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睿峥

作品数:36 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2篇皮瓣
  • 8篇骨折
  • 7篇动脉
  • 7篇缺损
  • 7篇髋臼
  • 7篇脱套伤
  • 6篇塑膜
  • 6篇拇指
  • 5篇螺钉
  • 5篇计算机辅助导...
  • 5篇创面
  • 4篇指动脉
  • 4篇手术
  • 4篇胫骨
  • 4篇外科
  • 4篇螺钉固定
  • 4篇固定术
  • 4篇关节
  • 3篇指脱套伤
  • 3篇手部

机构

  • 26篇唐山市第二医...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华北理工大学
  • 4篇开滦总医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儿童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作者

  • 36篇郝睿峥
  • 22篇王斌
  • 14篇霍永鑫
  • 13篇王辉
  • 9篇潘进社
  • 9篇郑占乐
  • 9篇杨焕友
  • 9篇王伟
  • 8篇刘伟
  • 8篇鲁洋
  • 7篇王涛
  • 7篇贾松
  • 6篇卢爱东
  • 6篇张英泽
  • 4篇宫中平
  • 4篇翟福山
  • 4篇霍永新
  • 3篇费小轩
  • 3篇张剑锋
  • 3篇蒋文平

传媒

  • 8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及掌背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45例手部创面患者临床资料。男27例,女18例;年龄14~72岁,平均41.2岁。致伤原因:绞伤15例,压砸伤19例,切割伤11例。受伤部位:手指32例,手背10例,手掌3例;均存在肌腱、关节及骨外露。受伤至手术时间2~8 h,平均4.3 h。清创后创面范围为1.8 cm×1.0 cm~5.0 cm×3.5 cm。采用指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28例,掌背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17例;皮瓣切取范围为2.5 cm×1.1 cm~8.5 cm×4.0 cm。14例供区直接缝合,31例取前臂近端内侧全厚游离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45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指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及1例掌背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远端肿胀并出现水疱,经换药处理后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植皮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3个月,平均15.4个月。末次随访时,指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为4~14 mm,平均8.1 mm;掌背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为8~20 mm,平均13.3 mm。按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指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患者对皮瓣外观非常满意20例,满意8例;掌背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患者对皮瓣外观非常满意8例,满意9例。参照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指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患者供区外观评分为2~7分,平均4.2分;掌背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为4~9分,平均6.1分。结论两种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便,为急诊修复手部中、小面积创面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方法。
王辉王海峰秦浩宇郝睿峥马铁鹏刘英王斌
关键词:指动脉皮瓣掌背动脉皮瓣手部创面
手部鳞癌再次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手部鳞状细胞癌再次手术扩大切除的范围及修复方法。方法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对7例手部皮肤肿物在基层医院按良性肿瘤切除、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再次行扩大切除术。其中6例手背肿瘤于距切口边缘扩大切除软组织2.0em,1例创面行植皮术、5例创面行前臂背侧皮瓣转移修复;1例拇指肿瘤行截指术。结果术后创面均工期愈合,随访9—33个月,指伸肌腱无粘连,肿瘤无复发。结论手部皮肤肿物切除后应常规行病理检查,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的应再次扩大切除,创面根据具体情况行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侵及深部组织的应行截指术。
李瑞国杨焕友王斌蒋文平庞海涛郝睿峥
关键词:外科手术鳞状细胞癌
同侧手掌皮下埋藏法手术治疗第2~5指末节离断伤的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同侧手掌皮下埋藏法手术治疗第2~5指末节离断伤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8-2010-10采用同侧手掌皮下埋藏法手术治疗的15例(19指)无血管吻合条件的末节手指完全离断伤。术中均行神经吻合术。术后3周取出埋藏手指,凡士林敷料包扎,定期伤口换药。结果末节断指均顺利成活,10指第2次手术后2周完全表皮化,7指术后3周完全表皮化,2指术后4周创面完全愈合。断指远端较健侧略细,外形饱满,颜色红润,指甲平整、光滑。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5~10)年。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伤指关节活动度:优14指,良5指。19指离断平面以远皮肤感觉均达S3以上,6例伤指静态两点辨别觉达4~15 mm。患者均对伤指外观表示满意。结论采用同侧手掌皮下埋藏法手术治疗无再植条件末节手指离断伤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伤指外形美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术中可修复指神经,经过长期随访观察后疗效满意。
王辉杨晓溪王斌霍永鑫郝睿峥王伟
