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陈金虎

陈金虎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4篇进展性脑梗死
  • 4篇急性
  • 3篇展性
  • 3篇急性进展性
  • 3篇急性进展性脑...
  • 2篇脑CT
  • 2篇脑电
  • 2篇脑电地形图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成像
  • 2篇成像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变
  • 1篇血流变学

机构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国丽茹
  • 6篇陈金虎
  • 6篇刘青蕊
  • 2篇韩颖
  • 1篇史欣
  • 1篇赵静霞
  • 1篇李来友

传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现代电生理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脂及血流变学异常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流变学异常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影响。方法对1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病情演变,分为进展组(32例)和非进展组(71例),分析其血脂和血流变学对病情进展的影响,并与正常组(30例)对比。结果进展组空腹血糖、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非进展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均低于非进展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病时血糖、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降低可作为病情进展的预测和危险因素。
刘青蕊陈金虎国丽茹韩颖
关键词:脑梗死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彩色脑电地形图、视觉诱发电位及其地形图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multisliceCT perfusionimaging ,MSCTPI)、彩色脑电地形图 (colorbrainatlas,CBA)、视觉诱发电位及其地形图 (visualevokedpotentialmapping ,VEP M )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 0 0 0 - 0 8~ 2 0 0 3- 0 8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对 2 7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 ,行常规CT平扫后分别进行MSCTPI、CBA、VEP M检查。结果 MSCTPI表现为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缺损区 ;CBA表现为在Scale为 32时 ,病变区δ、θ频带出现局限性高功率阴影 ;VEP M表现为在曲线图中P10 0的潜伏期延长、病变侧波幅降低 ,其地形图功率值分布表现为病变部功率值较对应部位明显降低 ,分布不对称。结论 MSCTPI、CBA、VEP M联合应用 ,可弥补三种检查方法各自的不足 ,进一步提高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率。
赵静霞刘青蕊陈金虎国丽茹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VEP脑电地形图视觉诱发电位CBA
溶血磷脂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纤维蛋白原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变化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溶血磷脂酸(LP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探讨其在进展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2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程演变,分为进展组(64例)和非进展组(141例),测定各组LPA、NSE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对比。结果 LPA、NSE、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进展组:(8.62±2.02)μmol/L,(13.56±8.67)μmol/L,(4.62±1.13)g/L;非进展组:(4.93±1.03)μmol/L,(7.49±3.25)μmol/L,(3.62±0.88)g/L;对照组:(2.55±1.13)μmol/L,(2.85±1.33)μmol/L,(3.57±0.86)g/L,进展组LPA、NSE均高于非进展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纤维蛋白原进展组高于非进展组及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进展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LPA、NSE及纤维蛋白原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明显增高,可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的预警因子,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国丽茹刘青蕊陈金虎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溶血磷脂酸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纤维蛋白原
急性脑梗死早期的CT灌注成像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早期的成像特点。方法采用四排螺旋CT对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CT和CT灌注成像检查,并于48小时后复查常规CT,定量分析梗死中心区与缺血半暗带区、病灶区与对侧相应区脑血流量(cerebralblood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bloodvolume,CBV)、达峰时间(timetopeak,TP)并进行比较。结果33例患者中,首次常规CT有11例显影,灌注CT有29例显影,其中除1例过度灌注外,其余均为病侧CBF、CBV较对侧减低,TP较对侧延长,病灶整体区CBF(16.79±4.96)ml.min-1.100g-1显著低于对侧(28.11±6.97)ml.min-1.100g-1(P<0.01),CBV(3.44±0.87)ml/g低于对侧(4.66±1.48)ml/g(P<0.05),TP(26.01±5.04)s较对侧(22.31±5.36)s延长(P<0.05);梗死中心区CBF(6.21±2.71)ml.min-1.100g-1,CBV(1.40±0.86)ml/g,显著低于半暗带区CBF(19.28±4.73)ml.min-1.100g-1,CBV(3.94±1.22)ml/g(均P<0.01),TP(31.61±3.52)s较半暗带区(23.80±5.90)s显著延长(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灌注CT能够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显示病变,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及缺血程度,确定半暗带的存在及灌注情况,并可进行定量研究,对临床早期选择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国丽茹刘青蕊陈金虎李来友
关键词:CT灌注成像脑梗塞脑缺血
脑CT及脑电地形图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脑CT及脑电地形图(BEAM)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03例发病2.5~24小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APCI患者32例,分析脑CT和BEAM早期变化特点,并与71例非进展性脑梗死进行对比。结果:脑CT:103例患者,70例脑CT出现异常(68.0%)。进展组32例患者,27例(84.4%)出现脑梗死早期表现,明显高于非进展组(43例,60.6%),病情进展至高峰时,脑CT显示,16例(50%)出现梗死体积增大,5例(15.6%)有出血性梗死,3例(9.4%)有新部位的梗死,8例(25%)梗死体积无明显变化。BEAM检查:两组患者异常率为91.4%。进展组患者病变区δ频带平均功率值高于非进展组,并且异常部位波及范围较大。结论:脑CT和BEAM可作为早期诊断APCI的预测指标。导致病情进展的直接原因可能与梗死体积增大、出血性脑梗死和再梗死有关。
陈金虎刘青蕊国丽茹史欣
关键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脑CT脑电地形图
脑CT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脑CT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03例发病2.5~24小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APCI患者32例,分析脑CT早期变化特点,并与71例非进展性脑梗死进行对比。结果:103例患者,70例脑CT出现异常(68.0%),其中进展组27例(84.4%)出现脑梗死早期表现,明显高于非进展组(43例,60.6%)。进展组患者病情进展至高峰时,脑CT显示,16例(50%)出现梗死体积增大,5例(15.6%)有出血性梗死,3例(9.4%)有新部位的梗死,8例(25%)梗死体积无明显变化。结论:脑CT可作为早期诊断APCI的预测指标,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的直接原因可能与梗死体积增大、出血性脑梗死和再梗死有关。
刘青蕊国丽茹陈金虎韩颖
关键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脑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