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云霞

作品数:5 被引量:8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油气
  • 2篇油田
  • 2篇成藏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统计
  • 1篇地质统计学
  • 1篇地质统计学反...
  • 1篇延长组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生成
  • 1篇油气系统
  • 1篇油气运移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有利区带
  • 1篇源岩
  • 1篇源岩评价
  • 1篇运移
  • 1篇致密砂岩
  • 1篇砂岩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5篇张云霞
  • 2篇陶冶
  • 2篇汪新伟
  • 2篇孟庆强
  • 2篇邬长武
  • 2篇郭永强
  • 1篇肖开华
  • 1篇陈冬
  • 1篇刘振峰
  • 1篇尹伟
  • 1篇徐美娥
  • 1篇沃玉进
  • 1篇周雁
  • 1篇陈红

传媒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巴西大坎波斯盆地裂谷体系及其对盐下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4
2015年
巴西东部海上大坎波斯盆地是中国油公司在巴西的主要投资目标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勘探成果,厘定了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剖析了盐下裂谷系的构造特征,并简要讨论了其构造差异对盐下成藏的控制作用。大坎波斯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晚三叠世—侏罗纪的克拉通内坳陷、纽康姆期—巴雷姆期的陆内裂谷、阿普特期的构造过渡期、阿尔布期—三冬期的初始拉张和坎潘期—上新世的大规模裂陷5个阶段。裂谷期的构造体系总体呈现倾向(东西)分带、走向(南北)分段的"斜向棋盘"格局。从倾向角度看,按基底埋深的高低可分为近岸低凹带、中部低凸带、近海低凹带和外部高地带4个构造带;从走向角度看,由于调节断层带的作用,形成了研究区内3个构造分段,即桑托斯、坎波斯与圣埃思皮里图,它们在构造线展布、裂谷形态与沉积厚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裂谷体系对盐下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烃源岩的成熟度、油气圈闭的类型及优质储层相带的分布3个方面。大坎波斯盆地的外部高地带与中部低凸带既是盐下油气运移的聚集带,又是优质储层的发育相带,因而是盐下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汪新伟孟庆强邬长武陶冶郭永强张云霞
关键词:有利区带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反演预测被引量:19
2015年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延长组属于岩性油藏,主力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整体勘探开发难度较大,有利砂体展布是制约红河油田勘探开发的关键。由于砂岩储层与周围泥岩盖层波阻抗差别小,常规波阻抗反演很难预测储层分布。以红河油田主力油层长81为例,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和中子孔隙度曲线重构了一条可以有效区分砂岩和泥岩的岩性指示曲线,通过多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对长81砂体进行了预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水平井的部署提供了有力依据。
徐美娥尹伟陈冬刘振峰张云霞
关键词:地质统计学反演致密砂岩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中上扬子地区二叠系烃源岩评价与油气生成被引量:1
2014年
中上扬子地区经历了多期原型盆地的复合叠加,按照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下限标准,在49条踏勘剖面及丰富的烃源岩样品分析基础上,分析了中上扬子地区二叠系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分布范围、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油气生成。下二叠统烃源岩分布广泛,为一套区域性优质烃源岩,沉积于深水-次深水陆棚,北部为秦岭南部隆起、西部为康滇古陆-宝兴隆起、南部为黔中隆起和东南部为江南雪峰隆起所包围,母质类型以Ⅰ-Ⅱ1型干酪根为主,是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气藏的重要气源岩;上二叠统烃源岩主要包括龙潭组、大隆组泥质岩夹煤层,为较好烃源岩,分布广泛,母质类型以Ⅱ2-Ⅲ干酪根为主;研究区二叠系烃源岩总体处于高过成熟热演化阶段。
张云霞
关键词:烃源岩油气运移
巴西桑托斯盆地卢拉油田成藏特征及对盐下勘探的启迪被引量:37
2013年
巴西桑托斯盆地卢拉油田(原名图皮油田)盐下地层层序、热史、圈闭演化史等分析表明,卢拉油田的烃源岩为中裂谷层序与上裂谷层序的湖相页岩,储层则以坳陷层序的碳酸盐岩为主;圈闭类型为受尼欧克姆—巴雷姆期裂谷作用形成的地垒所控制的岩性—构造复合圈闭,其形成演化经历了早白垩世尼欧克姆—巴雷姆的裂谷早期、裂谷中期、裂谷晚期、早阿普特的坳陷期、晚阿普特的蒸发岩发育期,以及早白垩世阿尔布以来的油藏圈闭充注期等6个演化阶段;其成藏特征表现为盐下深层晚期中等成熟成藏。认为广泛分布的厚层盐岩(约2000m)及其高热导率的功效极大地延缓了盐下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扩展了盐下勘探的深度范围;同时,地垒—地层型油气聚集带成为桑托斯盆地乃至整个巴西东部海上盆地盐下勘探的新领域。
汪新伟邬长武郭永强孟庆强张云霞陶冶
关键词:成藏特征
江汉平原区构造演化对中、古生界油气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8
2005年
江汉平原区中、古生界经历了加里东、海西—早印支、晚印支—早燕山、晚燕山—喜山期等多旋回沉积构造发展阶段,纵向上构成了震旦系—志留系及志留系—侏罗系两套油气系统。每一个构造运动期都是一次油气的大规模运聚期。构造运动所产生的构造裂缝对区内储层的储集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构造运动形成的风化壳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层段。加里东、海西—早印支、晚印支—早燕山以及晚燕山—喜山期4次主要构造活动,使得4套油气保存单元经历了形成-改造、破坏-残存或重铸的演变过程。印支期以来的构造运动是江汉平原区中、古生界油气系统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动力和影响因素。印支期区内构造格局以大隆大坳为特征,是区内烃源岩的生烃高峰期,形成了隆起区早期的油气富集。早燕山期是区内中、古生界内幕构造的主要形成期,同时,也是油气运聚和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晚燕山—喜山期则是油气藏改造和调整期,不同类型的油气藏最终定型于喜山期。区内仙桃-戴家场和当阳次级深坳陷是原生改造型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地区,沉湖-土地堂复向斜北部麻洋潭构造带是晚期生烃型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地区,丫新和万城潜山带是次生多源型油气藏勘探的最有利地区。
肖开华陈红沃玉进周雁张云霞
关键词:油气系统油气成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