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翠菊

作品数:89 被引量:365H指数:11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2篇乳腺
  • 30篇磁共振
  • 28篇成像
  • 23篇肿瘤
  • 19篇腺癌
  • 19篇磁共振成像
  • 18篇乳腺癌
  • 15篇影像
  • 14篇术前
  • 12篇直肠
  • 12篇直肠癌
  • 12篇肠癌
  • 11篇多层螺旋CT
  • 10篇影像学
  • 10篇乳腺肿
  • 10篇乳腺肿瘤
  • 10篇腺肿瘤
  • 10篇病变
  • 9篇直肠癌术
  • 9篇直肠癌术前分...

机构

  • 63篇辽宁省肿瘤医...
  • 11篇锦州医学院附...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锦州市中心医...
  • 1篇锦州医学院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2篇何翠菊
  • 58篇罗娅红
  • 43篇于韬
  • 22篇赵英杰
  • 18篇刘凡
  • 13篇王菲菲
  • 12篇曲宁
  • 11篇段阳
  • 11篇赵丹
  • 10篇邱岩
  • 8篇满江红
  • 8篇那丽莉
  • 8篇李森
  • 8篇梁凯
  • 7篇路鹏
  • 6篇王志铭
  • 5篇马贺骥
  • 5篇李松柏
  • 5篇迟达
  • 4篇徐克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医学...
  • 7篇当代医学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肿瘤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第三届全国乳...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1篇2011
  • 14篇2010
  • 11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比较乳腺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aided Detection,CAD)系统对不同临床经验的放射科医生诊断准确率的影响程度,评估该系统对不同级别医生的辅助作用。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门诊及住...
赵英杰罗娅红于韬王盈曲宁巍瑞丽何翠菊王菲菲康雁赵宏
文献传递
表观扩散系数值离散系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离散系数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96例患者磁共振乳腺病灶98个,分别测量每一病灶ADC值的均值(x)及标准差(s),并计算每一个病灶ADC值的离散系数CV(CV=s/x)。评估病灶ADC值均值及CV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组ADC值均值[良性(1.42±0.32)×10^(-3)mm^2/s,恶性(1.04±0.29)×10^(-3)mm^2/s]及CV(良性0.10±0.03,恶性0.17±0.04),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1)。乳腺良性与恶性病变之间ADC-CV差异的效应量(Cohen's d值,1.98)高于良性与恶性病变之间ADC均值差异的效应量(1.25)。ADC-CV ROC曲线的AUC(0.935±0.0227)也显著大于ADC均值ROC曲线的AUC(0.790±0.0447)(P<0.01)。结论:乳腺病变DWI检查中ADC-CV较ADC值均值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徐姝罗娅红何翠菊
关键词:乳腺疾病磁共振成像
手法干预对痉挛初期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
2005年
朱红何翠菊董福仁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偏瘫患者手法治疗痉挛期
应用MR动态增强减影成像技术显示乳腺三维血管结构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MR动态增强、脂肪抑制成像和减影成像技术显示乳腺三维血管结构。方法选择随机抽取100名高危乳腺癌患者的正常侧乳腺,通过8个时相的动态MR增强减影研究显示胸廓内、外动脉、肋间动脉和其分支的比率。结果胸廓内、外动脉I级、II级分支的显示率分别为93%(93/100)、62%(62/100)、72%(72/100)、45%(45/100);肋间动脉的显示率为59%(59/100)。结论乳腺动态MRI增强3D血管减影成像基本上反映乳腺的血管分布。
迟达罗娅红于韬段阳何翠菊赵英杰赵丹
关键词:乳腺
乳腺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乳腺纤维腺瘤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乳腺纤维腺瘤的乳腺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影像学特征,探讨DCE-MRI在乳腺纤维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1年5月间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并有病理证实的单发女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56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了乳腺DCE-MRI检查。总结在DCE-MRI影像上乳腺纤维腺瘤的形态、边缘、强化和曲线特征。统计依据DCE-MRI诊断乳腺纤维腺瘤的准确度。结果本组乳腺纤维腺瘤病灶在形态上,DCE-MRI显示为类圆形34枚,分叶状13枚,不规则形9枚;在边缘上,DCE-MRI显示为规则者49枚,不规则者5枚,毛刺者2枚;在DCE-MRI强化上,显示为无明显强化者10枚,均匀性强化者37枚,不均匀强化者9枚;其中,表现为向心性强化者5枚,表现为"中心—边缘"型号强化者51枚;在TIC曲线上,显示为Ⅰ型者40例,Ⅱ型者9例,Ⅲ型者7例。依据DCE-MRI上病变的形态、边缘、强化和曲线特征对本组乳腺纤维腺瘤病灶进行诊断,诊断准确度为83.93%。结论 DCE-MRI在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具有突出价值。
王秀杰孙光翠于韬何翠菊赵英杰赵丹王菲菲
关键词:乳腺纤维腺瘤磁共振增强扫描