双皮神经吻合局部带蒂皮瓣修复拇指缺损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介绍同侧双皮神经吻合带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20年6月,对20例拇指指端或掌侧软组织缺损采用携带前臂外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终末支的桡侧神经血管蒂皮瓣进行修复。清创后依据组织缺损大小与部位设计皮瓣。先切开皮瓣近侧缘,显露桡神经浅支终末支和前臂外侧皮神经,皮瓣携带2条皮神经,并保留轴线两侧宽约1.0 cm皮下筋膜组织的血管蒂。将皮瓣通过开放隧道转位覆盖远端创面,在显微镜下将皮瓣携带的2条皮神经与指固有神经残端进行端-端吻合,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结果]20例患者块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12.20±1.70)个月。末次随访时拇指外形美观,桡侧供区仅残留线性瘢痕。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为4~8 mm,平均(6.25±0.91)mm。[结论]相对于单一皮神经吻合带蒂皮瓣,双皮神经吻合的带蒂皮瓣修复拇指缺损技术可行,感觉恢复可能更好。
王辉杨晓溪霍永鑫郝睿峥杨山辉张万喜
关键词:拇指缺损带蒂皮瓣前臂外侧皮神经神经吻合
应用Ilizarov皮肤牵张术修复特殊区域创面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皮肤牵张术在手掌、足跟等特殊区域创面修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我科运用Ilizarov皮肤牵张术修复手掌、足跟等特殊区域创面的8例患者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28~56岁,平均(41.5±9.1)岁;碾压伤5例,重物砸伤2例,交通伤1例;手掌6例,足跟2例;均未合并重要神经、血管等损伤。受伤至皮肤牵张术时间35~56 d,平均(43.5±7.0)d,缺损范围5.5 cm×4.5 cm~8.0 cm×6.0 cm,均为菱形或椭圆形。沿缺损长轴在距缺损皮缘1~1.5 cm置入克氏针,安装皮肤牵张器,术中调整牵张力量,术后第5天开始以1 mm/d的速度牵张皮肤,缩小创面。随访时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Quick上肢功能(Quick 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Quick-DASH)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等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皮肤牵张时间13~20 d,平均(15.8±2.7)d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得到完全覆盖,伤口完全闭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1.7±2.4)个月。末次随访时,VAS由术前(6.23±1.04)分降低至(1.75±0.71)分,Quick-DASH评分由术前(54.22±4.83)分降低至(14.58±3.88)分,AOFAS评分由术前(59.50±0.71)分增加至(85.50±2.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经Ilizarov皮肤牵张术修复的创面皮肤色泽、弹性、感觉及功能与健侧相同部位皮肤近似。所有患者对Ilizarov皮肤牵张术修复特殊区域创面的疗效表示满意。结论Ilizarov皮肤牵张术是修复手掌、足跟等特殊区域创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方均王斌宫中平霍永鑫郝睿峥卢爱东杨焕友
关键词:ILIZAROV软组织缺损创面
带神经的异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复合软组织缺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带指固有神经及其背侧支的异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2018年1月,收治27例手指掌侧复合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18~60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电锯伤8例,机器绞伤12例,重物砸伤7例。损伤指别:拇指9例,示指5例,中指6例,环指3例,小指4例。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4 h,平均2.5 h。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2 cm×1.4 cm^3.8 cm×2.3 cm。存在一侧指固有神经缺损,长度为2~4 cm,平均2.9 cm。采用带指固有神经及其背侧支的异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同时吻合创面内指固有神经断端;皮瓣切取范围为2.4 cm×1.6 cm^4.1 cm×2.6 cm。供区取皮瓣近端指固有神经背侧支修复指固有神经缺损,并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27例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个月。皮瓣外形饱满,颜色、质地与周围组织相似,无疼痛及异位感。末次随访,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为4~8 mm,平均5.3 mm。伤指及供指指腹静态两点辨别觉为4~10 mm,平均分别为6.2 mm及6.0 mm。伤指功能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获优18例、良9例。供区无明显瘢痕挛缩。结论带指固有神经及其背侧支的异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安全简便、供区损伤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伴一侧指固有神经缺损者。
王辉霍永鑫郝睿峥刘伟常红李骏然王斌
关键词:指动脉皮瓣神经修复创面修复
环式外固定器结合髓内钉行骨段滑移术治疗胫骨非感染性骨缺损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环式外固定器与髓内钉行骨段滑移术治疗胫骨非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22例胫骨大段非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男15例,女7例;年龄24-58岁,平均36.8岁。外伤术后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17例,骨缺损5例。清除坏死骨后骨缺损或肢体不等长5.0-12.5 cm,平均8.05 cm。联合应用髓内钉加环式外固定器行骨段滑移术治疗。其中外固定器放置时间2-26个月,平均10.2个月;外固定器指数0.3-3.2个月/cm,平均1.57个月/cm;胫骨延长长度5.0-12.5 cm,平均8.05 cm。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9-58个月,平均32个月。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物感染;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7-19.4个月,平均11.9个月。术后发生1例矿化段骨折,1例皮肤皱褶,1例胫骨不能延长,2例足下垂,1例滑移骨段回缩,1例矿化延迟,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术后去除外固定器及髓内钉后采用Hohl膝关节外科临床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获优1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9%;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获优10例、良3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59.1%。结论联合应用环式外固定器与髓内钉行骨滑移能增加肢体稳定性,允许早期移除外固定器,避免滑移骨段的轴向偏移,治疗胫骨非感染性骨缺损效果良好。
