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洪儒
- 作品数:27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反复肢体动脉栓塞35例的治疗经验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提高对肢体动脉栓塞疾病复发特性的认识 ,探讨治疗的针对性以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将 1984年 12月至 1997年 12月间收治的反复肢体动脉栓塞病例 35例 ,作为研究组 ;将同期因动脉栓塞而首次住院治疗的病例 2 48例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的痊愈率、死亡率、截肢率分别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本组反复动脉栓塞者占同期动脉栓塞患者总人数的 12 4% ,2 2例(6 3% )发生于前次动脉栓塞治疗后的 1年内。其中 2次栓塞者 32例 ,3次栓塞者 3例 ,痊愈率5 4 3% ,死亡率 2 2 9% ,截肢率 2 9%。对照组分别为 72 6 % ,10 1% ,14 9%。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值均 <0 0 5 )。结论反复肢体动脉栓塞具有一定发病率 ,1年内发病者居多 ;总体临床疗效较差 ,心肺功能不全和脑血管意外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因治疗是必要及必需的 ;
- 吴庆华吴章敏陈忠杨宝钟邓洪儒
- 关键词:血栓栓塞血管外科手术肢体动脉栓塞术式疗效
- 离体巨大肾动脉瘤切除、肾动脉成形和自体肾移植一例被引量:3
- 2005年
- 吴庆华邓洪儒寇镭
- 关键词:肾动脉瘤切除自体移植
- 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装置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总结Angio Jet机械性血栓抽吸装置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因急性下肢缺血于本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共36例(患肢37条)的临床治疗,通过造影结果和术后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来评估动脉的再通情况。随访包括症状的缓解程度、下肢动脉彩超以及踝肱比(ABI)。结果 36例患者均完成了吸栓/喷药-吸栓,吸栓术后行球囊扩张成形术者18例,支架植入者6例,所有患者术后即刻症状缓解明显,Angio Jet血栓抽吸技+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的技术成功率为94.4%(34/36)。随访32例经下肢动脉彩超及踝肱比(ABI)检查均超过3个月,27例经评估后下肢动脉通畅,5例出现部分缺血症状。结论 Angio Jet是一种将药物溶栓和机械吸栓相结合的清除下肢动脉血栓的非常有效的系统,具有微创、高效、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但是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进行补救性治疗,近期疗效满意,需要严格选择适应症,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周密王超楠陈雷李明轩单海丰李章木邓洪儒
- 关键词:急性下肢缺血血管成形术
- 原位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缺血34例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原位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用自制的静脉瓣膜刀为 34例患者行原位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 ,其中 3例做膝上动脉吻合 ,16例行膝下动脉吻合 ,11例行胫后动脉吻合 ,4例行胫前动脉吻合。结果 2 6例出院时静息痛消失 ,7例患者间歇跛行消失 ,平均踝 /肱比由术前的 0 34(0~ 0 5 2 )提高到 0 78(0 4 8~ 1 2 )。本组 6、12、2 4、36、4 8个月的通畅率分别为 91 18%、88 14 %、84 99%、80 5 2 %、80 5 2 %。结论原位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能有效地改善或消除肢体缺血 ,自制静脉瓣膜刀能有效破坏大隐静脉的瓣膜 。
- 邓洪儒吴庆华张煜亚寇镭陈忠杨宝钟
- 关键词:局部缺血隐静脉血管外科手术
- 125例急性下肢动脉创伤的诊治经验
- 下肢动脉创伤不仅会影响肢体的存活和功能,而且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是血管外科常见的急症。我院自1988年1月至2004年2月共诊治急性下肢动脉创伤125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其独特之处,未包括在本组中...
