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美颐
- 作品数:27 被引量:244H指数:9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论中国近代新法接生的引进与推广
- 传统的接生方式存在着缺乏科学、卫生的问题,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近代西方产科医学引进国内,民国时期新法接生的推广,不仅促进了妇女的生育健康,而且使女性生育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突显,传统的生育观念和生育制度,也因此受到冲击。
- 吕美颐
- 关键词:技术引进生育制度
- 近代中国民事习惯在稳定家庭方面的社会功能被引量:13
- 1997年
- 民事习惯是人们在处理物权、债权、亲属继承等方面约定俗成的行为。近代中国社会中,民事习惯在稳定家庭方面起着特殊作用,主要表现于承嗣方面的控制功能,家庭财产的分配与保护功能,对老幼孤残的赡养、抚育功能,以及通过调节家庭与社会各种关系,以实现家庭自律及家庭间互助互利的功能。民事习惯是传统文化的积淀,但在某些方面又往往脱离传统的道德观念。其既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补充,有些地方又与国家法律相悖。各地民事习惯有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具有普遍性,但又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
- 吕美颐
- 关键词:民事习惯社会功能承嗣分家析产赡养自律
- 中国近代女子服饰的变迁被引量:28
- 1994年
- 中国近代女子服饰的变迁吕美颐中国近代,向被称为"古今一大变局"。急剧变动的时代,满汉民族的融合,西方文化的东渐,使中国服饰出现了大跨度的变革,其中女子服饰的变迁尤令人眼花缭乱。本文旨在寻觅中国近代女子服饰发展的轨迹,并揭示其背后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 吕美颐
- 关键词:女子服饰服饰文化女学生《清稗类钞》青楼女子君主专制制度
- 明清时期澳门与中西文化交流被引量:1
- 1999年
- 明清时期 ,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前 ,澳门不仅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口岸 ,而且也成为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从 16世纪起 ,一批西方传教士通过澳门进入内地 ,观察、学习中国文化 ,并经过他们的传播 ,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介绍到欧洲 ,引发了欧洲的“中国热”。中国人民也通过澳门这一窗口 ,接触到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地 ,经过长时期的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 吕美颐何玲
- 关键词:明清中西文化交流
- 论民国时期影响女性服饰演变的诸因素被引量:11
- 2007年
- 在中国服饰史上,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有着重要地位。它以中西交融、满汉交融为特色,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大跨度的历史变革,突显了人性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影响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清末民初,绵亘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崩溃,是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变迁,使从等级着装向自由着装的演变成为可能。审美观念的变化、时装表演与选美活动的开展、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也是影响服饰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而近代服装服饰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则为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服饰的变革是生活方式变革的一部分,往往成为社会风尚变迁的亮点之一。唯其如此,对新鲜服饰的态度,又往往显现出新旧观念的冲突。民国时期,时尚的女子装束每每一出现,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甚至有时受到政府的干预。新的生活方式,总会伴随社会的发展而流行,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 郑永福吕美颐
- 关键词:中华民国时期女性服饰
- 历史上关于澳门问题的中葡条约被引量:4
- 1998年
- 1557年,葡萄牙人以不正当的手段留居盘踞澳门。但直到1848年,中国仍对澳门拥有领土、行政、司法、海关等主权。1849年,葡萄牙赶走清政府在澳门的官员,并进一步侵略扩张。葡萄牙当局企图用条约的形式将其侵夺的权益固定下来。1862年的《和好贸易章程》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批准。1887年签订1888年换文批准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纳入了里斯本中葡《会议草约》的主要内容,使葡萄牙取得了在澳门“永居、管理”的权利,但这与“割让”仍有原则区别。
- 郑永福吕美颐
- 义和团运动时期河南省河北道筹防局个案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义和团运动时期,河南省河北道曾设筹防局,意在协助阻止八国侵略联军南下及经豫西上,维持地区稳定。在道员岑春荣主持下,很快募成乡勇六营。该团成立之初,以“假团”名义查拿义和团,后多次枪杀义和团民,与清政府借“假团”分化、打击义和团不谋而合。
- 郑永福吕美颐
- 关键词:义和团河北道
- 论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对社会变迁的推动作用被引量:25
- 1999年
- 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历史向人们揭示,妇女运动是作为人们改变社会现状的重要手段而兴起的。其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与传统社会中的群体利益、行为规范、思想意识等方面发生冲突。经过激烈斗争,取得直接的或是间接的成果。其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与提高,两性关系的错位逐步得到纠正,性别群体利益不断得到调整。二是妇女运动在整个社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发生着重大影响,使人们逐步接受某些新事物,产生某种新共识。妇女运动的影响,往往从局部展开,由点向面扩散,从量变发展到质变。这是一个社会重新整合的过程。
- 吕美颐
- 关键词:妇女运动社会变迁
- 近代中国新法接生的引进与推广被引量:7
- 2007年
- 妇女生孩子是关乎人类自身再生产的大事。传统中医学不能说不重视妇科和产科,总结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技术与验方,但具有较大局限性,远未达到近代科学的水平。19世纪下半叶,西医妇产科在借鉴其它领域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融进了新的人文理念,发展成为近代医学的重要分支。最早把西医妇产科知识和技术传入中国的是西方传教士,国内民间有识之士,也起了积极推动作用。新法接生的推广,促进了妇女的生育健康,并使女性的生育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传统的生育观念和生育制度,也因此受到冲击。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新法接生的推广机制还存在缺陷,专业助产士的数量与实际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新、旧法接生并存的现象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 吕美颐郑永福
- 关键词:新法接生
- 《中英南京条约》与“番妇”来华
- 1997年
- 提起《南京条约》,人们或许都知道它的基本内容,以及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直接涉及到的妇女问题。条约第二条中写到:“自今以后,(中国)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其内容除五口通商外,还允许英国人携带“家眷”进入五个口岸。条约将妇女问题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并非偶然,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 吕美颐
- 关键词:清政府妇女问题道光皇帝闭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