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疑难病例析评 第46例 发热—匐行疹—上臂水肿性疼痛性红斑块被引量:1
- 2003年
- 颚口线虫病在我国尚属少见。棘颚口线虫偶尔寄生于人体。该虫致病部位极为广泛 ,几乎遍及全身 ,受累部位可间歇性出现移行性肿块 ,常伴有局部水肿、疼痛 ,虫体移行可引起机械性损伤 ,如虫体停留在某一寄生部位 ,可形成以虫体为中心的脓肿及隧道样损害。该虫较易侵入眼、脑 ,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 ,后果严重 ,甚至可导致死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发生在北京地区首例病人的临床资料 ,并结合国内外文献 ,对该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该病例提示 :(1)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该病进行了解。 (2 )临床遇有可疑表现者 ,尤其有生食本虫第二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者 ,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并做进一步检查 (例如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细胞沉降率等 ) ,能在病损部位查见虫体者即可以确诊。皮内实验和血清学试验亦可做辅助诊断。(3)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 ,喜食烧、烤、涮或生食各种动物的人群增多 ,食源性寄生虫病病人亦有增多趋势 ,本病正是诸多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 李东明陈庆江陈学荣周劲松许炽熛Nawa YParon D李世荫
- 关键词:发热匐行疹
-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1例被引量:1
- 2004年
- 袁姗张倩周劲松陈学荣
- 关键词:麻风传染病
- 中药的变态反应被引量:20
- 2002年
- 李世荫周劲松
-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中药合理用药
- 盐酸西替利嗪与中药颗粒剂合同治疗荨麻疹风热证70例疗效观察
- 目的:研究荨麻疹风热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下一步进行新药研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治疗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毫克,每日1次:并合用瘾疹消颗粒剂,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瘾疹消颗粒剂,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疗程均为4...
- 崔秀梅周劲松庞晓文宋晶张志坡
- 关键词:荨麻疹风热证疗效观察
- 文献传递
- 沙眼衣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几种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细胞培养法、糖原试验、PCR和透明窗试验分别对 81例STD门诊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以细胞培养作参比 ,糖原试验的敏感性为 87 5 % ,特异性为 98 6 % ;PCR敏感性为 10 0 % ,特异性为 98 6 % ;透明窗试验敏感性为 75 0 % ,特异性 10 0 %。结论 四种检测方法均可应用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 ,且糖原试验是一种快速、易行。
- 阎玲周劲松李丹冯树异王双元
-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聚合酶链反应细胞培养泌尿生殖道感染
- 中药内服结合外用西药治疗痤疮肺经风热证105例
- 2003年
- 崔秀梅庞晓文周劲松齐红霞宋晶姜薇雷鹏程黄尧洲张志坡陈晓虎
- 关键词:中药痤疮中医
- XH-超高频仪结合中西药治疗尖锐湿疣79例
- 2002年
- 崔秀梅庞晓文齐红霞梁亚茹宋晶周劲松姜薇沈冬
- 关键词:尖锐湿疣中西医结合治疗
- 糖原试验、聚合酶链反应和细胞培养对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探讨糖原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细胞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用三种方法分别对 106例女性门诊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以细胞培养作参比,糖原试验的敏感性为 80. 0%,特异性为 95.8%;PCR敏感性为 90.0%,特异性为 97.9%。结论糖原试验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有一定诊断价值。
- 阎玲周劲松李丹冯树异王双元
-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感染聚合酶链反应细胞培养
- 中药湿疹消冲剂治疗湿热型湿疹65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湿热型湿疹的中医药治疗 ,为进行新药开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治疗组 6 5例口服湿疹消冲剂 ,每日 2次 ;外用湿疹消煎剂与湿毒膏 ,每日 3次。对照组 6 0例口服西替利嗪 10mg ,每日 1次 ;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每日 3次。疗程均为 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8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 3 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湿疹消及湿毒膏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过敏性炎症反应的作用 ,并且无毒副作用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崔秀梅柏燕军庞晓文卢淑梅沈冬周劲松姜薇陈学荣刘青云
- 关键词:湿热型湿疹湿疹中医药疗法
- 化瘀消银颗粒剂治疗血瘀型银屑病30例
- 2009年
- 目的研究血瘀型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为下一步进行新药研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化瘀消银颗粒刘组(治疗组)和消银片组(对照组),同时外涂自制药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中临床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5倒,总有效率为63.33%。对照组30例中临床痊愈7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43.33%。结论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3399〉0.025);两组治疗后PASI积分平均值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两组病例治疗期间均无血尿常规及肝(ALT、AST)、肾功能(BUN、Cr)改变,说明了中药化瘀消银颗粒剂是治疗血瘀型银屑病安全而有效的一种药物。
- 塔拉李俊红崔秀梅庞晓文周劲松陈学荣
-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