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成城

作品数:26 被引量:151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帝国
  • 3篇政治
  • 3篇社会科学方法
  • 3篇社会科学方法...
  • 3篇科学方法论
  • 2篇学界
  • 2篇因果解释
  • 2篇政治学
  • 2篇社会
  • 2篇逻辑
  • 2篇国别
  • 2篇方法论
  • 2篇财政
  • 2篇财政危机
  • 2篇大分流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观
  • 1篇地缘
  • 1篇地缘政治
  • 1篇地缘政治学

机构

  • 19篇上海社会科学...
  • 5篇复旦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21篇叶成城
  • 3篇唐世平
  • 1篇王浩

传媒

  • 4篇世界经济与政...
  • 2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现代国际关系
  • 1篇开放时代
  • 1篇东北亚论坛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当代亚太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欧洲研究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外交评论(外...
  • 1篇国际政治科学
  • 1篇复旦政治学评...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时代的大国竞争:国家与市场的逻辑——以中美数字竞争为例被引量:27
2022年
国家间地缘经济竞争模式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变化。数据、硬件与算法已成为数字时代最核心的生产资料,构成了国家的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包括对用户数据的获取能力、智能算法的编写能力与核心硬件的研发能力。数字资源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开始冲击并革新过去的结构性权力。具体来看,数字时代的结构性权力可分为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四个领域,分别包括网络安全和智能武器开发、平台经济和智能生产、区块链与数字货币和数字媒体的信息传播。随着中美力量接近,中美在各个领域的数字权力竞争都有所加剧,其中以数字跨国企业和产业链领域的竞争最为激烈,其次是在网络安全和数字主权货币方面的竞争,而在数字媒体领域爆发冲突的风险相对较低。尽管数字技术革命在短期内加剧了中美科技竞争,但在长期仍会强化中美之间的相互依赖。因此,中国一方面需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向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和“人类数字命运共同体”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当前数字资源的分布决定了中国要坚持“东亚优先”的数字地缘战略,积极推进东亚命运共同体建设。
叶成城
关键词:结构性权力
第一波半现代化之“帝国的胎动”——18世纪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崛起之路被引量:12
2017年
作者以18世纪普鲁士和奥地利作为案例来研究第一波半现代化(1700—1789年)中的改革,通过融合军事官僚论和强制资本论两种路径,从三个方面介绍两国的改革历程:在政治改革中,由于贵族的虚弱,普鲁士和奥地利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改革中,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未能彻底废除农奴制度,但是通过重商主义和国家干预部分实现了工业化;在财政改革中,普鲁士和奥地利都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财政的管理,大幅提高了财政收入。总体来看,它们的改革都为其此后的大国之路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奥地利未能彻底摆脱王朝国家的特性,缺乏足够强的国家能力,始终未能成为一流大国;而普鲁士依靠更强的国家能力,在旧制度下实现了高效的管理。将样本拓展到18世纪的西欧各国可以发现,相比法国、西班牙和奥地利,只有普鲁士那样同时具备较弱的利益集团和较强的国家能力,才能在旧制度下成功推动部分改革。
叶成城
关键词:利益集团
第一波半现代化之“帝国的黄昏”--法国与西班牙的改革之殇被引量:13
2016年
作者以一个全新的审视现代化的分析框架为出发点,探讨1700—1789年间的"第一波半现代化"中法国和西班牙的现代化历程。18世纪法国和西班牙的波旁王室在战败后带来的财政危机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来谋求富国强兵之道。法国和西班牙的改革主要从政治、经济和财政三个层面进行:在政治改革中,两国试图恢复中央权威;在经济改革中,两国都一定程度地开放市场;在财政改革中,两国尝试通过向特权阶级征税和紧缩等方式渡过危机。在特权阶级的阻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法国和西班牙在这三个领域的改革最终都未能成功,但是两国面临的结局又不尽相同。法国具有较强的国家能力,能够有效地动员整个国家机器去推动改革,引起了以贵族为主的既得利益者的激烈反抗,最终旧制度下的法国在王权和贵族的内耗中爆发大革命。西班牙的国家能力较弱且具有广阔的殖民地作为缓冲,因此政府缺乏足够能力与决心在本土进行强有力的变革。在贵族的阻挠下,政治、经济和财政改革很快失败。西班牙的改革者知难而退,将改革的注意力转向了殖民地,通过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和掠夺来缓解国内的危机,最终导致了19世纪西班牙殖民帝国的崩溃。
叶成城唐世平
关键词:财政危机殖民地
重新审视地缘政治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视角被引量:14
2015年
作者在总结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重新审视现有的地缘政治学理论,并提出构建科学的地缘政治理论的基本框架。地缘政治学理论众多,因而需要引入结构/过程、物质/观念这两组二分法考察和梳理各流派的理论和范式。科学的地缘政治研究不应该拘泥于范式和主义之争,而是基于问题导向,借鉴各类范式中的变量和逻辑。地缘政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非线性特性、时间效应和情境性则决定无法建立一个宏大的理论,更好的选择是在时空情境下建立实证的中层理论。实证的地缘政治理论需要以社会科学方法论为基础,在地缘政治研究中确立变量选择、理论设计和案例比较分析的基本方法。作者借助科学方法论,以一种"因素+机制"的框架,兼顾结构和过程层面的变量,通过分析17世纪后半叶英国、法国和荷兰的兴衰来展示上述分析框架的解释力:在西欧主要强国中,只有英国在结构和过程层面都获得成功,即兼具了较强的国家能力和高效的制度,而法国和荷兰则分别因为过于专制和国家能力不足而导致失败。
叶成城
关键词:地缘政治科学方法论
区域国别研究方法刍议
2023年
