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绍江
- 作品数:17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仁、为仁、违仁——孔子人性论思想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孔子在《论语》中的相关言论表明,他在"人性论"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性构成复杂,包括"为仁"所代表的道德要求、"仁"所代表的道德理性和"违仁"所代表的反道德成分。因此,他并不是一个性善论者。
- 谭绍江
- 关键词:道德理性道德要求
- 论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被引量:2
- 2011年
- 以政治权力作为核心议题可以对中国古代的"民本"政治哲学进行探讨。围绕着政治权力,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设想从三个维度来展开,分别是"民本"、"君主"和"臣治"。"民本"维度主要解释政治权力的形上来源,"君主"维度解释政治权力的现实执掌者,"臣治"维度解释政治权力的运行。"民本"维度是整个思想的核心。荀子意图通过这种架构来最大限度地保障民众利益与制衡君王的专制。从历史上看,这种设想发生过一定积极影响,也受到过极大的限制。我们应在合理审视的前提下去利用其中的政治哲学智慧资源。
- 谭绍江
- 关键词:荀子民本君主
- 荀子“天论”中的国家治理思想探析
- 2016年
- 荀子的"天论"讨论了儒家国家治理思想。他提出"天行有常"观念以批判现实中执政者迷信鬼神之天的做法,明确提出执政者要重视国家治理的问题。通过"天人之分"的分疏,荀子重新解读"天人"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挺立执政者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地位。通过"知天"、"参天"和"成天"的论述,荀子又从"道"和"术"两个方面阐明了执政者展开治理方略的路径。
- 谭绍江
- 关键词:荀子天论
- 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逻辑意蕴与实现路径
- 2023年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新论断,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提供新的指引。我们既要充分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何以必要、何以可能的逻辑意蕴,也要探索其何以实现的有效路径。其必要性在于,人们生活生存需要“道理”、思政课是“讲道理”的主体方式以及思政课“讲道理”需要努力才能讲好。其可能性在于,思政课具备充足的“道理”资源、具有坚实的实践依据和可靠的保障依托。同时,实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有效路径主要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师生合力用心和“心”“智”“志”相融合多方面展开。
- 谭绍江
- 关键词:思政课讲道理
- 儒家文化没有真正的信仰吗?——与邓晓芒教授商榷
- 2014年
- 当代中国社会面临信仰严重缺失的危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国内学界著名的外国哲学研究专家,邓晓芒教授对此一直多有关注。他通过大量学术文章、演讲等方式不断阐述着一个中心观点:当代中国人、中国社会缺乏信仰的真正源头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根本没有真正的信仰,真正的信仰只存在于西方文化之中。邓晓芒教授认为儒家文化没有真正的信仰,因而是当代社会信仰危机的根源,其观点值得商榷。事实上,从儒家文化的信仰对象和儒家文化信仰者的态度两方面都可以证明,儒家文化具有真正的信仰。应对当代社会的信仰危机不仅不能根除儒家文化的影响,而是应该加强儒家文化的力量。
- 谭绍江
- 关键词:儒家文化信仰信仰对象
- 探寻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两大主题——从周公到孔子被引量:2
- 2013年
- 早期儒家按照自身的政治理想设定,结合现实政治局势变化,树立了伦理政治特质与民本政治理念两大政治哲学主题。在"伦理政治特质"方面,周公"制礼作乐",将道德与政治相结合,初步促使神学政治向人文政治的转向。孔子"以仁释礼",将"仁"、"礼"相融合,设定个体理想与社会理想、道德理想与政治理想完美合一的境界。在"民本"理念方面,周公将"民"与"天命"结合,影响周代政治实践。孔子则从"仁"角度释"民",主张德政并进行了相应实践。
- 谭绍江
- 关键词:周公孔子政治哲学伦理政治
-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成果导向”型教学实践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被引量:6
- 2017年
- 引入"成果导向"教育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是对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切实落实。"成果导向"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应结合教学大纲与学生基本诉求来设定课程学习的基本成果目标。以此目标为指引,将课程授课内容转变为"成果导向性"教学内容并进行实施。最后,通过问卷和随机调查了解课堂内学生的反馈和来自课堂外的反馈,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成果评估,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教学模式。
- 谭绍江
-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
- 从荀子“天论”看儒家执政哲学意蕴被引量:2
- 2013年
- 荀子在"天论"中阐述了重要的儒家执政哲学意蕴。通过"天行有常"理念,荀子批判现实中执政者迷信鬼神之天的错误做法。通过"天人之分"理念,荀子明确了"天""人"之间的多层关系,阐明执政者的职责所在。通过"应天而治"理念,荀子阐述了执政者应从"知天"、"参天"两个方向上展开自己的执政方略。执政者按照荀子所理解的"天""人"关系进行实践,其执政理想就有实现之可能。
- 谭绍江
- 关键词:荀子天论
- 论《庄子》的“天人观”被引量:1
- 2011年
- "天人观"通过对"天人"关系的探讨,追问、反思世界与人生的究竟义。《庄子》中的"天"、"人"是一对互相对应的概念,"天"主要指代表宇宙运行本然之则的"自然之天","人"主要指违背万事万物本性的存在。以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为主旨,《庄子》论述了"天人"关系的三层涵义:"自然与人为"关系、"本性与非本性"关系和"理想境界与人间世界"关系,三层涵义依次递进,阐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确人应当追求逍遥自由的终极境界。
- 谭绍江
- 关键词:《庄子》
- 2000年~2005年三大文摘刊物载文特点分析(二)——以文科学报哲学类文章转载情况为例
- 2007年
- 通过对2000~2005年间《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三大文摘转载文科学报哲学类文章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三大文摘刊物在转载该类文章时时段分布、地域(即学报所在地)分布以及哲学各二级学科研究领域比重分布等方面的一些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无疑有助于文科学报找准改革与发展的路径,从而更好地为推进相关学科的研究作出贡献。
- 熊显长谭绍江
- 关键词:哲学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