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雄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对“字本位”理论及其论据的实证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参与国际汉语教学界关于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争论,将该单位称为语内基本结构单位。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为支撑,通过实验调查检查了"字本位"倡导者的理论及其论据,实证探讨的结果否定了论据的有理性。文章最后对在古典范畴理论支配下的本位之争的实际意义提出了质疑。
- 吴建雄
- 关键词:字本位国际汉语教学范畴化
- 德语组合词书写中的困难
- 2008年
- 吴建雄
- 关键词:德语外语学习者词汇量
- 从语法角度看德语和英语中的间接祈使句被引量:1
- 2004年
- 德、英语中的祈使句无论从祈使语气的强弱变换,还是从礼貌程度的高低调整都远远不能满足发话者对受话者实施祈使行为的需求,所以人们往往运用其他句式向对方发出祈使。本文从语法角度出发,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层面上对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以及缩略句等语法现象中的祈使意义进行分析,旨在加深领会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运用理论指导交际实践。
- 吴建雄桂林
-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句子意义
- sich与“自己”
- 2005年
- 吴建雄
- 关键词:词典词义德语用法
- 基础德语课堂上的教师语言被引量:2
- 2004年
- 在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说和心理学中的知识迁移理论的指导下,本文根据统计、实验与调查结果阐述了一年级德语课堂上采用德语、英语、德语加英语和汉语等四种教师语言向学生提供可理解输入。在肯定《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中“基础阶段从一开始就应尽量用德语组织教学”的可行性的同时,提出了“授课语言应在几种方式之间酌情转换”的观点。
- 吴建雄
- 关键词:德语专业目的语教师
- 汉、德语人称指称的语义及物性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人称代词在曹禺剧作《日出》的汉原文和德译文本中的使用量差异很大,引起笔者注意,构成本文的诱因。首先,对这一词类进行了统计,然后选出使用量悬殊最大的第三人称代词"它"和"es"进行对比。在从两者的指代功能上消除差距以造成共同的对比基础以后,运用韩礼德功能语法中"过程的及物性"观察以"它"的"零形式"和"es"形式出现的参与者,然后以汉语学者对零回指的研究、德语学者对动词配价的研究为依据,对第四幕中的24个""和24个"es"出现的必然性予以阐述。
- 吴建雄
- 关键词:人称指称及物性动词配价
- 法兰克福溯源
- 2006年
- 吴建雄
- 关键词:航班时刻语言文化中国人航空港城市
- 《当代大学德语》名词词性学习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在调查国内数所大学德语名词词性教学的基础上,以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观为理论支撑,将该理论中的合作、互动及协同等习得原则与创新的名词词性学习材料相结合,通过集中量数、离散量数以及秩和检验,对实验中取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与检验,从而证实了假设:运用交互、合作式的方法加之创新的材料,学习效果优于运用独立、自省式的方法加之传统的材料。
- 吴建雄
- 关键词:互动
- 德语语音学习中来自英语的负面影响
- 2004年
- 通常情况下,学过一门外语的学习者在学另一门外语时会比从未学过外语的学习者进步快许多,尤其是当两门外语同属于一个语族时。然而,这种个人优势并非绝对。具观察,掌握了的英语知识在德语学习中常会对学习者施以负面影响。这一点首先体现在语音方面。
- 吴建雄
- 关键词:德语语音学习英语学习辅导音素
- 德语语音教学中的英语迁移被引量:4
- 2002年
- 德语学习者在语音阶段总是下意识地将以前学得的外语知识带入新的语言学习中,有时轻易收获,有时矫正艰难。面对普遍具有一定的甚至是越来越高的英语基础的德语生源,德语教师应思考如何促进事半功倍,避免事倍功半,为初学德语者较迅速地奠定又一门外语的语音基础。
- 吴建雄
- 关键词:德语语音基础语音教学外语知识英语基础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