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仲骏

作品数:100 被引量:36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手术
  • 24篇血管
  • 15篇三叉神经
  • 14篇动脉
  • 13篇外科
  • 13篇微血管
  • 13篇痉挛
  • 13篇肌痉挛
  • 12篇血管减压
  • 12篇三叉神经痛
  • 12篇神经痛
  • 12篇微血管减压
  • 12篇面肌
  • 12篇面肌痉挛
  • 12篇经痛
  • 10篇脑血
  • 9篇血管减压术
  • 9篇缺血
  • 8篇单侧
  • 8篇动脉阻断

机构

  • 8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上海第二医科...
  • 8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密歇根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作者

  • 100篇仲骏
  • 44篇李世亭
  • 26篇朱晋
  • 26篇万亮
  • 25篇王旭辉
  • 24篇华续明
  • 19篇张文川
  • 16篇李心远
  • 15篇杨敏
  • 12篇丁美修
  • 11篇王秉玉
  • 10篇管宏新
  • 9篇窦宁宁
  • 7篇孟佑强
  • 7篇夏磊
  • 6篇江峰
  • 6篇周秋梦
  • 5篇杨晓笙
  • 5篇王永楠
  • 5篇焦伟

传媒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中国微侵袭神...
  • 9篇中华神经外科...
  • 7篇中国神经肿瘤...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中华医学会神...
  • 4篇上海医学
  • 4篇国际神经病学...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国外医学(脑...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2篇中国抗癌协会...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16篇2010
  • 18篇2009
  • 12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9篇2000
  • 2篇1999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感神经在脑血管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交感神经在脑血管中分布广泛,生理状态下对脑血管收缩扩张及脑血流量的调节等具有重要作用。在一些病理状态下,如脑血管疾病及脑外伤应激中,交感神经过度收缩脑血管及其递质过度释放会导致脑损伤。而交感神经阻滞及神经递质受体封闭对此类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回顾脑血管交感神经系统的分布及其生理、病理作用,分析相关递质和介导因子,并对其在脑出血、脑缺血和脑外伤等中的作用和机制做一综述。
魏兴梅窦宁宁仲骏
关键词:脑血管交感神经交感神经阻滞
脊髓电刺激增加脑血流的作用机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从脑血管的交感和副交感通路探讨脊髓电刺激(SCS)对脑血流影响的机制。方法SD大鼠分5组:对照组(n=14,不对神经纤维和神经节作任何手术处理)、V1组(n=9,切断双侧鼻睫状神经及其副交感节后纤维)、SCG组(n=8,切断双侧颈上神经节)、V1+SCG组(n=9,切断双侧鼻睫状神经及其副交感节后纤维和双侧颈上神经节)、假手术组(n=11,手术暴露双侧鼻睫状神经及其副交感节后纤维和双侧颈上神经节,但不切断神经纤维或神经节);给予大鼠SCS,并用激光多普勒(LDF)实时记录脑血流。结果SCS时LDF测量值的变化在对照组、V1组和SC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V1+SCG组,SCS的升脑血流效应被明显抑制。结论SCS的升脑血流效应可能是通过交感和副交感双重通路实现的。
朱晋仲骏SAGHER Oren
关键词:脊髓电刺激脑血流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激光多普勒
微透析技术在脑缺血研究中的应用
2008年
微透析(microdialysis)技术是将灌流取样和透析技术结合起来并日益成熟的一种新型生物采样和给药技术。脑缺血后脑组织会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生化和能量代谢改变。使用微透析技术能实时、连续、在线地监测这些变化,为深入了解脑缺血的病理变化以及临床防治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对微透析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脑缺血研究方面的应用状况进行综述。
宣懿仲骏
关键词:微透析脑缺血神经递质能量代谢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血管和神经的保护被引量:4
2009年
背景与目的: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全切难度大,并发症较多,是颅底外科的难题之。本研究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中血管和神经的保护,进一步减少并发症,以提高肿瘤切除率。方法:采用经翼点入路对35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观察疗效和并发症,对与手术相关的血管和神经保护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Simpson I级切除22例(62.9%),Simpson II级切除9例(25.7%),Simpson III级切除4例(11.4%),无手术死亡。术前视力明显减退或视野缺损的22例中,术后明显好转16例,术后轻瘫2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经积极治疗出院时恢复良好。结论:准确全面的术前评估,术中对视神经、海绵窦及其内神经、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保护,是提高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全切率、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恢复和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技术。
杨敏张文川万亮仲骏李世亭
关键词: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血管