动态增强MRI和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对预测疗效价值的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检测肿瘤的变化,对预测疗效的价值。方法:Ⅱ、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20例,21个病灶,均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肿瘤大小2.0~6.0cm。化疗前和二周期化疗后行动态增强MRI和DWI...
赵林何翠菊陈丽张斌罗娅红张齐王聪张鑫丰马特龙飞张强徐宏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DCE-MRIDWI
文献传递
Vibrant技术在磁共振双侧乳腺动态增强检查中的应用及优势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Vibrant软件技术在磁共振双侧乳腺动态增强检查中的应用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70例,均为女性,按照Vibrant动态增强检查扫描的时间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两组病例均采用1.5T MR机行动态增强检查。A组病例行Vibrant动态增强的扫描时间为9分24秒,B组病例行Vibrant动态增强的扫描时间为7分42秒。结果:A组病例动态增强MRI诊断的敏感性为94.74%,特异性为85%,准确性为89.74%;B组病例动态增强MRI诊断的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89.47%,准确性为90.48%。两组病例动态增强MRI对病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ibrant乳腺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Vibrant技术在缩短增强扫描时间的情况下不降低其诊断效能。
赵丹罗娅红刘凡何翠菊赵岩
关键词:磁共振乳腺疾病
WB-DWI结合常规CT、MRI诊断恶性肿瘤全身脏器转移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全身磁共振扩散成像(WB-DWI)技术和CT/MRI在诊断恶性肿瘤全身转移上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全身恶性肿瘤患者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病例先行CT/MRI检查;而后行WB-DWI检查及后续CT/MRI增强扫描。对照手术、穿刺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统计单独应用CT/MRI影像以及WB-DWI+CT/MRI综合影像对全身转移病灶进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统计两者在诊断恶性肿瘤全身转移上的统计学差异。结果CT/MRI常规检查共诊断转移病灶61处,行WB-DWI+CT/MRI诊断转移病灶84处,病理及临床诊断转移病灶83处。CT/MRI常规检查诊断转移病灶符合率约66.37%,WB-DWI+CT/MRI诊断转移病灶符合率约89.11%,两者在诊断恶性肿瘤全身转移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WB-DWI对恶性肿瘤全身转移进行诊断,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于韬罗娅红何翠菊邱岩李森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恶性肿瘤
MRI对乳腺薄壁囊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薄壁囊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MRI增强扫描表现为薄壁囊性病变的76例患者(81个病变)。患者均行双侧乳腺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采用MRI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对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分析病变的边缘、内部强化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等特征,采用χ2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间囊壁边缘、厚度、强化形式、是否存在壁结节及内部分隔的差异,采用Fisher法比较TIC曲线及壁结节位置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壁结节大小的差异。结果81个病灶中,良性病灶67个,恶性病灶14个。良性病灶中,56个囊壁清晰,58个囊壁厚度均匀,7个有壁结节;恶性病灶中,5个囊壁清晰,8个囊壁厚度均匀,9个有壁结节,良恶性病灶间上述特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9个存在壁结节的恶性病灶中,7个壁结节位于壁外,1例壁结节位于壁间,1例壁结节位于壁内;7个存在壁结节的良性病灶中,4个位于壁间,1个位于壁内,2个位于壁外,良、恶性壁结节位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8,P=0.043)。良恶性病灶间均匀强化、内部分隔情况及壁结节大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9个良性病灶由于囊壁呈细线状强化,无法获得TIC曲线进行强化程度评价,对58个良性病灶和14个恶性病灶的TIC进行分析,良性病灶Ⅰ型及Ⅱ型TIC多见、恶性病灶Ⅱ型及Ⅲ型多见,TIC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壁强化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薄壁囊性病变多为良性病灶,囊壁强化特点联合TIC曲线有助于发现恶性病灶。
贾宇何翠菊罗娅红于韬
关键词:乳腺肿瘤囊性病变
定量DCE-MRI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动态增强MRI(DCE-MRI)对乳腺癌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73 例乳腺占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疾病41例,作为实验组;良性疾病32 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
柏晓茹罗娅红何翠菊王晓煜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