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吕佳佳

吕佳佳

作品数:13 被引量:37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气候
  • 12篇气候变化
  • 5篇濒危
  • 4篇植物
  • 4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多样性
  • 2篇珍稀
  • 2篇珍稀濒危
  • 2篇珍稀濒危物种
  • 2篇植物分布
  • 2篇物种
  • 2篇濒危物种
  • 2篇濒危植物
  • 1篇大熊猫
  • 1篇滇金丝猴
  • 1篇动物
  • 1篇对植
  • 1篇有机碳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分布

机构

  • 13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13篇吕佳佳
  • 12篇吴建国
  • 2篇周巧富
  • 1篇艾丽
  • 1篇苌伟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草地学报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植物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候变化对滇金丝猴分布的潜在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分析气候变化对动物分布的影响,对气候变化影响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CART(classificationand regression tree)生态位模型,采用A1、A2、B1和B2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滇金丝猴分布范围及空间格局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后,滇金丝猴目前适宜分布范围将减小,新适宜及总适宜范围将扩大,在1991—2020年时段较大,从1991—2020年时段至2081—2100年时段随气候变化时间段延长而逐渐缩小,其中A1情景下变化最大,B1情景下变化最小。气候变化后,滇金丝猴目前适宜分布区东北部及南部适宜范围将缩小,西部和西北及东南部适宜范围将扩大。气候变化后,滇金丝猴目前适宜、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区范围与我国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滇金丝猴目前适宜、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范围均随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和年降水量增加而减少,其中气温变化影响比降水量变化影响大。因此,气候变化后,近期将使滇金丝猴目前分布适宜分布区范围减少,新适宜分布区范围将扩大,随气候变化程度增强,新适宜分布区及总适宜分布区范围都将减小。
吴建国吕佳佳
关键词:滇金丝猴
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影响及其适应对策研究
合理确定气候变化对珍稀濒危动植物分布的影响、建立有效的适应对策,对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68种珍稀濒危植物和15种珍稀濒危动物为研究对象,应用分类回归树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9....
吕佳佳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
文献传递
土壤有机碳和氮分解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被引量:16
2008年
土壤碳和氮分解对温度变化响应过程是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影响的关键。本文针对土壤有机碳和氮分解对温度变化响应机制和假说进行了概括分析。土壤碳和氮分解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主要包括: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质量及有效性,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及群落结构或多样性,土壤湿度,以及植被生产力、凋落物和pH等因素的作用。对这些机制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需要考虑土壤有机质组分或微生物属性,同时需要考虑土壤有机质组分与微生物属性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土壤碳和氮分解对温度变化短期和长期响应过程的差异。土壤碳和氮分解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的3个假说包括有机质分解质量-温度假说、有机质物理化学过程假说和功能移动假说,这些假说还需要验证和补充完善。
吴建国吕佳佳
关键词:温度变化气候变化
我国珍稀濒危物种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探讨被引量:7
2011年
基于气候变化下部分珍稀濒危物种脆弱性分析,初步提出了适应对策,探讨了部分物种适应措施。气候变化下,珍稀濒危物种脆弱性表现在物种分布范围减少、破碎化和失去原分布范围、丰富度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物种灭绝、栖息地退化或消失等。珍稀濒危物种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分析物种自然适应机制,加强就地保护,增加种群数量,开展迁地和遗传保护,减少其它干扰,保护和恢复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适应对策等。每个物种需要分析目前濒危程度和气候变化下的脆弱性来提出适应对策。
吴建国吕佳佳周巧富
关键词:气候变化珍稀濒危物种
气温和土壤湿度变化对3种典型荒漠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植物种子发芽对气温和土壤湿度变化的响应是气候变化对荒漠生态系统影响的关键.为了分析荒漠植物种子发芽对气温和土壤湿度变化的响应趋势,选择典型荒漠植物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a)、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和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在人工气候箱中分析在3种土壤湿度(3%,5%和15%),2种气温(16℃/22℃和21℃/27℃)和浸种(12h)与不浸种处理下种子的发芽趋势.结果显示:沙拐枣和泡泡刺种子的发芽率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浸种下随气温的升高其发芽率增幅比不浸种下大;不浸种下气温升高麻黄种子发芽率增幅比不浸种下大,浸种下土壤湿度为3%时气温升高其发芽率增幅比土壤湿度为5%和15%时大(P<0.05).3种植物种子发芽指数随气温的升高和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不浸种下气温升高沙拐枣和泡泡刺种子的发芽指数显著增加,浸种下其发芽指数增幅不大;不浸种下气温升高麻黄种子发芽指数增幅较小,浸种下其发芽指数增幅较大.3种植物种子均在培养初期发芽速率增加较快.荒漠植物种子发芽受气温和土壤湿度的共同影响,不同植物种子发芽对这些因素的变化有不同的响应.
吴建国苌伟吕佳佳
关键词:荒漠生态系统种子发芽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我国干旱区分布及其范围的潜在影响被引量:29
