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瑶
- 作品数:90 被引量:60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胆管上皮细胞表达TGF-β在胆汁淤积性肝病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通过研究胆汁淤积性肝病不同阶段的肝脏病变、BDEC增殖及转化生长因β(TGF-β)的变化,以探讨胆汁淤积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①以胆总管结扎(BDL)制作胆汁淤积性肝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D0)、7天组(D7)及18天组(D18);②动态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肝脏病理变化,以Knodell组织学评分评价肝脏组织学改变;③自肝脏中分离BDEC,以实时定量PCR方法(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肝脏组织以及分离所得BDEC中TGF-β表达的情况;④分析肝脏Knodell组织学评分与TGF-β1mRNA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⑤利用永生化的小鼠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株(mIBEC),通过体外实验探讨TGF-β1对mIBEC增殖的作用。【结果】①肝脏Knodell组织学评分随着淤胆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且胆管增殖程度随着淤胆时间延长而加重;②肝脏组织及BDEC中TGF-β1、TGF-β2及TGF-β3的mRNA表达水平随着淤胆时间延长而显著上调;③肝脏Knodell组织学纤维化程度评分与不同时间点肝脏组织及BDEC中TGF-β1mRNA表达水平间存在正相关(r=0.9376,P<0.05及r=0.9682,P<0.01)。④体外研究显示,TGF-β1可抑制mIBEC增殖。【结论】①BDL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病中,肝脏损伤、胆管增殖程度及TGF-βmRNA表达水平均随淤胆时间延长而增加;②TGF-β1与BDEC的相互作用在BDL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③增生的BDEC中TGF-β1表达上调参与了BDL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形成。
- 何瑶陈白莉杨荣萍曾志荣任明
- 关键词:胆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胆汁淤积性肝病
- 克罗恩病患者血清IL-9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英夫利西疗效的关系研究
- 冯婷张盛洪邱云冯瑞毛仁何瑶曾志荣陈旻湖
-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基因Glu216Lys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炎症性肠病无关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基因Glu216Lys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炎症性肠病(IBD)发病及各种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86例确诊的汉族IBD患者[173例克罗恩病(CD)和113例溃疡性结肠炎(UC)]及年龄、性别匹配的332名健康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引物介导的限制性分析PCR方法检测基因分型;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位点多态性对IBD发病及临床特征的影响。结果:CD和UC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间Glu216Lys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分析Glu216Lys与CD和UC的临床特征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I基因Glu216Lys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IBD发病和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IBD的遗传易感性具有种族差异性。
- 杨庆帆陈白莉张青森何瑶陈旻湖曾志荣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杀菌单核苷酸多态性中国汉族人群
-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0
- 2005年
- 目的研究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间接免疫荧光生物薄片法检测29例溃疡性结肠炎(UC)、34例克罗恩病(CD)及2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ASCA和pANCA的表达。结果pANCA在CD组、UC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7.1%、69.0%和16.0%,UC组显著高于CD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5)。ASCA在上述3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1.8%、58.6%和8.0%,UC组亦显著高于CD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5)。ASCA+/pANCA-诊断C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是0、89.7%和0;pANCA+/ASCA-诊断U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20.7%、64.7%和33.3%。结论ASCA和pANCA阳性有利于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却不能敏感地筛选患者;ASCA和pANCA联合检测不能作为汉族UC和CD鉴别诊断的指标。
- 高翔胡品津何瑶廖山婴彭穗陈旻湖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血清自身抗体ASCA抗中性白细胞胞质
- 白细胞介素-3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3811047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相关
- 目的 探讨IL-37基因rs381104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IBD的关系.方法 采用MALDI-TOF MS技术检测250例CD、115例UC患者及622名健康对照者的IL-37基因rs3811047多态性,...
