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锋 作品数:12 被引量:10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州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社会公益项目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脓毒症患者肌钙蛋白Ⅰ与血清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脓毒症患者肌钙蛋白Ⅰ(cTnI)与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中NO、MDA的含量,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的活力,同时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cTnI的浓度。结果 (1)62例脓毒症患者中有44例患者cTnI升高,心肌损伤的发生率高达71.0%。(2)cTnI与NO、MDA呈正相关(r=0.722、0.753,均P<0.01),与SOD呈负相关(r=-0.452,P<0.01)。(3)cTnI升高组的NO、MDA含量比cTnI正常组明显升高,SOD活力比cTnI正常组明显降低。结论 NO代谢异常及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参与了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发生。 赖剑波 姚志军 李健球 陈少霖 周华锋 陈兴旺关键词:脓毒症 一氧化氮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血管外肺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血管外肺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48例ARDS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4、7天测定血浆BNP水平,同时用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和心指数(cI),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48例ARDS患者确诊后2周内存活30例,死亡18例。入院第4天与第1天相比,两组患者的BNP、ELWI、PVPI均显著升高(P〈0.05),CI显著下降(P〈0.01)。入院第4天与第7天,存活组的BNP、ELWI、PVPI出现显著下降(P〈0.01),CI显著升高(P〈0.01),而死亡组的BNP、ELWI、PVPI仍持续显著升高(P〈0.05),CI持续显著下降(P〈0.01)。死亡组患者在入院第1、4、7天的BNP、PVPI和ELWI均显著高于同期的存活组患者(P〈0.05),CI则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对两组BNP和ELWI作相关性分析,血浆BNP与ELWI呈正相关(P〈0.01)。结论ARDS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随血管外肺水的增多而升高,其高低与预后显著相关。 姚志军 陈兴旺 周华锋 陈少霖 胡菌 赖剑波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脑钠肽 血管外肺水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实施保护性通气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中实施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应用,并探讨其优越性。方法 6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ASV组和PSIMV组进行机械通气,均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及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变化,以及1 w内镇静剂用量、撤机时间、入住ICU时间、死亡率。结果通气24 h后,ASV组较PSIMV组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均降低(p<0.05);两组间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24 h后PaO2、氧合指数、静态肺顺应性均较前改善(p<0.05),ASV组1 w内使用镇静剂用量、撤机时间,住ICU时间均小于PSIMV组(p<0.05),但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ARDS患者在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时,ASV和PSIMV通气模式均可改善氧合,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ASV模式更有效减低PIP、Pplat,能减少镇静剂用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适应性支持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中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具备一定优越性。 陈少霖 周华锋 陈兴旺 赖剑波 姚志军关键词:适应性支持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心脏骤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立即采取常规心肺脑复苏,治疗组则加用纳洛酮辅助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24h的血乳酸、β-内啡肽等指标及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乳酸、β-内啡肽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脑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可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具备有效的辅助治疗作用。 陈少霖 姚志军 陈兴旺 赖剑波 周华锋关键词:纳洛酮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术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SELISA)测定72例ISS≥16分的多发伤患者伤后血清sTREM-1和降钙素原(PCT)含量,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并与30例健康对照比较,应用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所有多发伤患者sTREM-1、PCT和CRP伤后早期均出现不同水平升高;感染组患者感染前血清sTREM-1、PCT和CRP与非感染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待并发感染后则明显升高,其中以sTREM-1升高时间最早;sTREM-1、PCT和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0.872和0.792,sTREM-1对感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高于PCT和CRP。结论血清sTREM-1是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感染并发症较好的辅助诊断指标,其诊断性能明显优于PCT和CRP。 赖剑波 徐志康 陈兴旺 姚志军 李健球 陈少霖 周华锋关键词:多发伤 细胞因子 STREM-1 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入院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63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将患者根据入院NT-proBNP水平分为A组(NT-proBNP>2 500 ng/L)35例和B组(NT-proBNP<2 500 ng/L)28例。统计患者液体复苏6 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达标率和乳酸清除率,并记录液体复苏时间、液体用量以及多巴胺用量。结果①重症脓毒症患者入院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A组和B组比较,液体复苏6 h后CVP达标率、MAP达标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ScvO2达标率、乳酸清除率低于B组(P<0.01);③与B组比较,A组复苏6 h液体用量和多巴胺用量较多,复苏达标时间较长(P<0.05或<0.01)。结论入院即刻NT-proBNP水平可能是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重要的预测因素之一。 赖剑波 姚志军 李健球 陈兴旺 陈少霖 周华锋关键词:脓毒症 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肺损伤防治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观察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2例为治疗组,B组4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拯救严重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和《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处理,A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加生理盐水20 m l静脉注射,每8 h 1次,连续应用1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APACHE-Ⅱ评分和肺损伤Murray评分,计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和B组比较,A组的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和MODS发生率明显改善(P<0.05),肺损伤Murray评分和病死率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肺损伤,保护肺功能,降低MODS发生率。 李健球 赖剑波 刘晨凤 姚志军 陈少霖 陈兴旺 周华锋 章敏之关键词:乌司他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脓毒性休克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监测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明确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已确诊VAP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结果 120例VAP患者培养出病原菌296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3.85%,革兰阳性球菌占22.30%,真菌感染13.85%;各类病原菌混合感染者占87.10%;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均有出现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象严重,但仍对万古霉素敏感;抗真菌药物仍然敏感,但真菌感染发生率不可忽视。结论 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且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混合感染现象严重;致病菌耐药性升高,临床上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 陈少霖 周华锋 李健球 赖剑波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耐药性 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疗效。方法给2012年5月~11月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40例患者共治愈25例(62.5%),进步6例(15%),显效6例(15%),无效3例(7.5%)。结论利奈唑胺对治疗脓毒症效果显著。 陈后旺 周华锋 王润娣 张媛媛 陈娓娓 柯贤柱关键词:利奈唑胺 脓毒症 右美托咪定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2012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及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0例需镇静镇痛的ARDS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35例)和咪达唑仑组(M组,35例)。用微量泵静脉注射给药,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10min后继以0.2~0.7μg·kg^-1·h^-1维持;M组给予咪达唑仑负荷量0.06mg/kg后以0.04-0.20mg·kg^-1·h^-1维持。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唤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顺行性遗忘以及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Ramsay评分在2-4分时,D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明显低于M组(2.68±0.47比5.87±0.62,P〈0.01),唤醒时间(h)明显短于M组(0.18±0.04比1.78±0.62。P〈0.01),顺行性遗忘例数明显少于M组(8比33,P〈0.01);而D组和M组机械通气时间(d)相似(3.65±1.73比3.76±1.61,P〉0.05)。两组用药30min后HR、SBP、DBP,RR均较用药前下降,其中D组HR、SBP、DBP、RR较M组下降明显[HR,次/min:69.4±7.5比80.6±9.3;SBP,mmHg(1mmHg=0.133kPa):90.8±4.8比98.2±4.3;DBP,mmHg:51.4±6.8比60.2±7.6;RR,次/min:20.5±4.1比22.6±3.2,均P〈0.05);两组SaO3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是ARDS机械通气患者较理想的镇静镇痛药物。 李健球 熊旭明 陈兴旺 陈少霖 周华锋 陈后旺 郑荣芳 曾庆远关键词:咪达唑仑 镇痛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