3)大便干或不爽,4) 傅关孺 许自诚关键词:胃寒 胃热 胃液 中西医结合点之研究——从“病证结合”到“病理过程与证结合” 被引量:22 2005年 近半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只是中西医结合初级阶段的思路与方法,要使之发展到高级阶段,就应强调患病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强调机能、结构、代谢的统一性。长期以来,一个被人忽视的问题是病理过程,这个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呈规律性组合的,具有一定时相发展的病理生理学的变化,与中医的“证”之间存在着平行的相关关系。二者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同一个病理过程,可见于不同的疾病,一种疾病可包含几种病理过程;同一个证,也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而同一种疾病,也可包含几个不同的证),相通的内涵与外延。主要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就是基本病理过程。证的本质就是与之相关的病理过程所包括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李振英 张性贤 许自诚 吴世华关键词:疾病 中医证 病证结合 病理过程 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