2009年
为确定气候变化对土地荒漠化影响,以干燥度指数及A1,A2,B1和B2气候变化情景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干旱区分布范围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将导致我国极端干旱区和湿润区分布范围缩小,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分布范围扩大.极端干旱区分布范围缩小并被干旱区所代替,半干旱区向半湿润区东、南部方向扩展,湿润区东北部和西部被半干旱和半湿润区所代替.极端干旱区和湿润区分布范围变化与全国年均气温增量呈负相关性,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分布范围变化与全国年均气温增量呈正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分布范围随全国年降水量增加而减少;半湿润区和湿润区分布范围随全国年降水量增加而增加;除A1情景外,其他气候情景下半干旱区分布范围均随全国年降水量增加而减少;湿润区分布范围随全国年均气温增加而减少,其他气候区范围随全国年均气温升高而增加.随着气候变化,我国荒漠化范围将增加,干旱胁迫总体上减弱.
吴建国吕佳佳
关键词:气候变化干旱区
气候变化对大熊猫分布的潜在影响被引量:17
2009年
分析气候变化对动物分布影响,对气候变化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分类和回归树模型,采用A1、A2、B1和B2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大熊猫分布范围及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气候变化下,大熊猫目前适宜分布范围将缩小,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范围在1991~2020年时段较大,从1991~2020年到2081~2100年时段呈现缩小趋势,其中A1情景下变化最大,B1情景下最小。气候变化下,大熊猫目前适宜分布区的东部、东北和南部一些适宜范围将不再适宜,新适宜分布区将主要向目前适宜分布区西部一些区域扩展,并且适宜分布区破碎化,在2051~2080年时段程度最高。另外,气候变化下,大熊猫目前适宜、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区范围与我国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呈负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大熊猫目前适宜、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范围随我国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增加而减少,其中气温变化影响比降水量变化影响要大。结果说明,气候变化后,近期将使大熊猫目前适宜分布范围减小,新适宜分布范围增加,随气候变化程度增加,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范围又将减小。
吴建国吕佳佳
关键词:气候变化濒危动物大熊猫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适宜气候分布范围的潜在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为确定气候变化对高寒草甸分布范围的影响,以Holdridge生命地带性分类系统,采用A1、A2、B1、B2气候变化情景,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高寒草甸潜在适宜气候分布范围的影响。结果显示:气候变化下,高寒草甸基准情景下适宜气候分布范围将减少,新适宜气候分布范围将增加,总的适宜气候分布范围变化不大,其中A1、A2情景下变化较大,B1、B2气候情景下变化较小;高寒草甸在基准情景下适宜气候分布范围的最小、最大值与中位数都将减少,新适宜气候扩展范围的最小、最大值与中位数将增加,总的适宜气候分布范围的最小、最大值与中位数变化不大;高寒草甸基准情景下适宜气候分布区南部范围将缩小,新的适宜气候分布范围将主要朝西部和西北部方向扩展,其中A1情景下变化最大,B1情景下变化较小;高寒草甸基准情景下适宜气候分布范围和新的适宜气候分布范围与我国年均气温变化和年降水量变化呈现正相关性。从而预测,气候变化使高寒草甸在基准情景下的气候分布范围将减小,新的适宜分布范围将扩大,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改变。
吴建国吕佳佳
关键词:气候变化高寒草甸
气候变化对珙桐分布的潜在影响被引量:28
2009年
分析气候变化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分类和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生态位模型,设定A1,A2,B1和B2 4种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气候变化,珙桐目前适宜分布范围将减小,但新适宜及总适宜分布范围将扩大;珙桐适宜分布范围在模拟时段呈缩小趋势,在A1情景下减幅最大,B1情景下减幅最小.气候变化后,由于珙桐目前适宜分布范围的东部、南部、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缩小,而新适宜分布范围将主要向我国西部及西南部地区扩展,因此,目前适宜分布范围将被破碎化.气温变化对珙桐分布范围的影响大于降水量的影响.
吴建国吕佳佳
关键词:气候变化濒危植物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脆弱性和适应被引量:89
2009年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及其适应直接关系着未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生物多样性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脆弱性、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今后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过去的气候变化已使物种物候、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部分有害生物危害强度和频率增加,使一些生物入侵范围扩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改变等。未来的气候变化仍将使物种物候和行为、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使有害生物爆发频率和强度增加,并将可能使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等。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包括了自然适应和人为适应两个方面,自然适应体现在物种适应性进化、迁移、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弹性等,人为适应体现在种质基因保存、物种异地保护、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生态恢复和气候灾害防御等。目前,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生物多样性自然适应和人为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都还不系统深入,需要加强生物多样性自然适应和人为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
吴建国吕佳佳艾丽
关键词:脆弱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