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于宝

作品数:84 被引量:530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成像
  • 33篇磁共振
  • 25篇磁共振成像
  • 16篇肿瘤
  • 8篇血管
  • 8篇体层摄影
  • 8篇体层摄影术
  • 8篇X线
  • 8篇X线计算
  • 8篇X线计算机
  • 8篇MRI
  • 8篇病理
  • 6篇影像
  • 6篇消融
  • 6篇病理对照
  • 5篇直肠
  • 5篇细胞
  • 5篇静脉
  • 5篇病理对照分析
  • 4篇动脉

机构

  • 53篇广东省人民医...
  • 1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武汉市儿童医...
  • 2篇广东省医学科...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东莞市厚街医...
  • 1篇解放军第25...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1篇刘于宝
  • 49篇梁长虹
  • 30篇谢淑飞
  • 25篇王秋实
  • 24篇余元新
  • 22篇张忠林
  • 16篇胡道予
  • 16篇刘再毅
  • 14篇夏黎明
  • 14篇王承缘
  • 12篇李震
  • 8篇邹明丽
  • 8篇李景雷
  • 8篇郑君惠
  • 4篇曾引华
  • 4篇张水兴
  • 3篇刘辉
  • 3篇黄飚
  • 2篇巫梓斌
  • 2篇林韩斌

传媒

  • 14篇放射学实践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5篇中国临床医学...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肝脏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6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 6篇2003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T磁共振及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前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探讨3.0T MRI及弥散加权成像在兔肝VX2瘤成像技术,并通过对比分析兔肝VX2瘤射频消融治疗后3.0T MRI及弥散加权成像与病理特征,评价其在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监测兔肝VX2瘤变化的价值。   ...
刘于宝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射频消融
膀胱肾源性腺瘤合并苗勒管发育畸形及孤立肾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病例资料患者,女,19岁。既往痛经史,体检发现膀胱肿瘤1个月入院。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压积增高,平均红细胞含量及浓度均降低。性激素6项中除睾酮均增高。肿瘤标记物中CA-125增高,尿检中白细胞增高。MR增强检查:膀胱后壁三角区内见一菜花样向腔内、外突起肿块,边界欠清,最大断面3.5cm×2.5cm×2.5cm,病灶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肿块呈中度均匀强化。扫及子宫见双子宫体及双宫颈结构,未见相连。左侧宫颈内可见类圆形短T1长T2出血灶,与膀胱后壁肿瘤关系密切。左侧肾脏缺如。
胡杉梁长虹谢淑飞刘于宝
关键词:腺瘤苗勒管磁共振成像
CT动态增强和CT血管成像诊断活动期克罗恩病被引量:5
2007年
CT灌肠是将灌肠和CT相结合的一种成像技术,虽然传统的钡剂灌肠对诊断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其显示肠壁及邻近的结构欠佳;传统CT口服对比剂不易使小肠充分扩张,塌陷或扩张不充分的病变肠段与正常肠襻不易区分;内镜具有侵袭性,且不能完整显示整段小肠。本研究采用小肠插管技术灌肠使肠管充分扩张后,行CT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得CT血管成像(CTA)及多平面三维图像,观察克罗恩病肠壁及肠外等异常改变。
刘于宝梁长虹张忠林林韩斌
关键词:CT动态增强克罗恩病活动期钡剂灌肠对比增强扫描
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征象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CT征象能否准确诊断与鉴别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腹膜后脂肪肉瘤。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7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MDCT图像,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CT征象与两种肿瘤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肿块与肾脏交界面的肾皮质缺损、肿块内粗大血管、肾动脉分支供血及肿块内血管穿过肾实质走行仅或主要见于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P均<0.01);肾脏向前移位和肿块内非脂肪成分强化结节灶仅或主要见于腹膜后脂肪肉瘤(P均<0.01)。钙化、肿块内和(或)周围出血及合并的其他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腹膜后脂肪肉瘤中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征象能有效鉴别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腹膜后脂肪肉瘤。
王秋实刘辉梁长虹刘再毅谢淑飞刘于宝余元新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肿瘤腹膜后脂肪肉瘤
结直肠癌双层探测器光谱CT成像: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成像技术对结直肠癌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行腹部DLCT检查且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的4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41例患者共纳入113枚局部淋巴结,其中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40枚,非转移性淋巴结73枚。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每枚淋巴结的DLCT图像,分别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上测量淋巴结的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40~100 keV)的斜率,比较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光谱参数值的差异,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参数,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转移性淋巴结的动、静脉双期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斜率均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5)。动脉期的碘浓度和能谱曲线斜率为转移性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子,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795和0.809,敏感度分别为0.704和0.778,特异度均为0.722。结论:DLCT定量参数对结直肠癌患者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其中以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的诊断效能最高。
万幸赵心竹罗敏罗敏刘于宝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肝脏磁共振对比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被引量:6
2012年
MR对比剂已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及相关研究。本文对不同种类对比剂在肝脏应用方面的过去、目前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简单介绍,旨在提高肝脏MR磁共振对比剂在临床应用及研究等方面的认识。
张水兴刘于宝梁长虹
关键词:肝脏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基于短信平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探讨在医院信息系统和影像科的图像归档及传输系统及放射影像信息系统(PACS和RIS)基础上基于短信平台实现对放射科管理信息化、人性化的经验。
刘于宝王广谊黄宏飞庄峻张育聪梁长虹
关键词:放射科短信信息管理
3D-SPGR冠状位动态增强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2003年
目的:探讨MR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imension-spoiledgradientrecalledecho,3D-SPGR)冠状位快速动态增强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6例B超、CT未明确诊断的不同大小肝占位性病变病例进行常规单次激励快速自旋回波(SS-FSE)定位、轴位自旋回波(SE)T1WI及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平扫后,用3D-SPGR序列冠状位对病灶定位,行冠状位3D-SPGR序列快速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描出病灶和正常肝实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其强化特征并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肝脏不同占位性病变的肿块,3D-SPGR冠状位动态增强后的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不同。结论:3D-SPGR冠状位动态增强对肝脏不同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刘于宝胡道予夏黎明王承缘李震邹明丽曾引华
关键词:肝疾病磁共振成像
肝门部神经鞘瘤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神经鞘瘤的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肝门部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CT、MRI资料,其中2例行CT、MRI检查,3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分析其CT、MRI表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肝门部神经鞘瘤的MRI表现:T1WI序列表现为低或等信号,T2WI序列为等、高信号。CT表现: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边界清晰的肿块,其内可见散在小片状低密度坏死区。CT、MRI增强呈延迟强化或不均匀强化。CT、MRI可见病灶周围有完整包膜,边界清晰。病理以瘤细胞呈梭形、外见完整纤维包膜为特征,免疫组织化学S-100、NSE、Vimentin阳性。结论肝门部神经鞘瘤具有特征性CT、MRI表现,CT、MRI对肝门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刘于宝梁长虹王秋实谢淑飞余元新刘再毅张忠林
关键词:神经鞘瘤病理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动态增强在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CT动态增强在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观察指标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形态、边缘、大小、密度以及动态增强模式。结果肿瘤大小约1.5~13cm,平均(5.8±2.1)cm。15例有周围性胆管扩张,5例有包膜回缩征,2例有卫星灶,13例有淋巴结肿大。平扫时肿块呈低密度。动态增强时,动脉期有20例、门脉期有21例见肿块周边环状强化,延迟期有26例可见肿块中心不均匀强化。结论CT动态增强在肿块型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张忠林梁长虹刘再毅李景雷刘于宝余元新谢淑飞王秋实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