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泮勤

作品数:31 被引量:60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气候
  • 7篇全球变化
  • 5篇三江平原
  • 5篇气候变化
  • 5篇全球变化研究
  • 4篇全球环境
  • 3篇地球
  • 3篇地球科学
  • 3篇地球系统科学
  • 3篇湿地
  • 3篇气温
  • 3篇全球气候
  • 3篇全球气候变化
  • 3篇降水
  • 3篇变暖
  • 2篇灾害
  • 2篇三江平原湿地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气候研究
  • 2篇气候状况

机构

  • 31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泰山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31篇陈泮勤
  • 8篇闫敏华
  • 7篇葛全胜
  • 4篇王芳
  • 4篇张伟
  • 3篇邓伟
  • 2篇于贵瑞
  • 2篇程邦波
  • 2篇曲建升
  • 2篇张雪芹
  • 2篇李家洋
  • 1篇孙成权
  • 1篇温学发
  • 1篇梁丽乔
  • 1篇田砚宇
  • 1篇何洪林
  • 1篇刘双进
  • 1篇马柱国
  • 1篇孙晓敏
  • 1篇黄铁青

传媒

  • 11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湿地科学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生态环境
  • 1篇2008年湿...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野外观测试验站工作进展被引量:6
2002年
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野外观测试验站的布局、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 ,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黄铁青刘健陈泮勤傅伯杰
关键词:资源环境科学
全球变化的集成研究被引量:42
2000年
在论述全球变化集成研究的理论基础——复杂性科学的基础上 ,概述了国际全球变化集成研究的含义、现状与方向 ,讨论了中国全球变化集成研究的现状 ,并展望了中国全球变化集成研究的切入研究命题。
葛全胜陈泮勤张雪芹
关键词:全球变化复杂系统
三江平原气候突变分析被引量:55
2003年
采用累积距平法、Jy参数法和Mann-Kendall法联合检测1955~2000年三江平原气候变化过程中的突变现象,讨论了引发三江平原气候突变的可能原因。分析发现,三江平原年降水量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减少突变;而三江平原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连续两次经历的增温突变,使其气温变化与东北北部平原其它地区明显不同;年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的减少突变均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总体来看,三江平原气候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最明显。
闫敏华邓伟陈泮勤
关键词:气候突变三江平原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及其进展被引量:2
1995年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及其进展陈泮勤(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局北京100864)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是当前消除全球变化中的不确定性的主要科学计划之一,也是人类为迎接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挑战所作出的重大科学努力。本文将对该计划作一简要的...
陈泮勤
关键词:全球环境
三江平原气候变暖的进一步认识: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变化被引量:37
2005年
利用三江平原17个站1951-2000年的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几种突变检测方法,定量研究了最高、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比较了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的差异性。结合前期的相关研究结果,对研究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三江平原气候变暖过程和成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75-2000年的变暖时期主要由两个阶段构成:1975-1987年为第一阶段,以夜间升温为主要特征,相对应的是气温日较差明显减小,超过一定面积的湿地开垦是该阶段气候变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1987-2000年为第二阶段,以白天和夜间同时升温且幅度相当,气温日较差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为特点,这一阶段的升温是对全球气候变暖同步的区域响应。
闫敏华陈泮勤邓伟梁丽乔
关键词:气候变暖三江平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全球增暖对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被引量:27
1996年
近年来,气候对环境的影响已受到全球科学家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是一个有11亿人口的大国,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全球变暖将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与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初步研究发全球变暖对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气CO2含量加倍的情况下,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暴雨频度和洪涝风险增加,西北干旱趋势仍将延续;森林火灾、台风、滑坡与泥石流灾害可能加剧;农业病虫害危害增加,范围扩大。同时,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也将对海岸地带的发展产生一系列危害。
陈泮勤
关键词:自然灾害全球变暖灾害预测
RegCM3对三江平原下垫面变化的敏感性检验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两组区域气候模拟数值实验,检验了RegCM3对三江平原下垫面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10km×10km分辨率下,在每组气候模拟数值实验中,只改变三江平原下垫面地表数据,对比不同下垫面的气温和降水量的模拟结果,发现其差异明显,特别是在下垫面地表数据明显变化的地方.这说明RegCM3对三江平原下垫面改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以使用该模式对下垫面变化的三江平原区域气候进行数值模拟.
闫敏华张伟陈泮勤
关键词:REGCM3下垫面变化三江平原数值模拟
全球气候变化的几个关键问题辨析被引量:19
2010年
基于对全球气候变化事实与国家气候变化行动的分析,就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认识和行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的不同观点与争论进行了辨析。指出:①应以比较确定的科学事实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出发点;②全球增温的幅度被高估了;③近百年全球变暖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的论断科学证据不足;④全球变暖的影响有利有弊,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⑤气候预估不等于气候预测,气候预测尚待时日,气候预估的不确定性也非常大;⑥当前应对全球变暖的行动应采取"适应为主、减缓为辅"的战略。
陈泮勤程邦波王芳曲建升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热岛效应不确定性
区域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途径被引量:26
2006年
区域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国际上南部非洲、南亚、东亚、东南亚4个地区及若干重大区域研究项目如LBA、AMMA、MAIRS及ProMed等典型案例研究表明:区域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基础,区域的实验、模拟、分析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有效方法。区域研究应关注:陆地表面过程、海岸带的陆—海相互作用过程、区域气候变化过程等关键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作用;区域边缘现象、阈值与突变问题;区域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有序适应等。有必要制订国际区域研究计划,实施地球系统的区域观测,建立区域研究的集成新方法、区域实验与尺度转换方法,建立基于数理基础的区域地球系统模型和数值模拟等新方法。
李家洋陈泮勤马柱国葛全胜
关键词:全球变化
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64
2005年
碳在土壤中的储量和存储时间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最大和最长的,而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到土壤碳储量及其循环周期,因此有效的土地利用管理可使土壤成为一个碳汇。土壤储存碳的过程就是土壤有机碳动态平衡的变化,因此认识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是揭示土壤碳循环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的重要方面。首先介绍了碳的一种稳定性同位素(13C)和放射性同位素(14C)在生态系统长期动态过程的重建(如C3/C4植被的历史格局)、土壤有机碳周转周期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土壤有机碳来源、周转周期、土壤CO2通量的变化和组分区分、同位素富集等研究领域的应用,归纳了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未来土壤碳循环同位素示踪的主要研究方向。
于贵瑞王绍强陈泮勤李庆康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碳循环放射性同位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