家族性面肌痉挛被引量:1
2014年
面肌痉挛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表现为单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抽搐发作,而家族性面肌痉挛报道罕见,其临床表现、发病特点、起病年龄等均与散发病人存在差异,迄今世界范围内报道20个家系,其发病机制及遗传模式尚不明确。本文复习了相关文献,对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原则、遗传模式等展开综述。
窦宁宁仲骏
关键词:面部单侧痉挛家族性发病机制
颈部巨大肿瘤的切除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颈部累及颈动脉和多节颈椎肿瘤的处理方法。 方法报道 1例颈部肌纤维肉瘤侵犯多节段颈椎管和颈动脉且同侧椎动脉已在前次手术中结扎的病例 ,本次第五次手术安全地阻断、切除颈动脉和肿瘤。颈椎钛板固定 ,创面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 结果术后患者症状缓解 ,无脑缺血表现 ,颈椎稳定 ,皮瓣生长良好。 结论评估脑对颈动脉阻断的耐受性和多学科密切配合 。
仲骏丁美修毛青孙坚侯筱魁
关键词:颈部肿瘤颈椎颈动脉皮瓣转移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30例体会被引量:2
2009年
背景与目的:听神经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有几种不同的手术入路,但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应用最为广泛。本研究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技术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均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手术切除,术中显露横窦和乙状窦,放出枕大池脑脊液,再行显微镜下分离及切除肿瘤,分析显微手术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无1例患者死亡,肿瘤总体全切率90.0%(27/30),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3.33%,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66.7%。结论:掌握桥小脑角区的解剖学特征、显微手术技巧以及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切除和颅神经功能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王旭辉华续明仲骏张文川李心远万亮李世亭
关键词:听神经瘤乙状窦后入路面神经显微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27例经验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与目的:颅内胆脂瘤多位于桥小脑角,桥小脑角胆脂瘤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最常见原因,本研究探讨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临床特点、有效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诊治经过及疗效。结果:CT或(和)MRI确诊后行手术治疗,19例桥小脑角胆脂瘤得以全切,8例次全切,术后所有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完全消失,听力障碍明显好转。跟踪随访,1年后1例三叉神经痛复发。结论: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年轻的患者如有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时要高度怀疑此病,CT、MRI可提供诊断依据,常用的手术入路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方法得当,肿瘤切除后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即停止。
李轶仲骏王旭辉华续明徐顺清李世亭
关键词:胆脂瘤三叉神经痛桥小脑角显微外科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青少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三叉神经痛极少发生于青少年,本研究旨在探究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青少年三叉神经痛疗效,并就其病因及其手术策略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接受微血管减压术的所有年龄小于18岁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资料,分析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随访0.5~7年,治疗有效率94.1%,未出现脑出血,听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未见复发。结论青少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由于血管压迫引起,但责任血管类型与成人不同,静脉压迫及混合压迫占有重要比例。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青少年三又神经痛的首选方法,全程有序探查责任血管,重视静脉处理及充分减压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窦宁宁李世亭朱晋王永楠夏磊仲骏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青少年微血管减压术
咀嚼肌痉挛被引量:3
2012年
咀嚼肌痉挛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表现为单侧嚼肌突发阵发性、不自主地抽搐发作。伴或不伴有单侧面萎缩或局部硬皮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国内外报道极少,目前为止,仅26例具有肌电图支持的病例报道。文章复习了相关文献,对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原则、治疗方法等作了系统综述。
窦宁宁仲骏
关键词:咀嚼肌痉挛病因发病机制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