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蓉
- 作品数:86 被引量:43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髁与全膝置换治疗老年单间室骨关节炎比较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UKA)与全膝置换(TKA)治疗老年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3月本院收治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43例,20例接受UKA治疗,23例接受TK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膝关节学会评分(KS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UKA组(193.00±41.81)ml,TKA组(347.83±93.52)ml(P<0.05),TKA组术后5例患者输血,UKA组术后无患者输血(P<0.05)。UKA组术后屈膝到90°所用时间为(3.15±0.75)d,TKA组为(5.83±0.72)d(P<0.05)。术后早期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平均26.5个月),UKA组术前与末次随访ROM、KSS评分和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KA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UKA组与TKA组间ROM、KSS评分和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访期间无假体松动、关节翻修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UKA与TKA均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UKA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良好等优点,但是长期效果还有待研究。
- 王亮伍骥郑超吴迪黄蓉蓉杜俊杰初冬赵旭红薛静吴狄王鹏汪萌
- 关键词:单髁置换全膝置换
- Arch钢板在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中的早期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Arch钢板在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中的早期应用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6月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Arch钢板的患者25例。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17分法)、术前及术后7天、6个月C5节段椎管矢状径,手术前后进行对比。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线、CT,在术后7天、6个月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5节段椎管矢状径,计算椎管扩大率,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记录所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3例病人分别出现了轴性症状、C5神经麻痹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均无再关门及神经损害加重现象。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术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改善率为(57.05±16.97)%,优良率为72%。影像学复查示术后7天、6个月时颈椎管扩大满意,门轴侧骨性愈合,术后7天、6个月C5节段椎管矢状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和术后6个月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管扩大率为(97.74±9.06)%。结论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Arch钢板的应用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简便、可靠、安全的方法,早期临床疗效较满意。
- 马金超伍骥郑超文偃伍黄蓉蓉
- 关键词:颈椎管狭窄症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内固定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处理(附2例报告)被引量:2
- 2003年
- 郑爱民王石林黄蓉蓉
- 关键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腹股沟疝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和免疫组化特点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对其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结果:本组GIST发病年龄29—75(平均54.5±13.5),男16例,女8例,主要发生在胃、小肠、直肠.并多以腹部隐痛不适、腹部肿物、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全部患者进行积极外科治疗,肿瘤切除率100%,术后复发转移率为14.3%.大多数病例为手术切除后确诊.肿瘤大小从2-16 cm(平均6.6±3.9 cm).基本病理组织形态为梭形细胞型,上皮细胞型较少.5例核分裂像>5/50HPF者其肿瘤直径均>5 cm,其中4例伴有囊性变、出血或坏死.4例核分裂像为2-5/50HPF者肿瘤直径在3-5 cm之间.免疫组化染色CD117,CD34,Vim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1.7%,62.5%和66.7%.S-100阴性, SMA呈灶状阳性.结论:GIST好发于中老年,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外科手术仍是未转移的GIST的首要治疗方式,并且其肿瘤细胞形态多变,排列方式多样,免疫组化染色为CD117, CD34和Vim阳性,S-100阴性,SMA呈灶状阳性.
- 顾国利王石林任力魏学明李德昌周晓武黄蓉蓉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 非手术方法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在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对比研究
- 目的 利用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和保守方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通过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评估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7月~2011年12月间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共38例.分为两组:手术组和...
- 郑超伍骥黄蓉蓉薛静苏斌崔玉明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非融合
- 平山病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平山病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肉萎缩,于1959年由日本学者Hirayama等[1]首次报道,是一种主要累及下运动神经元的良性自限性疾病。平山病较罕见,多为散发,偶有家族发病,多数案例报道来自亚洲,尤其是日本及印度[2-3],北美及奥地利等亦有报道[4-5]。本院2011年8月—2014年2月确诊3例平山病,现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电生理学特征、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方案分析,报告如下。
- 王林飞伍骥郑超吴迪黄蓉蓉李松林
- 关键词:上肢肌萎缩
- 棘突间非融合技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中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总结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Wallis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中短期临床效果。方法观察2007年~2010年应用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治疗的35例DLBP患者手术前后腰部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病变节段手术前后的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及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0个月。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7.83±1.42)分降至随访时的(2.43±1.33)分,ODI由术前的(66.24±11.38)%减至随访时的(25.69±1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H术前(9.01±0.59)mm,随访时(9.19±0.5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M由术前的16.3°±1.4°减少到随访时的12.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DLBP的中短期疗效满意,能较好地恢复手术节段DH,减少手术节段ROM,预防腰椎不稳,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 苏斌伍骥郑超黄蓉蓉崔玉明张新合
- 关键词:椎间盘腰痛内固定器
- 军事跳伞着陆踝关节损伤危险因素及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 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军事跳伞踝关节着陆损伤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 资料引用 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28篇. 资料综合 随着生物力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军事跳伞踝关节着陆损伤的机制和相关的危险因素也有了更好的理解,相应的损伤防护措施也不断进步. 结论 影响军事跳伞中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的因素很多,传统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虽然可以反映踝关节骨与韧带的基本受力情况,但是无法发现军事跳伞中不同受力情况下的踝关节骨骼、软组织等内部的应力传递机制,借助数字化技术及运用有限元法模拟足踝部生物力学研究是当前和今后研究的热点.
- 崔松超伍骥郑超黄蓉蓉文偃伍
- 关键词:生物力学踝损伤计算机模拟
- 两种不同姿势模拟着陆足底生物力学特点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对半蹲式并腿和分腿式2种着陆姿势足底动力学特征进行评估。方法健康男性伞兵受试者20例。使用一个Pedar足底压力系统。检测足底最大应力值(地面反作用力)、足底最大压力值、足底最大压力时间积分值。足底根据解剖特点划分为10个区域。受试者从高60 cm台上跳下,分别以半蹲式并腿和分腿式姿势着地,记录足底动力学指标值,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种姿势之间比较足底最大应力值、最大压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足底最大压力时间积分值在右足底有明显差异;同一种姿势着地左、右足底动力学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左、右足不同时着地的概率方面分腿式着地明显高于半蹲式并腿着地。结论半蹲式并腿着陆姿势更适合军事跳伞等职业运动。
- 李毅伍骥郑超黄蓉蓉那雨虹扬帆苏斌王增顺
- 探析行为转变理论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分析行为转变理论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化疗期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10医院肿瘤科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研究组(采用行为转变理论),各40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糖值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用于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的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和血糖水平。
- 王少芳黄蓉蓉叶晖蓉
- 关键词:行为转变理论恶性肿瘤糖尿病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