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萍
- 作品数:11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硫酸镁配伍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3d内及4~30d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后3d内及4~30d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采用硫酸镁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何小萍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硫酸镁美托洛尔
- 血浆脑钠肽水平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11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其中Ⅰ级27例、Ⅱ级35例、Ⅲ级31例、Ⅳ级20例;有合并性疾病81例,无合并性疾病32例。另选取同期我院4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受检者血浆BNP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浆BNP为(682.57±33.46)ng/L,高于对照组的(47.63±8.31)ng/L(P<0.01);心功能Ⅰ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为(79.48±9.55)ng/L,Ⅱ级患者为(201.26±11.48)ng/L,Ⅲ级患者为(718.43±18.69)ng/L,Ⅳ级患者为(894.48±38.15)ng/L,心功能Ⅰ级患者血浆BNP水平<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P<0.01);有合并性疾病患者血浆BNP水平为(825.93±42.66)ng/L,高于无合并性疾病患者的(447.58±35.83)ng/L(P<0.0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增高,且心力衰竭程度越重血浆BNP水平越高,因此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判定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指标,但不能排除合并性疾病的干扰。
- 苏少辉何小萍叶健烽莫静兰陈玉怡刘冬生
- 关键词:血浆老年人心力衰竭
- 血栓抽吸导管冠脉闭塞段注入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研究通过血栓抽吸导管直接在冠状动脉闭塞段内注入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无复流、慢血流现象的影响及其改善心肌灌注的疗效。方法我院近2年收住的16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直接PCI术,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栓负荷重,均对其使用血栓抽吸导管行反复血栓抽吸,然后把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通过血栓抽吸导管在冠状动脉口处注射替罗非班;B组通过血栓抽吸导管直接在冠状动脉闭塞段内注入替罗非班。对比两组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前后无复流发生率、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的变化及出院后1、3、6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B组无复流发生率最低、TIMI分析Ⅲ级所占比例最高(P<0.01),且各时间段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最低;A组和B组术后1个月LVEF、LVEDD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则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0.01),A组与B组在各时间段的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接PCI术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在冠脉闭塞段直接注入可有效降低PCI术后患者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并不增加出血风险,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组织灌注,从而改善预后。
- 何小萍苏少辉叶健烽
- 关键词:血栓抽吸无复流替罗非班
-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超选择应用替罗非班与静脉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82例,其中应用冠脉内超声注入替罗非班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静脉内注入替罗非班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对注射替罗非班后首次以及PCI手术结束前末次即时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进行分析,评估两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与TIMI心肌灌注(TMPG)的血流分级,并计算TIMI贴数计数(cTFC)。结果观察组患者TI-MIⅢ级血流获得率分别为65.38%、82.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2.30%、4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8、14.08, P均<0.05)。观察组TMPG Ⅲ级血流获得率分别为60.26%、74.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8.84%、4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4、9.31,P均<0.05)。观察组注射药物后首次及PCI术后末次cTFC分别为(37.75±7.02)帧、(27.03±6.52)帧,均低于对照组患者(51.52±9.53)帧、(42.40±8.52)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0、12.32,P均<0.05)。结论冠脉内超选择应用替罗非班显著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组织灌注效,从而降低PCI术后患者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何小萍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替罗非班
- 应用SYNTAX积分预测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后长期预后的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造影SYNTAX积分在预测多支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长期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1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多支病变并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SYNTAX积分将患者分为3组:高分值组,共51例,SYNTAX积分大于33分;中分值组,共64例,SYNTAX积分为23-32分;低分值组,共45例,SYNTAX积分小于23分。随访3年,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vascular events,MACCE)发生率。根据MAC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各临床因素的差异。通过计算机COX比例风险模型,对PCI治疗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特征性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高分值组的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分值组与低分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分值组大于低分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预测MACCE发生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SYNTAX积分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是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SYNTAX积分能有效预测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长期预后结局,临床价值理想。