- 寇镭吴庆华陈忠邓洪儒罗小云杨宝钟延民吴章敏唐小斌刘晖
- 文献传递
- 23例锁骨下动脉瘤的诊治经验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总结和探讨锁骨下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90年1月至2006年8月诊治锁骨下动脉瘤23例,其中真性动脉瘤10例,假性动脉瘤1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6-68岁,平均26.8岁。病因包括:创伤性12例,动脉硬化性5例,感染性1例,动脉炎性2例,病因不清3例。合并动脉瘤破裂2例,动脉栓塞1例、外伤性动静脉瘘2例。本组行外科手术16例,采用锁骨上、下或开胸入路,15例重建锁骨下动脉,1例结扎;行腔内隔绝术3例;保守治疗4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重建的锁骨下动脉通畅率为100%;有1例因动脉炎出现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其余无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瘤是很困难的,正确切口入路的选择是确保手术成功避免并发症的关键。腔内修复术治疗操作简单,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外科手术,其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 吴庆华陈忠寇镭邓洪儒吴章敏唐小斌刘晖罗小云
- 关键词:动脉瘤外科手术血管腔内修复术
- 重症头臂型大动脉炎的临床研究
- 吴庆华陈忠邓洪儒杨宝钟
- 重症头臂型大动脉炎是指多发性大动脉炎广泛累及头颈动脉和上肢动脉以至引起严重脑部缺血的一类大动脉炎。由于患者脑缺血严重、致使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站立及转头即可引起严重的头晕头疼。还伴有视力模糊下降失明和记忆力...
- 关键词:
- 关键词:重症头臂型大动脉炎脑部缺血血管外科
- 急性肾下腹主动脉闭塞的临床治疗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总结急性肾下腹主动脉闭塞的诊治经验。方法对 18年间收治的 34例急性肾下腹主动脉闭塞进行回顾性分析。 5例采用术中红血球清洗回输 (cellsaver)治疗。结果全组死亡 12 / 34例 ( 35 3% ) ,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5例应用cellsaver治疗者均无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症发生。痊愈者肢体保全 36 / 4 4条( 81 8% )。结论及时诊断、正确选择术式、适当的处理术后并发症可以降低死亡率。术中应用cellsaver是减少体内代谢性毒素聚集的有效措施。
- 韩延民吴庆华杨宝钟陈忠邓洪儒霍昕
- 关键词:腹主动脉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回输痊愈
- 腋-股动脉旁路移植救治慢性重症下肢缺血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探讨腋 股动脉转流救治慢性重症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11月的 6 3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行腋 单股和腋 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 4 4例出院时静息痛消失 ,19例患者间歇跛行消失 ,平均踝 肱比从术前的 0 18(0~0 4 9)提高到 0 6 8(0 2 9~ 1 0 4 )。本组肢体救治率 87 4 % ,截肢率 7 9%。 3例死亡 ,手术死亡率是4 7%。 1、3、5年通畅率分别为 93 2 %、79 8%、6 4 1%。结论因主髂动脉闭塞导致慢性重症下肢缺血的高危患者 ,通过腋 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可有效的挽救肢体和生命。
- 邓洪儒吴庆华寇镭陈忠杨宝钟
- 关键词:救治血管外科动脉闭塞性疾病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肺栓塞的分子机制
- 2022年
-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肺栓塞(PE)的分子机制,揭示其相关生物学靶点和信号通路。方法 通过网络数据库获得PE和丹参酮ⅡA的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交叉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之后应用Cytoscape软件及其插件获得丹参酮ⅡA抗PE的核心靶点。利用R语言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位(GO)功能、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别探索其生物学功能和主要信号途径。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可视化网络图,通过分子对接验证丹参酮ⅡA与核心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经筛选共获得131个丹参酮ⅡA治疗PE的交叉靶点,应用CytoHubba插件筛选得到位居前10位的核心靶点基因,分别是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雌激素受体1(ESR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TP53、AP-1转录因子亚单位(JUN)、蛋白激酶B1(PKB1,又称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热休克蛋白90AA1(HSP90AA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10个核心基因参与多种重要的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与10个核心靶点基因的结合活性均较高。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揭示了丹参酮ⅡA治疗PE的核心靶点和信号通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 李亚晶陈雷李明轩王华伟邓洪儒
-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肺栓塞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