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绍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成都市卫生局重大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阻塞性
  • 5篇阻塞性肺疾病
  • 5篇慢性
  • 5篇慢性阻塞性
  • 5篇慢性阻塞性肺...
  • 5篇疾病
  • 5篇肺疾病
  • 4篇支气管
  • 4篇气管
  • 3篇蛋白
  • 3篇阳离子蛋白
  • 3篇支气管哮喘
  • 3篇嗜酸
  • 3篇嗜酸性
  • 3篇嗜酸性粒细胞
  • 3篇嗜酸性粒细胞...
  • 3篇细胞
  • 3篇哮喘
  • 3篇粒细胞
  • 2篇胸膜

机构

  • 12篇成都大学
  • 4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12篇陶绍华
  • 8篇杨恂
  • 6篇昝海峰
  • 3篇谢文静
  • 3篇高凌云
  • 2篇潘林海
  • 2篇官和立
  • 2篇陈培
  • 1篇刘晓俊
  • 1篇彭青和
  • 1篇王晓明
  • 1篇任辉

传媒

  • 4篇四川医学
  • 4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5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支气管哮喘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与最大呼吸流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分析支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呼吸流速与诱导痰ECP浓度变化关系,以及急性发作期诱导痰ECP浓度与PEF(%)的相关性,为指导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敏感指标,为进一步评估哮喘病情、支气管哮喘治疗的疗效提供价值更好的指标.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急性期(中度)的患者60例,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3个月前后进行肺功能PEF测定及诱导痰ECP浓度测定.结果 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P<0.05);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后较治疗前ECP浓度水平降低;哮喘急性发作ECP浓度与PEF(%)者有相关性(r=-0.813,P<0.01),呈负相关.结论 根据ECP浓度变化能评估哮喘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联合使用ECP、PEF%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评估及对治疗疗效进行判定及跟踪.
陶绍华昝海峰杨恂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PEF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诱导痰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对重度COPD患者稳定期IC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s,LTRA) 及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前后深吸气量的变化。方法:选取 60 例重度 COPD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30) 及对照组 (n=30),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 (500 μg/50 μg) 早晚各一次吸入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10 mg) 上午口服一次,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沙美特罗替卡松 (500μg/50μg) 早晚各一次吸入,两组治疗 6 个月。在治疗前、治疗 3 个月、6 个月后行肺功能检测、IC(inspiratory capacity,IC) 检测 ;同时采用 6 min 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呼吸困难指数 mmRC 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在治疗 3 个月及 6 个月观察组 IC 优于对照组 (P<0.05) ;在各治疗阶段呼吸困难指数 mmRC 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重度COPD 较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对IC 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更明显,早期改善 COPD 的运动耐量,延缓肺功能的下降。
陶绍华陈培杨恂
关键词:深吸气量沙美特罗替卡松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联合噻托溴铵和单用舒利迭治疗重度COPD的对比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联合噻托溴铵和单用舒利迭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的变化。方法:将58例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沙美特罗50μg,氟替卡松500μg),早晚各1次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噻托溴铵胶囊(18μg),每天上午吸入1次。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和治疗6个月时患者的肺功能、深吸气量,同时采用6 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采用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时及6个月时观察组IC优于对照组(P<0.05);在各治疗阶段呼吸困难指数mmRC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重度COPD较单用舒利迭对IC、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更明显,并可早期改善COPD的运动耐量,延缓肺功能的下降。
王晓明陶绍华陈培杨恂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舒利迭
经皮胸膜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胸膜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6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经皮胸膜活检与胸腔积液找抗酸杆菌检查,并对它们的阳性率作了比较,同时分析影响诊断阳性率的因素及其安全性。结果经皮胸膜活检的病理学阳性率为53.2%,与胸腔积液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97,P<0.05);6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年龄越小、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值越大、起病后早期进行胸膜活检可提高阳性率。78例次胸膜活检中发生少量气胸2例(2.5%),胸膜反应3例(3.8%)。结论胸膜活检在确诊结核性胸膜炎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的检查手段,阳性率高。
昝海峰陶绍华谢文静官和立
关键词:胸膜活检结核性胸膜炎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胃食管反流疾病对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胃食管反流疾病(GERD)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8例AECOPD合并GERD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肺通气功能检测。结果实验组的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ECOPD合并GER的患者治疗方案中加PPI治疗后,可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昝海峰高凌云陶绍华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食管反流疾病肺功能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胞哌酮舒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均以头胞哌酮舒巴坦抗感染及祛痰、平喘、吸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且动脉血气(PCO2、PO2)及FEV1/FVC%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AE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陶绍华谢文静彭青和潘林海昝海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清注射液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对重度COPD稳定期IC变化的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检测深吸气量(IC)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入选的5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沙丁胺醇前后,肺功能检测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IC,测量6 min行走距离(6MWD)指标,比较用药前后各变量的变化及肺功能IC与6MWD的相关性。结果:用药后IC较用药前比较增加(P<0.05),6MWD用药后较用药前有提高(P<0.05)。回归分析显示IC的变化(△IC)与6MWD的变化(△6MWD)相关性较强(P<0.05,r=0.792 6)。结论: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前后IC的变化与运动耐力的变化相关性强,IC的测定较FEV1更能评价COPD患者的疗效。
昝海峰陶绍华官和立
关键词:深吸气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剂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是活化嗜酸性细胞释放的强碱性蛋白中的重要组分,是嗜酸性粒细胞活化的重要标志,本文概述了ECP的来源,生物学作用以及与感染的关系,着重综述了ECP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
陶绍华杨恂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支气管哮喘
ADA和IL-6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和白介素-6(IL-6)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用酶动力学检测和放射免疫法检测42例结核性胸膜炎、10例恶性胸腔积液、4例肺炎旁积液患者胸水中ADA活性和IL-6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2项指标对检测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胸水中ADA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ROC曲线显示2项指标中AD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胸腔积液中ADA和IL-6水平测定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
昝海峰谢文静陶绍华杨恂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腺苷脱氨酶白介素-6
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探讨ECP对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呼吸内科以咳嗽3周以上就诊的患者,共300例,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通过ELISA法检测所有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诱导痰的ECP水平,根据最后追踪最终确诊为哮喘的患者,用ROC曲线统计分析得出哮喘患者ECP水平与激发试验阳性的临界值。结果:激发试验阳性患者最后确诊为哮喘组的ECP水平为226.6±30.8μg/L,激发试验阳性患者非哮喘组ECP水平为61.0±22.2μg/L,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诱导痰ECP水平对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最佳临界值为186.05μg/L,该切点的灵敏度为0.938,特异度0.895,Youden指数0.833。结论:ECP水平能作为气道高反应诊断的评价指标,有助于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
陶绍华杨恂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支气管激发试验ROC曲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