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源于美国,所以关于早期区域国别研究方法脉络的讨论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区域国别学在美国而非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国内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虽早,但关于现代区域国别学研究方法的讨论则是到了2010年前后才逐渐出现。但在具体方法的叙述部分,本文会尽可能多地用国内学者的研究作为案例进行说明。
叶成城
关键词:社会科学方法论国内学者
汉末与后罗马体系中的趋同演化被引量:1
2021年
在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主权国家被视作唯一的行为体,而较少有学者用案例比较方法探讨存在非国家行为体的非等级制国际体系的运行逻辑。这类国际体系源于等级制崩溃后,体系内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行为体。多样化的行为体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不断调整自身的观念、制度与战略,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谋求生存和壮大。高强度竞争的结果是幸存的行为体都会朝着领土主权国家的方向实现趋同演化,反之则会受到系统的惩罚甚至遭到淘汰。具体而言,上述演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变异,即行为体在观念上意识到等级制的崩溃与无政府状态的到来,开始形成主权意识。第二步是选择,行为体会在内部进行国家构建,包括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实施稳定非掠夺型的治理和在军事上实行财政军事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对外扩张以汲取重要的生产资料。文章用从汉末到三国的“国际”体系和从宗教改革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期间的欧洲国际体系来检验上述演化机制,发现尽管存在时空情境的差异,但是从变异到选择的趋同演化机制仍然是一致的,即胜出者都会向近似于领土主权国家的形态演化。
叶成城
第二波现代化之“帝国的共鸣”——1848年欧洲变革的案例研究和定性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1848年欧洲变革是19世纪欧洲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它最重要的特征是国家之间存在远高于前几个世纪的互动与社会共鸣。除了英国和俄国等少数国家,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在短时间内爆发了社会变革,并且基本都以失败告终。本文结合阶级分析方法和现代化理论,采用定性比较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讨论1848年欧洲各国政治现代化的成败原因。定性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经济危机是政治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它作为外部冲击触发了各国内部的变革诉求。在此基础上,1848年的现代化浪潮存在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具有较高经济水平且不受反革命联盟影响的国家,它们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来推动政治现代化;第二条路径是具有强国家能力且利益固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它们通过君主立宪制改良来推动现代化进程。此外,通过过程追踪和更长时段的分析可以发现,同时具备上述两条路径所需因素组合的国家,其转型的代价更低且转型后建立的制度也更为稳定。
叶成城
关键词:阶级斗争君主立宪政治现代化
比较案例研究中的或然性问题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比较案例研究是社会科学方法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密尔方法的应用是比较案例研究走向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当前学界对于比较案例研究中密尔方法的认知仍存在困惑,即基于小样本的密尔方法何以得出比大样本的统计分析更为确定性的结论,因而,有必要澄清比较案例研究的或然性。无论是案例研究还是定量分析,都是或然性的,并且这两种传承的基础逻辑是一致的。比较案例研究的或然性源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使得研究设计的各个步骤都产生确定性损失。具体而言,这种确定性损失来自于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前者包括了对事实认定、寻找和检验机制、过程追踪与强化信念;后者包括了变量赋值、基于布尔代数的因果推断和理论适用范围的推广,等等。因而,研究者在进行比较案例研究时,更加适合使用贝叶斯逻辑,将因果过程观察值和数据集观察值视为调整对理论主观信心的证据,而非在小样本的基础上去寻求确定性的解释。
叶成城曹航
关键词:或然性
线性技术进步观反思——以电动汽车的发展为例
2024年
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同时期各类技术的融合、工艺流程的积累以及市场竞争的检验。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人们对于科技创新的迫切期待却时常形成一种基于线性技术进步观的浪漫主义想象,例如高估技术进步的速度、无视市场机制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以及忽视技术发展的具体情境等。这种想象也带来诸多迷思,包括急于实现跨越式技术发展、迷信资本投入与结果成正比以及过于超前的技术伦理探讨。从电动汽车的发展经验来看,即便有先进的技术理念,实现技术进步也需要经历长期的探索、积累和市场检验的过程,因而需要建立一种务实和演进的技术进步观。
叶成城张立锟
关键词:技术创新电动汽车
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分析:逻辑、样本与方法的考量被引量:2
2022年
社会科学方法论:两种错误的观点在社会科学中,方法论的争论是如此普遍而纷杂,尤其是政治学界普遍认为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范式,即定性方法论范式和定量方法论范式,二者之间存在激烈的争论。这类方法论的争端与辩论很大程度上来自加里·金(Gary King)、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ohane)和悉尼·维巴(Sidney Verba)(以下合称“KKV”)所合著的《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定性研究中的科学推论》一书的讨论。
叶成城
关键词:社会科学方法论政治学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