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栋 作品数:113 被引量:1,043 H指数:18 供职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冬小麦拔节期冠层晴天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999年 利用美国SE590辐射分光光谱仪对晴天中午冬小麦冠层各种辐射光谱成分进行了测定研究,给出了冠层上方总辐射、反射辐射及基部透射辐射的各种光谱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冠层上方总辐射、反射辐射、基部透射辐射及吸收辐射中光合有效辐射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79%、162%、216%和739%。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小麦冠层反射率光谱变化规律,并利用三次样条函数对冬小麦冠层反射率光谱曲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56组实测数据组成的反射率—波长曲线可以由12组实测数据通过三次样条函数进行较为准确的模拟,平均模拟误差为47%,从而为冬小麦反射率光谱曲线数据压缩,建立作物遥感数据库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 刘建栋 卢布 樊广华关键词:冬小麦 光谱特征 光合有效辐射 三次样条函数 玉米双行交错稀植种植方式的增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探索通过改变种植方式减少玉米增密后对玉米植株产生的不利影响。以‘郑单958’为实验材料,本试验设置了等行距种植,宽窄行种植和双行交错稀植种植3种种植方式,设置3个处理:8.33万株/hm^(2),12.1万株/hm^(2)和15.1万株/hm^(2),研究高产夏玉米合理的种植模式。本试验通过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了根系干物质积累,增加了棒三叶总面积,提高玉米冠层顶部的日光截获率,将绝大部分的光截获并促使净光合速率(Pn)提前达到最大,在中午强光时进行午休,保护强光下的叶片光合系统免受破坏,进而显著地提高了玉米产量。双行交错种植(SHJC)比单行种植(DH)增产3402 kg/hm^(2),增产39.83%;比宽窄行种植(KZH)增产2774.7 kg/hm^(2),增产30.26%。双行交错种植在保证玉米群体数量的前提下,减少了单株的竞争,保障了个体发育潜力的发挥。双行交错种植方式显著改善了玉米群体的冠层光分布、提高了光合特性,提高了玉米产量;在本实验条件下,双行交错种植方式下15.1万株/hm^(2)的玉米产量表现最佳。这为黄淮海地区玉米高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高产栽培模式。 王荣江 陈英丽 吕才波 毕建杰 刘建栋关键词:夏玉米 根干重 赴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作物模拟合作研究总结 2017年 1概况
2017年2月9日至3月10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刘建栋研究员前往澳大利亚,与悉尼科技大学(UTS: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ydney)作物模拟研究组的相关专家进行了为期1个月左右的模型合作研究工作。在澳期间,按出国计划,研究了相关作物生长模型中的氮元素模块,编写了相应的FORTRAN程序代码,与相关科研人员讨论了模块加入作物生长模型的方案,并在悉尼科技大学作物模型研究组进行了有关学术汇报。 刘建栋关键词:赴澳大利亚 作物模拟 作物生长模型 包含CO_2因子的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农业气象简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在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对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观测,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包含CO2浓度和温度因子的两个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农业气象简易模型。利用50组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确定了两个模型各自相关的参数,回代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796和0.793。进而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另外77组实测数据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在0.01%的误差概率水平下模拟能力十分接近,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3和0.9609,其中等轴双曲线型模型的模拟效果稍好于渐进指数型模型。因此,两个模型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且等轴双曲线具有结构更加简单的特点,可作为农业气象作物模型中光合作用子模型。本研究为评估全球变化背景下CO2浓度增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提供了适用于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型。 李明星 刘建栋 王馥棠 戴晓苏 刘文泉 廖要明关键词:CO2 冬小麦 叶片光合作用 云南山地太阳总辐射的分布式模拟 被引量:6 2014年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太阳总辐射模拟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MODIS的地表反照率产品,取代前人研究中的计算地表反照的经验公式,并且在更短的积分步长内进行计算,进而开发了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的模拟模型。