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封振国

封振国

作品数:2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艺术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文化
  • 5篇艺术
  • 3篇绘画
  • 3篇红色文化
  • 2篇当代艺术
  • 2篇艺术创作
  • 2篇社会
  • 2篇生态
  • 2篇装饰
  • 2篇装饰性
  • 2篇现代主义
  • 2篇旅游
  • 2篇后现代
  • 2篇后现代主义
  • 2篇瑰丽
  • 1篇当代审美
  • 1篇当代艺术创作
  • 1篇地域经济
  • 1篇敦煌艺术
  • 1篇行文

机构

  • 19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沧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央美术学院
  • 1篇九三学社

作者

  • 20篇封振国
  • 4篇李敏翠
  • 2篇张俊华
  • 1篇马英民
  • 1篇卢锡慧
  • 1篇刘京文
  • 1篇史永利
  • 1篇胡佳莹
  • 1篇边中宇
  • 1篇贾辉
  • 1篇王宇

传媒

  • 3篇河北科技师范...
  • 2篇美术大观
  • 2篇艺术百家
  • 1篇作家
  • 1篇大舞台
  • 1篇美术观察
  • 1篇沧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神州
  • 1篇艺术教育
  • 1篇石家庄学院学...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第六届河北省...
  • 1篇2005年当...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瑰丽的阐述——谈当代艺术中装饰性绘画创作主体的多元化语汇
2009年
社会意识状态的多元化形式为艺术的装饰性审美构成研究提供了条件,消费文化的节律、时尚文化的靡丽、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组、网络文化的虚拟与表白、信息时代的理性与观念等等,诸多的全球化语汇成为美学革新再建构的依据,时代审美意识在潜在的主体诡辩中阐述社会美学思路的革新,多元意识状态要求审美意识新的诠释和明确艺术的个性身份,在新的语汇空间中表现后现代艺术美学对传统文化因素的解构和重申。当代装饰性艺术审美在新的语汇结构影响下,其新的文化机制开始转轨,信息的数字化复制、传播的方式的革新、大众文化的陈设等,为艺术语言的装饰性方向研究和表现提供了素材。
封振国史永利胡佳莹
关键词:网络语汇流行文化社会时尚
扎染的独特魅力被引量:6
2008年
  扎染,即古代所说的绞撷,是指对织物在染前进行缝、绑扎、绞结等一系列防染处理,以便在渲染过程中使织物防染部分不能上染而出现纹样.扎染的魅力在于其扎缝、绞结、染色后所出现的特有的肌理,其独特的偶然性、独一性,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生命力.在印染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这种古老的手工艺仍受现代人的青睐和喜爱.并且在工艺美术设计院校也都开设有手工印染的课程.扎染课程,生动性、直观性强,既传承了传统手工印染的技术,又迎合了学生追求个性化的特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贾辉封振国
关键词:扎染工艺手工印染防染鹿胎现代扎染
抗战岁月中的灿然锋芒——谈鲁迅思想影响下版画家沃渣的艺术创作
2019年
鲁迅是新兴木刻运动的导师,倡导"为大众而艺术",这成为新青年中艺术创作的精神启蒙。沃渣是早期新兴木刻运动的参与者,受到鲁迅思想指引。抗战期间,沃渣在延安鲁艺、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大进行教学和创作。沃渣的版画结合战事政治宣传和艺术探索,在国家危难时期,对民族的悲情命运切入时弊,揭示世态,以悲天悯人的胸襟反映民生,立场爱憎分明。他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思想,以国家命运为艺术创作的核心,讴歌民族、讴赞生活,坚守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思路,创作出反映革命现实主义的经典力作。
封振国卢锡慧
封振国粉彩作品
2009年
封振国1977年出生于河北省平安。200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西方当代理论与批评专题研修班,同年在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专业硕士研究生班。现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系讲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封振国
关键词:粉彩研究生班
普通高校美术教育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结合思考
2024年
高校美术教育关注本土传统文化的同时,在与时俱进中理论联系实践,为乡村文化振兴起到专业引领和观念革新作用。基于普通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现状思,毕业生就业大多趋向于社会文化基层和从事基础美育。文章结合乡村文化振兴和县域人才需求现状深入调研,以文化兴农展开谈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结合县域基础美育现状考察,以“学以致用”的立位思考,强调美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应发挥高校美术教育的专业优势和学科特点,为提升农村文化建设的审美能力而努力。
封振国
关键词:当代审美
困境与焦虑——谈70年代后全球化意识状态下的当代艺术创作
2008年
上个世纪70年代后当代艺术创作多元化的特征越是明显,其是在全球化意识状态下的风格表现,在作品背后隐含着经济社会带来的社会危机,表现为物质欲望的张扬、消费文化兴起、社会享乐主义的无节制等。精神意志的迷失带给社会人内心的焦虑,引发了诸多的社会困境。在国内文革后的艺术创作应和社会改革并在实验中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家是在对外来文化借鉴和对本土文化传承并革新,以次来确立自己的艺术语言定位,面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多元化状态,笔者主张:"知止不殆","和而不同"确定民族文化信仰的学术主张。
封振国马英民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社会危机当代艺术后现代主义
结合“大西柏坡”建设谈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开拓
"大西柏坡"建设,以河北省平山县丰富的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为背景,打破地域、空间、体制的限制,将西柏坡作为红色旅游的龙头,将平山县作为整体的旅游目的地,按照"红色旅游目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干部教育中心、休闲度假胜...
封振国
文献传递
重读契斯恰可夫素描体系——全球化多元语境中“传统素描语言”体系的思考
2009年
契斯恰可夫素描教学体系作为"十月革命"前后俄罗斯和苏联二百年的学院素描教育体制的经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艺术经典作品,上世纪20年代以来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指导了中国近、现代学院艺术教学和艺术创作,在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社会功能。随着全球化社会审美意识的变化,艺术家的多元化创作形式,艺术审美的重新定位和反思,传统的现实主义主流意识指导下的素描教学、艺术创作形式也有待商榷。
封振国王宇封新云
关键词:传统素描多元语境重读艺术创作社会功能
互融与双赢——谈河北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的多元化发展机制
红色文化是指:在革命历史时期长期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中国的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坚定基础,在当下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精神源泉和综合国力竞争...
封振国李敏翠
文献传递
鉴得与融合——敦煌艺术的多元化文化建构和色彩装饰性特征被引量:6
2010年
敦煌艺术的辉煌成就在其多元化的意识建构和本土文化语汇的确立,其壁画艺术堪称精粹,在史学上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和人文世态,在绘画风格上强调图案装饰性和重彩绘画意识,在理论上承载中国画美学思路与定位。其于东方哲学与外来文化融合中缔造生成,使得建筑、壁画、彩塑"三位一体"互融并生,在本土文化积淀与鉴得外来的多元意识中研究敦煌艺术并铸就民族文化繁荣,笔者着力阐述敦煌壁画多元文化建构和色彩装饰的瑰丽之美。
封振国边中宇
关键词:敦煌艺术本土文化多元文化意识文化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