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志
- 作品数:22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冶金工程更多>>
- 一种透射电镜自加载样品舟
- 透射电镜自加载样品舟属理化分析检测装置。它是为解决目前透射电镜只有拉伸台,没有可供观察环境断裂的环境台和环境拉伸台而无法直接利用透射电镜研究环境断裂所设计。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所示。它类似扫描样品台上所安装的常用样品舟。...
- 陈奇志褚武扬乔利杰
- 文献传递
- 氢致微裂纹形核的透射电镜原位观察被引量:1
- 1994年
- 310稳定型奥氏体不锈钢在严重电解充氢后能产生氢致滞后断裂.当氢含量较高K_I较低时,断口形貌由原来的韧窝变为准解理.奥氏体不锈钢缺口试样在充氢时,缺口前端的塑性区及其变形量能随着充氢时间增长而不断增大,即氢促进了位错的增殖和运动,当这种氢致局部塑性变形发展到临界值时便引起氢致裂纹的形核.这表明,氢致脆性裂纹是以位错的增殖和运动为先决条件的,但细节并不清楚.本文将通过充氢薄膜试样在透射电镜(TEM)中进行原位拉伸,研究氢致裂纹形核和位错发射及运动之间的关系;并和不含氢试样的类似研究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间的本质区别.
- 陈奇志褚武扬乔利杰王燕斌肖纪美
- 关键词:氢致开裂微裂纹形核位错不锈钢
- 氢致开裂的TEM原位拉伸观察与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通过对预充氢310不锈钢薄膜在透射电镜(TEM)下的原位拉伸观察,并和不含氢试样的结果相比较,研究了氢在韧─脆转变中的作用及氢致脆断机理,结果表明,氢使奥氏体不锈钢由韧变脆的根本原因是氢降低了微裂纹形核时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从而抑制了DFZ中纳米级微裂纹向空洞的转化。
- 陈奇志李成华褚武扬王燕斌肖纪美
- 关键词:微裂纹原位观察不锈钢TEM
- 蝶状马氏体长大的一种方式
- 1997年
-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Fe-Ni合金中蝶状马氏体形貌进行详细观察,研究了位错型蝶状马氏体的长大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通常蝶状马氏体两翼中的一个翼片明显分层,另一个翼片较光滑.大多数蝶状马氏体的一翼外侧存在一个条状马氏体.蝶状马氏体的生长过程为,外侧的条状马氏体首先出现,然后蝶状马氏体的两个翼片生成;其中较光滑的翼片优先生长,明显分层的翼片稍后生长.蝶状马氏体的一个翼片的生长过程类似于一束板条马氏体的生长过程.
- 陈奇志吴杏芳柯俊
- 关键词:位错铁镍合金
- 阳极溶解促进位错发射和运动的TEM原位观察被引量:1
- 1994年
- 用自制的恒位移加载台在TEM中原位观察了310不锈钢在水中阳极溶解前后加载裂尖前方位错形貌的变化.在排除室温蠕变影响后发现,阳极溶解能明显促进位错发射、增殖和运动.310不锈钢薄膜试样在室温水中能产生应力腐蚀.
- 黄一中陈奇志袁昌言褚武扬
- 关键词:阳极溶解位错发射TEM原位观察
- 有序合金中FCC→HCP相变温度内出现的缺陷被引量:2
- 1999年
- 利用TEM的高温台原位观察了Fe3Ge的L12相在780℃(在700℃以上L12转变为DO19)出现缺陷的过程.实验发现首先形核的是外禀层错,外禀层错比孤立的内禀层错扩展得快,并且扩展得较宽,它们有可能长大成为DO19相的核胚.
- 陈奇志褚武扬颜庆云
- 关键词:FCCHCP有序合金相变温度
- 铁镍基合金中蝶状马氏体形核与长大方式的研究
- 陈奇志
- 关键词:马氏体相变
- 薄晶体中位错滑移能力枯竭后的破坏模式被引量:2
- 1998年
- 利用TEM原位拉伸研究了纯铜、纯铝和纯铁 3种金属薄膜在位错滑移能力枯竭后、微裂纹形核前微观结构的变化 .在 3种金属中 ,较厚区域的减薄均是通过位错滑移进行的 .但随后的过程不同 .对于面心立方金属 (铜和铝 ) ,当位错滑移能力枯竭时 ,发生 {1 1 1 }〈1 1 2〉孪生或微裂纹形核 .孪生时 ,微裂纹在孪晶生长前沿的应力集中处沿 {1 1 1 }面形核 .而在体心立方的铁中 ,许多纳米裂纹在裂尖前方的减薄区中同时形核 ,结果导致无位错区的晶体发生碎化 ,碎化的微晶之间存在取向差 ,最后微裂纹或微空洞从碎化的结构中形核 .
- 陈奇志黄一中赵滨褚武扬
- 关键词:金属薄膜
- 铁镍基合金中蝶状马氏体核胚的研究被引量:3
- 1991年
-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在Fe-Ni-V-C合金中观察到一些马氏体核胚,核胚的结构为特殊的位错组态:Burgers矢量为1/2[011]fcc,且一端为封闭的发夹型位错,和在发夹型位错内塞税的、Burgers矢量为1/2[110]fcc的位错列。它们分别提供了马氏体相变所必须的二次切变。
- 陈奇志吴杏芳柯俊
- 关键词:铁镍基合金马氏体位错
- 蝶状马氏体的自促发相变
- 1997年
- 采用复变函数方法计算了蝶状马氏体周围的应力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蝶状马氏体的凸部存在很强的张应力,而在两翼结合的凹部存在很大的压应力.新的蝶状马氏体容易在张应力处被应变诱发生成,即应变诱发蝶状马氏体多出现在先生成的蝶状马氏体的凸部.但在两翼结合的凹部,即压应力处,也可能诱发新的蝶状马氏体.张应力场诱发的蝶状马氏体的尺寸比压应力场诱发的蝶状马氏体大.在一串自促发蝶状马氏体中,第2个蝶状马氏体多在第1个蝶状马氏体凸部大约2μm处出现.以上计算结果与实验观察符合较好.
- 陈奇志吴杏芳巍鎏英柯俊
- 关键词:马氏体相变复变函数应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