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艳超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人脑
  • 3篇胶质
  • 2篇动脉瘤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治疗
  • 2篇人脑胶质瘤
  • 2篇疗效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脑胶质瘤
  • 2篇胶质瘤
  • 2篇海绵窦
  • 2篇恶性
  • 2篇出血
  • 1篇丹毒
  • 1篇导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海绵窦瘘
  • 1篇动脉瘤性
  • 1篇星形

机构

  • 8篇焦作市人民医...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1篇辛艳超
  • 7篇张五中
  • 4篇付兵舰
  • 4篇杜顺利
  • 4篇王衍刚
  • 4篇刘献志
  • 4篇张俊杰
  • 4篇殷建军
  • 3篇翟广
  • 3篇赵峻波
  • 3篇杨斌
  • 3篇薛俊锋
  • 2篇常文海
  • 2篇徐滨
  • 2篇王永
  • 2篇张风江
  • 1篇李进军
  • 1篇刘新
  • 1篇陈若琨
  • 1篇翟瑛

传媒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并出血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13年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卒中性疾病,发病率占脑卒中的0.5%-1%,孕产妇在妊娠及产褥期出于血液高凝状态,是发病的一种危险因素。本病多呈亚急性或慢性发作,常被忽视甚至误诊。而血栓形成之后导致脑梗死及并发颅内出血,为静脉窦血栓的治疗提出了难题。我科近日收治1例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的剖宫产术后15d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
王衍刚张五中杜顺利殷建军付兵舰张俊杰常文海辛艳超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文献复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出血产后血液高凝状态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鞍结节脑膜瘤实施额下入路与翼点入路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84例,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42例。A组从额下入路,B组从翼点入路,比较两组术中肿瘤切除等级、术后2周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肿瘤全切除率为83.3%,高于B组的61.9%(P<0.05)。两组术后视力改善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下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术野更优,可保障全切,不影响术后视力提升、不增加并发症。
薛俊锋张五中赵峻波辛艳超
关键词:鞍结节脑膜瘤额下入路翼点入路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和单纯全脑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脑转移的疗效被引量:3
2017年
对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和单纯全脑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脑转移的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选取收治的86例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单纯全脑放疗,比较两组是临床疗效。两组在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vs 41.86%,P<0.05)。相较于单纯全脑放疗,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脑转移疗效更显著,可显著提高近期治疗有效率,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薛俊锋张五中赵峻波辛艳超
关键词:替莫唑胺全脑放疗恶性肿瘤脑转移
疑难病例析评 第265例 海绵窦综合征-脑脓肿-脑疝-丹毒
2012年
病历摘要 患者 女,45岁,因间断性头晕头痛21个月,左眼视物模糊8个月余于2011年1月20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治疗。2009年4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左侧颞部间断性痛,无放射性,偶伴恶心,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量不多,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自服中药好转。2010年3—5月上述症状又逐渐加重,偶有视物成双,左眼酸涩感,眼睑下垂,眼球外凸明显,固定不能活动,遂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双眼视乳头水肿。
辛艳超刘献志翟广张风江陈若琨徐滨刘俊
关键词:海绵窦综合征脑脓肿丹毒脑疝
双微导管技术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总结双微导管技术血管内治疗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采用单侧股动脉穿刺双微导管技术治疗39例瘤颈/瘤体比为0.5~1的颅内宽颈动脉瘤。结果 39例动脉瘤均获得致密栓塞,即时DSA复查示动脉瘤均无显影。术后血管痉挛致脑缺血3例,经治疗后改善。34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均复查CT血管造影示32例无显影,2例部分复发,无出血等发生。结论双微导管技术对瘤体瘤颈比为0.5~1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五中王衍刚张俊杰杜顺利殷建军付兵舰王永辛艳超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宽颈动脉瘤双微导管技术
CT引导下微创钻孔引流治疗中老年人基底节脑出血
2013年
目的分析CT定位下微创钻孔引流术在中老年人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1-06—2012-06收治的57例年龄≥50岁的中老年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均经CT下行微创钻孔血肿腔引流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57例年龄分布:50~83岁,平均64.8岁;出血量:20~85mL,平均37.5mL;术前GCS评分:3~7分13例,8~12分28例,13~14分16例;术后6个月随访时存活51例,死亡6例病例均为术前昏迷患者。结论 CT定位下微创钻孔引流术对中老年人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疗效良好,可以考虑作为首选外科治疗方式。
杜顺利王衍刚张五中张俊杰常文海殷建军付兵舰辛艳超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基底节区CT定位引流
ARHI和突变型P53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恶性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初探ARHI和突变型P53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30例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和39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ARHI和突变型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ARHI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降低,突变型P5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增加。通过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组、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ARHI和突变型P53分别为(176.41±5.37)和(104.52±4.57)、(148.73±3.82)和(126.68±2.46)、(123.59±3.74)和(147.23±4.97),各组之间ARHI和突变型P53的测定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二者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2,P<0.05)。结论 ARHI和突变型P53可能成为判断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侵袭性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毛冲冲辛艳超翟广杨斌刘献志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瘤ARHIP53
ANXA 2和EGFR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EGFR和ANXA 2信号通路在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38例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和38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以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ANXA 2和EGFR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EGFR和ANXA 2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EGFR和ANXA 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均显著增加。通过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定量分析,在正常组、低级别胶质瘤组、高级别胶质瘤组EGFR和ANXA 2数值分别为(106.49±5.69)和(103.52±3.75)、(124.96±3.39)和(125.62±2.37)、(149.66±4.63)和(148.23±5.29),各组之间EGFR和ANXA 2的测定值有统计学差异(F=86.58,F=101.83,P<0.05),并且EGFR和ANXA 2表达也呈现显著正相关(r=0.521,P<0.05)。结论 EGFR和ANXA 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均显著增加,且其表达具有的相关性。EGFR和ANXA 2信号通路可能在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协同作用。
杨斌刘献志李进军辛艳超翟瑛
关键词:人脑胶质瘤EGFR免疫组化
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双额冠状骨瓣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6
2018年
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双额冠状骨瓣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86例,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照组行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减压术。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恢复良好33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观察组恢复良好率(76.74%)明显高于对照组(51.26%;P<0.05)。两组术前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3、7 d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疝1例、颅内感染3例、急性脑膨出2例、脑积水2例、脑脊液漏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疝4例、颅内感染4例、急性脑膨出3例、脑积水4例、脑脊液漏8例。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26%)明显低于对照组(53.49%;P<0.05)。结论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充分减压,疗效好,并发症少。
薛俊锋张五中赵峻波辛艳超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疗效
动脉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动脉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及经动脉血管内多方式联合治疗的经验。方法总结分析6例经血管内治疗的动脉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资料,6例患者经查体及CT、MR、DSA等确诊,均行经动脉血管内治疗,方法包括可脱球囊闭塞瘘口,可脱球囊联合弹簧圈,应用Onyx胶封堵引流静脉、弹簧圈填塞动脉瘤及覆膜支架辅助治疗,经支架辅助下弹簧圈填塞动脉瘤。结果 1例单纯应用可脱球囊,2例联合应用球囊和弹簧圈填塞,2例应用Onyx胶封堵引流静脉、弹簧圈填塞动脉瘤及支架辅助治疗,1例经支架辅助下弹簧圈填塞动脉瘤;术后随访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因术前视神经损害导致患眼视力未恢复正常。结论血管内多种方式联合治疗动脉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杜顺利王衍刚张俊杰殷建军王永付兵舰张五中辛艳超
关键词: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