- 张青森饶佩斯廖诗乐杨庆帆陈白莉何瑶陈曼湖曾志荣
- 胆管上皮细胞株抑制共培养的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
- 2011年
- 目的通过体外共培养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株(mIBEC)与肝癌细胞株HepG2,探讨mIBEC对HepG2细胞株的可能作用。方法体外共培养HepG2与mIBEC,采用CellTiter 96○R AQueous One Solution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分别测定并比较HepG2细胞单独培养时以及与mIBEC共培养后增殖的情况;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测定HepG2细胞单独培养时以及与mIBEC共培养后其Ki67及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HepG2细胞单独培养时以及与mIBEC共培养后其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mIBEC共培养后24~72 h,HepG2细胞增殖水平低于其单独培养时的水平(P<0.01),且伴有Ki67 mRNA表达的下调(P<0.05);与mIBEC共培养后,HepG2细胞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其单独培养时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BEC可抑制共培养的HepG2细胞增殖;caspase3激活表达上调可能是mIBEC抑制共培养的HepG2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 何瑶黄文生杨荣萍任明
- 关键词:胆管上皮细胞共培养CASPASE3
- 内镜下套扎治疗胃肠道隆起性病变(附67例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宽基底或粗蒂胃肠道隆起性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法,对67例宽基底或粗蒂胃肠道隆起性病变进行套扎治疗。结果67例71枚胃肠道宽基底或粗蒂隆起性病变均一次性套扎成功,15例同时加高频电切除;术后60例复查示49例隆起病变完全脱落消失(含已电凝切除者),9例部分脱落,2例未脱落;7例失访。1例同时加高频电切后并创面小动脉出血。治愈、有效、无效率分别为81.7%(60/49)、15.0%(9/60)、3.3%(2/60)。结论尼龙绳套扎法对宽基底或粗蒂胃肠道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操作简便的方法,值得推广。
- 崔毅徐显林何瑶李初俊聂晓英
- 关键词:内镜尼龙绳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 小鼠人白细胞抗原异基因皮肤移植后的机体免疫应答
- 2011年
-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LA)致敏后机体免疫应答,为寻找有效手段阻断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转HLA-A2.1基因小鼠为供体,野生型小鼠为受体行2次皮肤移植建立HLA致敏小鼠模型,观察致敏小鼠体内各种免疫应答变化.结果 皮肤移植致敏后小鼠体内IgG显著升高,28 d达高峰[(14.10±0.47μg/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IgG2a为主[(449.4±113.5)μg/L,莱姆德抗原板法],伴外周血、脾脏及骨髓中各种淋巴细胞组成的变化;2次移植皮肤存活天数较第1次显著缩短[(3.0±0.7)d比(10.0±1.3)d];HLA-A2单一抗原致敏可诱导产生多种抗体,并对表达HLA-A2靶细胞具细胞毒作用.结论 HLA-A2致敏可诱导受体产生高水平IgG2a,与多种Ⅰ类HLA存在交叉反应,伴有B及T淋巴细胞的激活,导致移植后受体发生AMR.
- 何瑶黄文生杨荣萍熊理守陈瑜君蔡世荣
- 关键词:皮肤移植免疫应答
- 罗格列酮对胃癌AGS细胞株生长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胃癌AGS细胞株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S法测定罗格列酮对胃癌AGS细胞株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罗格列酮对AGS细胞凋亡的影响,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罗格列酮对PPARγ、HCaRG及DLK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罗格列酮(1—100μM)处理AGS细胞株24h及48h,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其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预先加入PPARγ拮抗剂GW9662可部分逆转罗格列酮的作用;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处理AGS细胞株48h,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2.97,P〈0.05),GW9662不能逆转罗格列酮的作用;罗格列酮诱导AGS细胞株PPARγ、HCaRG及DLK1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GW9662能阻断罗格列酮诱导DLK1表达的作用,而不能阻断其诱导HCaRG表达的作用。结论罗格列酮通过PPARγ依赖及非依赖两种途径抑制胃癌AGS细胞株生长,诱导DLK1及HCaRG表达可能是罗格列酮抗胃癌作用机制之一。
- 陈白莉柯春龙何瑶曾志荣梁伟强于君胡品津
- 大鼠肝脏非实质细胞分离及鉴定
- 2010年
- 目的 肝脏非实质细胞(NPLC),包括胆管上皮细胞(BEC)、肝星状细胞(HSC)、肝窦内皮细胞(LSEC)以及枯否细胞(KC)在肝胆道疾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成功分离高纯度、高活性的该类细胞将有助于研究该类细胞特征及其在肝胆道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①采用梯度离心技术及荧光激活细胞分离技术(FACS),分别自正常大鼠及胆总管结扎大鼠中分离四种肝脏非实质细胞.②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技术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以鉴定分离所得细胞的纯度.③以台盼蓝染色分别检测分离所得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①从大鼠肝脏分离出的四种主要的NPLC,BEC、HSC、KC及LSEC,其纯度分别为:(94.0±9.2)%、(90±8.5)%、(93.5±7.2)%及(95.7±6.7)%.②自正常大鼠肝脏中分离的NPLC、BEC、HSC、KC及LSEC数量均显著多于自正常大鼠肝脏中分离所得的细胞数(P<0.01).③从大鼠肝脏分离出的四种主要的NPLC、BEC、HSC、KC及LSEC,其存活率均在93%以上.结论 ①本研究采用方便可行的方法,成功分离出高纯度、高活性的肝脏非实质细胞.②胆总管结扎术后大鼠肝脏中各种非实质细胞数均较正常大鼠肝脏显著增多.
- 何瑶杨荣萍陈白莉曾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