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涛 作品数:33 被引量:283 H指数:12 供职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哲学宗教 更多>>
西王母龙虎座造型源于西方考 被引量:8 2006年 西王母龙虎座是西南地区西王母图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的主要特征为西王母端坐在龙虎连体神兽座上,这与中国北方发现的类似造型的其他神兽座相似,有着共同的渊源。这种两神兽胁侍一女神的图像题材在青铜时代晚期及铁器时代早期已流行于西亚的伊朗和高加索地区,稍晚时期流行于中亚以及中国北方草原地区。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这些题材的内容及其传播的轨迹都与游牧民族密切相关;此外,西王母神兽座的造型与中国以西地区女神图像的一致性表明,这一造型可能与西方的女神崇拜有直接关系,或者说汉人至少在表现形式和神化手法上借用了西方的传统。 仝涛 邹芙都关键词:西王母 神兽 中西文化交流 画像石 甘肃肃南大长岭吐蕃墓葬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16 2018年 公元7~9世纪,河西和陇右地区成为唐朝和吐蕃争夺的最重要前沿阵地,频繁的战乱导致这一区域经济衰退和人口外迁。到了唐后期,吐蕃内乱更使当地人口锐减,致使“河、渭二州,土旷人稀,因以饥疫,唐人多内徙三川,吐蕃皆远遁于叠、宕之西,二千里间,寂无人烟”[1]。吐蕃首领论恐热大肆夺略鄯、廓、瓜、肃、伊、西等八州,并屠杀当地居民,焚其室庐,以至于“五千里间,赤地殆尽”[2]。也许正是这些原因,加之任职河西的唐朝官吏死后通常要归葬两京或其故里[3],河陇地区在唐蕃统治的二百多年间,留存下来的墓葬极为有限;尤其是在武威以西地区,仅发现零星的唐墓。这与河西走廊汉晋十六国时期庞大的墓葬数量形成鲜明对比。吐蕃统治时期的遗存,主要是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佛教石窟中的壁画、雕塑[4],墓葬则较为稀见。 仝涛关键词:唐代 从魂瓶看吴晋时期的庄园生活和丧葬礼俗 被引量:8 2004年 魂瓶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丧葬明器,它所反映的吴晋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以及丧葬礼俗是相当丰富的。本文从魂瓶上的堆塑内容探讨当时地主庄园的生活情况,包括庄园建筑的特点以及为庄园生活服务的舞乐杂技俑和家兵僮仆俑,再现了吴晋时期江东世家大族的奢靡生活。关于魂瓶所反映的丧葬习俗方面有四个特点,可见其对汉代丧葬礼俗的继承性。 仝涛关键词:魂瓶 地主庄园 丧葬礼俗 青海乌兰县泉沟一号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7 2020年 泉沟墓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河东村东2公里,处于希里沟盆地东缘的低矮山丘之间(图一)。都兰河自北而南流经盆地东缘,经河东村西后又向南8公里注入希里沟湖(都兰湖),湖畔四周多沼泽湿地,水草充盈,宜牧牛羊。泉沟又名泉水湾,发源于东侧山麓,自东而西流经墓地,周边多为石山,又有高大的沙山,山谷间多为沟壑荒滩,杂草密布,山麓零星分布近现代墓葬,吐蕃时期墓葬则多分布于坡梁之上。泉沟一号墓位于泉沟北侧300米处一座独立山丘的东侧斜坡上,地理坐标为东经36°55′13″、北纬98°32′1.7″,海拔3022米。由于屡经严重盗扰。 仝涛 孟柯 毛玉林 陶建国 石晶 王存存(绘图)关键词:壁画 三枚藏式带柄铜镜的装饰风格来源问题 拉萨曲贡出土的铁柄铜镜自发现以来一直引起西藏考古学者的关注,但对于其来源问题迄今尚未有定论。此前的讨论都从欧亚视野内探讨了该铜镜产生的广阔时空背景,肯定了其与域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但对于铜镜本身的装饰风格多有忽视,这直接影... 仝涛关键词:滇文化 西藏考古 文献传递 五联罐和魂瓶的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25 2004年 The Five-linked jar and Hun Ping,Soul Jar.foun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zi River,are unique funerary objects used in the TomBs of Wu and West Jin period.The author makes an typological analyses and founds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of Hun Ping,based on which deeply studies could be conducted. 仝涛关键词:魂瓶 地理分布 纹饰艺术 形态学 新疆策勒县达玛沟3号佛寺建筑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4 2012年 新疆和田地区达玛沟绿洲一带是塔克拉玛干南部地区古代佛寺遗址群分布最为密集、规模最大、保存状况最好的地区之一,分布着包括喀拉墩、喀达里克、巴拉瓦斯特、老达玛沟、丹丹写里克等七、八处大型佛寺遗址群。托普鲁克墩佛寺建筑遗址位于达玛沟乡政府东南约7公里的荒漠沙丘间,是近些年来的又一处重大发现。 郭物 仝涛 巫新华 赵慧民 史燕 艾则孜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2000年度发掘简报 被引量:1 2016年 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2000年度的发掘除清理墓葬100余座外还获得了大量先秦时期遗存。先秦早期遗存属于"瓦渣地文化",年代为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中期。晚期遗存属于"李家坝文化",年代为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下限可至汉初)。本年度的发掘为理解峡江西区先秦时期文化与社会的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 逯德军 何元洪 代丽鹃 黄伟 黄伟 霍巍 赵德云 罗二虎 霍巍 张国民 李永宪 常怀颖 罗二虎 佐佐木正治 郭继艳 侯波 吕红亮 仝涛 常怀颖 杨勇 赵德云关键词:李家坝遗址 先秦时期 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早期金属时代的生业经济与区域互动:来自故如甲木与曲踏的证据 被引量:1 2023年 对故如甲木与曲踏两处墓地人与动物骨骼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并据此重建两地早期金属时代的生业经济。两地主要以牦牛、羊等畜产品为生计,青稞等谷物所占比例较低。经济结构的不足使该地区人群更易于与周邻接触,而外来的物品、技术等的传入推动了本地社会的发展。 陈相龙 张雅军 仝涛 张旭 王明辉 李林辉 赤列次仁关键词:文化互动 吐谷浑王族墓群见证中华民族融合 2023年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唐代王昌龄七绝《从军行》)吐谷浑,既指代人名、古老民族名,也指古代鲜卑族首领慕容吐谷浑迁徙到西北地区后所建的地方政权。这个曾活跃在青藏高原北部数百年的游牧民族政权、青海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却在灭国后逐渐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何问 仝涛 刘兵兵关键词:鲜卑族 游牧民族 青藏高原北部 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