- 何小萍苏少辉黎志云吴秀英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SYNTAX积分
- Lp(a)与D-二聚体水平对高脂血症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
- 2014年
-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在高脂血症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以及其对高脂血症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门诊和住院患者120例,分为高脂血症心肌梗死患者组40例,高脂血症非心肌梗死患者组40例,非高脂血症组40例(对照组)。检测血液中血清脂蛋白(a)和D-二聚体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脂血症心肌梗死组的血清脂蛋白(a)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高脂血症非心肌梗死组(P<0.05);高脂血症非心肌梗死组的血清脂蛋白(a)和D-二聚体水平也显著高于非高脂血症组(P<0.05)。结论:本组研究数据表明高脂血症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和D-二聚体水平要显著高于高脂血症非心肌梗死患者和非高脂血症患者,表明高血清脂蛋白(a)和D-二聚体水平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何小萍
- 关键词:D-二聚体高脂血症急性心肌梗死
- 基于DRG的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实施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sease 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的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回顾性纳入东莞市人民医院2018年-2022年共病案20000份,DRG住院病案首页质量实施控制前(2018年1月-12月)病案10000例为研究对照组;纳入DRG住院病案首页质量实施控制后(2022年1月-2022年12月)病案10000例为观察组,探究基于DRG背景下组间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存在缺陷问题病案共1943份,占比19.43%,影响DRG入组共1000份(51.47%),不影响DRG入组共943份(48.53%);观察组存在缺陷问题病案共1316份,占比(13.16%),其中影响DRG入组共有643份,占比48.86%,不影响DRG入组的共有673份,占总质控错误的51.14%,组间缺陷病案份数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χ^(2)=144.11,P<0.05);观察组患者诊疗信息、费用信息缺项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断及手术情况等填写完整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DRG背景的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实施能显著提升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提升住院病案首页诊断及手术情况等填写正确率,综合性质控价值更高,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何小萍魏晓靓何明聪舒航胡佳睿
- 关键词:DRG住院病案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超选择应用替罗非班预防慢血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超选择应用替罗非班预防慢血流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患者意愿将163例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分为常规冠脉内给药组81例和超选择冠脉内给药组82例,分别给予冠脉内替罗非班+血栓抽吸治疗和超选择冠脉内替罗非班+血栓抽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程度、CKMB峰值、CTn-I峰值以及3个月随访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选择冠脉内给药组患者ST段完全回落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冠脉内给药组,CKMB峰值和CTN-I峰值显著低于常规冠脉内给药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常规冠脉内给药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低于常规冠脉内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选择冠脉内给药组患者随访3个月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冠脉内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内超选择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提高靶病变局部血药浓度,改善即刻的血流,降低慢血流或无复流情况,使术后的ST段完全回落得更快,短期随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
- 苏少辉叶健烽何小萍李大强熊斌卢炯斌林爱玲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脉超选择替罗非班慢血流
- 冠状动脉闭塞段注入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流影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通过在急诊介人治疗时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闭塞段注人替罗非班,观察其对无复流、慢血流现象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住的12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研究目的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来进行随机分组,分为A、B两组。A组59例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口处注射替罗非班;B组64例为血栓抽吸联合血栓抽吸导管直接在冠状动脉闭塞段内注人替罗非班。对比两组冠状动脉注人替罗非班前后无复流发生率及术后半年内心功能的变化,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6mm步行试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3和6个月则差异显著(均为P<0.05)。两组患者TIMI血流n级所占比例最高(83.1%和85.9%),B组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比例低于A组(7.8%比11.9%夕=7.319,P=0.023),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6.3%比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术中在冠状动脉闭塞段直接注人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改善心功能。
- 何小萍苏少辉叶健烽林爱玲李大强卢炯斌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冠状动脉闭塞无复流现象替罗非班
- 冠脉内超选择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 叶健烽苏少辉何小萍卫展扬何如平莫静兰简政威熊斌李大强林爱玲卢炯斌刘冬生杨燕华陈国栋肖慧梅
- 国内外已发表的临床研究所报道的有关血小板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包括盐酸替罗非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静脉内全身给药或通过指引导管在冠状动脉口处给药,加上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中止,使得罪犯冠状动脉血管难以保证足够的药物...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替罗非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