应用1000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及常规气象资料和2个辐射站的实测总辐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布式太阳辐射模拟模型能准确地模拟云南的太阳总辐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非常好;云南年总辐射变化在3191~5858J·m^-2·s^-1之间,四季的辐射差异不大,春季稍高,冬季次之,其次是夏季,秋季稍低,这可能是受夏季降水量以及云量较多的影响。在区域分布上,云南省境内多山,地面起伏较大,对总辐射的区域分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红河及南盘江两岸等,因遮蔽度较大,总辐射较低。太阳总辐射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在小网格的尺度上进行精细化的太阳总辐射计算可以为多个学科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本研究为此提供了一个计算案例。 刘玲 刘建栋 邬定荣 申双和 朱勇关键词:太阳总辐射 复杂地形 地表反照率 近地层大气臭氧对水稻光合作用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2003年 利用TE 4 9C型臭氧自动观测仪测定了常熟稻田上方O3 浓度 ,并利用OTC 1型开顶式气室测定了O3 浓度对水稻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O3 对水稻冠层光合影响的数值模式 ,模式具有较高分辨率和准确度 .观测表明 :O3 浓度逐时值变化幅度在 0~ 16 0× 10 -9之间 ,而日平均值变化仅在 5× 10 -9~ 6 0× 10 -9范围内 ;稻田上方O3 存在高浓度单峰型和低浓度平缓型两种典型日变化 .数值分析表明 :全晴天时高浓度单峰型对光合日总量影响较大 ;随日总辐射量加大臭氧浓度增加对光合作用影响程度加强 .全生育期积分表明 :受O3 影响水稻光合作用总损失量约为 11 6 % . 刘建栋 周秀骥 于强 颜鹏 郭建平 丁国安关键词:水稻 光合作用 数值模拟 农作物 大气污染 温度对夏玉米光合生产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2002年 利用美国Licor 6 2 0 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了夏玉米光合作用速率 ,给出了叶片光合作用模型 ,建立了夏玉米冠层光温生产力数值模式 ,阐明了日平均气温与冠层群体光合作用之间的相对确定性关系 ,并提出了光合等效温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 ,推导出温度对群体光合作用影响的函数表达式 ,使温度订正函数 f(T)不再是简单的假设 ,而是建立在较为严格的理论基础之上 ,从而实现了光合模型的时间尺度转换 ,为更准确地建立生态动力模型及农业气候资源数值模型提供了前提条件。 刘建栋 周秀骥 于强关键词:夏玉米 光合作用 数值模拟 冠层 气候资源 开花后淹水对两个冬小麦品种旗叶光合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012年 选用小麦品种济麦20和泰农18,采用池栽补灌淹水方法,研究开花期及灌浆期3 d、6 d、9 d、12 d淹水对小麦旗叶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淹水期间光合性能降低,淹水后光合性能有所恢复。灌浆前淹水提高了灌浆中后期光合性能,但以后光合性能迅速降低。除淹水3 d外,两时期6~12 d淹水均引起籽粒产量降低。产量降低的主导因素是粒数的减少,其次是粒重的降低。 毕明 李福海 王秀兰 谭秀山 刘建栋 毕建杰关键词:小麦 淹水 光合特性 华北地区冬小麦生产潜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自然正交分解(EOF)对由机理性作物生长模型模拟的华北地区冬小麦的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进行了分析,揭示生产潜力在时空上的分异规律。首先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进行了冬小麦田间试验,测定了冬小麦生理生态及干物质积累过程等试验数据。根据试验数据对WOFOST模型进行了改进,获取了相关模型参数并对模型进行了充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冬小麦生长过程。随后利用验证后的WOFOST模型模拟了华北地区42个站点1961—2006年冬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并对其进行EOF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光温生产潜力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变化趋势,气候生产潜力大致呈南高北低的趋势,该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较为一致。EOF分析则表明,影响光温生产潜力最重要的因子是辐射,其次是温度。影响气候生产潜力最重要的是降水,其次是该区域光温条件的综合效应。 邬定荣 刘建栋 刘玲 姜朝阳 于强关键词:冬小麦 光温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 EOF 根据冬小麦根系分布进行灌溉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冬小麦根系分布进行灌溉的方法,它是在麦田中建有立体灌溉系统,根据冬小麦生长日期、根系深度和该深度土壤的相对湿度进行分层灌溉,分层灌溉包括表层灌溉、中层灌溉和深层灌溉。本发明根据冬小麦生长日期、根系深度... 毕建杰 姜会飞 刘建栋 周勋波 张建平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