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芝国
- 作品数:31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新时期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 2012年
- 虽然新时期文学是一个聚讼纷纭的概念,但尚无人注意到新时期文学的课程性质,而文学研究与教学环节的脱钩又使新时期文学教学出现困境。针对这种困境在课程设置与历史分期方面的具体表现,可以从审美、历史与对象三个层面找到解困之路。
- 陈芝国
-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教学
- 新世纪诗歌底层写作的文学史意义
- 2013年
- 现代诗人与底层之间似乎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种暧昧的主客体关系,真实的底层往往被诗人们改写或遗忘。随着新世纪以来从自身经验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的底层写作进入新诗场域,重新绘制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诗歌地图显得尤为必要。更为重要的是,底层诗人的写作在结合诗艺探索和重构底层主体性方面所取得的实绩,将让我们从文学史角度反思学界对于底层写作的本质主义看法,重新发现诗歌底层写作的文学史意义。
- 陈芝国
- 关键词:诗歌底层写作文学史意义
-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危机与出路被引量:3
- 2016年
- 由于移动互联网在高校的全面普及,基于讲台和桌面电脑的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正面临智能手机带来的新挑战。面对新的危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首先需要将教师独白的文学"讲座"变为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众声喧哗的文学"课堂"。当众声喧哗的教学空间形成以后,移动互联网超时空的触点式思维体验才能真正实现正向的教学功能。在众声喧哗的教学空间形成和移动互联网发挥正向功能的同时,教师有必要以基于案例教学的文学决疑术来逐渐完成师生双向自我的共导性建构。
- 陈芝国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空间自我建构
- 《六月霜》传奇中的秋瑾叙写——兼论《轩亭冤》传奇和《六月霜》小说被引量:2
- 2007年
- 在晚清谱写秋瑾事迹的文艺作品中,不少作品表现出了对秋瑾其人其事的误读和曲解,而嬴宗季女的《六月霜》传奇在相当程度上接近了秋瑾的真实内心,展现了秋瑾崇高的精神境界,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爱国女杰形象。
- 邓丹陈芝国
- 关键词:晚清传奇秋瑾
- 原乡想象与狂欢化书写——论阿来《尘埃落定》的张力叙事
- 2007年
- 阿来在写作《尘埃落定》时,试图唤醒沉淀于民族历史中的文化碎片,从而编织出他心目中的原乡神话。由于小说文本对原乡想象与狂欢化书写之间张力的精彩呈现,这种神话建构并未如愿以偿。然而,这种张力叙事不仅使自然丰富的人性得以从文本中浮现出来,也从文学史的角度重写了乡土小说的传统叙事机制。
- 陈芝国
- 关键词:狂欢化张力叙事
- 从边缘出发的超级浪漫主义——马莉诗歌阅读札记
- 2014年
- 自舒婷以《致橡树》和《神女峰》开启新时期女性诗歌写作以来,在中国开放多元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欧美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双重作用之下,当代诗坛涌现出众多女性诗人,她们已经成为读者热议的对象。从70年代末就开始写诗的马莉。
- 陈芝国
- 关键词:女性诗人《致橡树》当代诗坛女性主义文学社会文化语境恋父情结
- 沈从文的现代诗风景被引量:1
- 2004年
- 沈从文在新诗坛由"革命期"向"建设期"过渡的时期开始现代诗写作。他的现代诗大多以"我"为主,更多地触及个体的城市生存体验。虽然他的诗在诗艺上略显简单,但他的这些诗歌为我们打开了沈从文作为文学大师的另一面风景。在大量的情诗之外,他还写了不少抒发个人命运感受、讴歌自然与生命、批判都市生活以及记录自己病中思情的诗歌。
- 陈芝国
- 关键词:现代诗城市风景忧郁
- 张秀亚抗战时期诗歌创作被引量:1
- 2011年
- 张秀亚作为台湾妇女写作的燃灯人,在抗战时期沦陷的京津地区,不仅坚持编辑纯文学期刊,也在自己的诗作中融合深沉的感时忧国精神和中国传统的女性意识。她在诗歌的美学营造方面,以象征女性气质的秀美与温婉为主,而她在爱伦.坡的《钟声》影响下用长诗讲述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不仅为新诗诗形建构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也引领了北京沦陷区的长诗创作潮流。
- 陈芝国
- 关键词:感时忧国女性意识长诗
- 寻美话语的现代建构——沈从文新诗批评探析
- 文的新诗批评,与其小说和散文受到的追捧相比,一直以来都未被学界充分地加以考察.他的新诗批评注重古典式的人物品藻和作品赏鉴方法的综合运用,相对于内在地追求宏大叙事的现代文学机制来说,是一种寻求生命之美的整体批评;与这种寻美...
- 陈芝国
- 关键词:新诗批评文学机制人物品藻
- 新诗史写作中的问题意识与本体指向——评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被引量:1
- 2007年
- 《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一书以新诗研究中少见的问题意识,从现代汉语、现代语境与诗歌文类三者的互动相生关系出发,探究百年中国诗歌演变的本体问题,打破了以往新诗研究的主导性范式和写作模式,实践了诗歌史写作在问题意识和本体指向之间的平衡。
- 陈芝国
- 关键词:现代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