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慧菁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香港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心理理论
  • 4篇心理
  • 4篇自传体记忆
  • 4篇自我
  • 3篇欺骗
  • 3篇回忆
  • 3篇儿童
  • 2篇心理反应
  • 2篇心理学
  • 2篇内隐
  • 2篇内隐联结测验
  • 2篇亲缘
  • 2篇亲缘关系
  • 2篇进化心理学
  • 2篇观点采择
  • 2篇错误信念
  • 2篇错误信念理解
  • 1篇动机
  • 1篇信息加工
  • 1篇幼儿

机构

  • 6篇香港中文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陆慧菁
  • 4篇苏彦捷
  • 3篇张雷
  • 1篇李宏利
  • 1篇王燕

传媒

  • 3篇心理学报
  • 2篇心理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心理学会...
  • 1篇中国心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4岁儿童的自传体记忆对心理理论的影响
儿童理解错误信念的能力从3~4岁开始发展出来,此时也正是自传体记忆开始发展的年龄,自Ruffman(1995)开始探寻心理理论与自由回忆之间的关系开始,研究者开始对两者关系进行探索,并认为两者存在元认知层面上的关联。本研...
陆慧菁苏彦捷
关键词:自传体记忆心理理论自我
文献传递
回忆中提及他人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纵向研究
前人研究发现儿童心理理论成绩与回忆过去的信息量之间的正相关,但似乎没有对回忆内容与心理理论之间关系的探讨。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4岁儿童在回忆过去时谈及他人越多,则心理理论越好。本研究通过纵向数据进一步说明这个结果。让74名...
陆慧菁苏彦捷
关键词:心理理论自传体记忆自我
文献传递
自我欺骗:通过欺骗自己更好地欺骗他人被引量:16
2012年
心理学的研究几乎都把自欺看作一种个体特质,主要探讨自欺对个体自身的作用。而在进化的理论框架中,自欺是一种人际交往的策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欺骗其他个体。由于直接欺骗有可能被对方识破,个体把自己欺骗之后就可以"诚实地"向对方传递错误信息而不被察觉。这就把自欺定义为人际间而非个体内的概念。本文系统地阐述人际间自欺的概念和思路,并为之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提出一套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在理论上,由于难以区别通过自欺的欺骗和直接的欺骗,本文提出一系列假设和条件来证明自欺的存在,这些条件包括欺骗双方的地位高低、道德高低、和人数多寡。因为自欺是用来应付高欺骗探测压力的,上述条件可以反映被骗对象的欺骗探测能力的高低。在方法上,本文提出采用两次回忆的方式来展现自欺,第一次回忆时欺骗动机存在,个体在诚实的状态下提供较少真实信息,第二次回忆时欺骗动机消失,个体可以提供较多真实信息,通过比较两次回忆内容的差异来验证自欺的存在。这一操作方法突破了个体间自欺因缺乏操作定义而无法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屏障,为人们探讨人际间自欺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陆慧菁
关键词:自我欺骗欺骗进化心理学
从演化的角度看人类心理——评张雷的《进化心理学》被引量:2
2010年
从主要内容及特色表现入手,对《进化心理学》一书的结构及所涉及的几个主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探讨,并指出了本书的价值所在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燕陆慧菁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
4岁儿童对他人的回忆及叙述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推理他人心理状态需要依靠过去经验,以往研究显示,儿童的心理理论与其在自传体记忆任务上的表现有关。对自传体记忆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更少谈及心理状态,更多谈及与他人有关的信息;而西方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儿...
陆慧菁
关键词:心理理论自传体记忆观点采择
求偶动机影响个体对脸部和身体的自动注意
人类的视觉加工模式在长期性选择的压力下可以表现出一些特点,有利于个体求偶,并且受求偶动机的调节。由于女性的脸部反映长期生育能力而身体反映当前可受孕状态,男性在长期或短期求偶动机之下,对女性脸部和身体的关注程度可能不同。在...
陆慧菁
关键词:脸部身体
4岁儿童对他人记忆的评判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被引量:4
2009年
从观点采择的角度考察儿童对他人记忆的评判及其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与他人分享记忆时,个体需要同时处理自我与他人对过去的表征和看法;而要顺利完成错误信念任务,个体需要同时加工自我的真实信念与他人的错误信念。因此个体对他人记忆的评判能力可能会与其对错误信念的理解相关。40名4岁儿童完成一系列错误信念任务和评判他人记忆是否正确的任务,情境包括视觉、意图解释和情绪解释。结果表明,控制年龄、语言和记忆能力等因素后,被试评判他人记忆的成绩仍然可以预测其对错误信念的理解。这些结果为幼儿在回忆叙述中谈及他人越多,其心理理论越好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和可能的解释。
陆慧菁苏彦捷
关键词:心理理论观点采择记忆
亲缘利他的内隐心理反应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内隐联结测验探讨支持亲缘利他行为的潜在心理反应。用进化过程中反复出现的情境(合作和欺骗)做启动,考察个体对亲属概念与愉快/不愉快概念的联系,以及与代表心理距离的近/远距离时间概念的联系。结果表明,相对于非亲属与愉快概念的联系来说,亲属与愉快概念的联系更强,而且这种联系效应在合作情境启动下更突出。亲属与近心理距离的联系只在欺骗情境启动下出现,在合作情境启动下,亲属与近心理距离的联系和非亲属的没有差异。这些自动联系也许反映了亲缘选择对个体认知方式的塑造,这些认知方式可能促进亲缘利他行为。
陆慧菁张雷
关键词:亲缘关系内隐联结测验欺骗
亲缘利他的内隐心理反应
通过内隐联结测验探讨支持亲缘利他行为的潜在心理反应。如果人们把亲属与愉快的感觉、亲属与心理距离亲近的感觉联系在一起,他们就会更乐意帮助亲属。这可能是亲缘利他行为的其中一个近因。用进化过程中反复出现的情境(合作和欺骗)作为...
陆慧菁张雷
关键词:亲缘关系内隐联结测验欺骗
回忆中提及他人与幼儿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被引量:11
2007年
让74名3~4岁儿童讲述自己的过去经历,并考察其语言能力和心理理论,探讨儿童回忆叙述的内容是否与推理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有关。结果发现:与已有西方文献相比,中国儿童对自己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回忆非常少;儿童回忆时,谈及他人的次数和其他个体的数目越多,其心理理论越好,排除了年龄和语言的影响后,谈及他人的数目与错误信念成绩仍然相关。儿童习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叙述过去,涉及他人的谈论与推理心理状态的能力有关,这些结果可能提示了文化渗透的影响。
陆慧菁苏彦捷
关键词:自传体记忆心理理论自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