王斌贾松卢爱东秦泗河刘伟郝睿峥王伟霍永新赵刚
关键词:胫骨缺损髓内钉外固定器牵拉成骨骨延长
前臂外侧皮神经终末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指端或指腹创面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前臂外侧皮神经终末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指端、指腹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6年2月—2019年4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21例(21指)拇指指端、指腹创面患者,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1~65岁,缺损部位:指端14例、指腹7例,均存在骨骼和/或肌腱外露。本组患者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1.5 cm~4.0 cm×2.7 cm,均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终末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2.3 cm×1.8 cm~4.3 cm×3.0 cm。术中将皮瓣携带的前臂外侧皮神经终末支与创面内指固有神经残端吻合,供区直接缝合。观察术后皮瓣成活、供区伤口愈合情况及随访时皮瓣和供瓣区外观。末次随访时,测量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距离,参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评估患者对患手外观满意度,测量患指与健侧拇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及患手与健手虎口角。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2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血运良好、无感染;供区伤口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颜色及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指端及指腹无疼痛,皮瓣无异位感,拇指桡侧供区仅残留轻微线性瘢痕。末次随访时,本组患者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距离为6~11 mm。18例患者对患手外观表示非常满意,3例患者对患手外观表示满意。本组患者患指TAM为(140±5)º、患手虎口角为(94±9)°,分别与健侧拇指的(141±5)°、健手的(95±9)°相近(t=-2.024、-1.142,P>0.05)。结论前臂外侧皮神经终末支营养血管皮瓣解剖恒定、操作简便,修复拇指指端、指腹创面后,拇指外形美观、功能恢复好,为拇指指端、指腹创面修复提供了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合急诊开展。
王辉杨晓溪霍永鑫郝睿峥常红刘伟王斌
关键词:拇指指损伤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前臂外侧皮神经
改良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腹部超薄皮瓣修复远节脱套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改良的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腹部超薄随意皮瓣修复手指远节脱套伤的手术时间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01—2014-06诊治56例56指远节脱套伤,均未合并骨折及肌腱损伤,分为2组,其中A组24例24指采用患指近、中节背侧带指固有动脉的改良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方法修复远节脱套伤性组织缺损,供区取前臂全厚皮片游离移植,术后按皮瓣移植术后常规处理;B组32例32指采用带蒂的腹部超薄随意皮瓣方法修复远节脱套伤性组织缺损,术后按皮瓣移植术后常规护理,术后2~3周断蒂。结果术后56例获得随访6~30个月,平均1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A组(115.00±9.56)min,B组(109.84±9.6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P>0.05);2组皮瓣术后晚期的功能评定:优良率A组87.50%,B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P<0.05);末次随访患指功能的评定:优良率A组95.83%,B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P<0.05)。结论改良的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手术疗效明显好于腹部超薄随意皮瓣。
张剑锋王斌王辉杨焕友郝睿峥霍永鑫
Ilizarov技术治疗外伤后拇指短缩或骨缺损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外伤后拇指短缩或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8年1月,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20例拇指短缩或骨缺损患者资料,男19例,女1例;年龄20~56岁,平均33.1岁;左侧15例,右侧5例;机器绞伤12例,压砸伤6例,交通伤2例。其中17例为创伤致截指短缩,截指平面分别为掌骨远端(9例)、近节指骨基底(6例)、指间关节(1例)、近节指骨远端(1例);1例为创伤后行指短缩融合,融合处未愈合致掌指关节缺损0.5 cm;2例为创伤后骨髓炎,病灶清除后形成指间关节缺损,分别为0.5 cm和0.7 cm。外伤后至行延长手术时间为10~159 d,平均72.7 d。20例患者均应用半环式外固定延长器治疗,其中掌骨截骨延长15例,近节指骨截骨延长5例。术后第5天开始延长,每天延长0.5 mm,每6 h延长一次。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4~446 d,平均244.6 d;延长时间26~118 d,平均62.2 d;延长长度1.3~5.9 cm,平均3.1 cm。外固定延长器固定时间114~376 d,平均206.3 d。20例患者愈合指数43.7~ 84.1 d/cm,平均64.8 d/cm;牵开指数19.5~21.4 d/cm,平均20.1 d/cm;成熟指数39.4~110.1 d/cm,平均46.5 d/cm;外固定指数60~130.8 d/cm,平均66.5 d/cm。末次随访时,拇指恢复对指功能和感觉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评定试用标准中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11例,良9例,优良率100%(20/20 );两点辨别觉4~9 mm;患者对手指功能和外观均表示满意。结论 Ilizarov技术是治疗外伤后拇指短缩或骨缺损的良好方法,术后疗效优良。
王斌郝睿峥王辉刘伟霍永鑫贾松韩彪卢爱东
关键词:拇指伊利扎罗夫技术外固定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