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芝
- 作品数:14 被引量:98H指数: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 循环经济下我国钢铁企业技术效率与技术创新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传统评价我国钢铁企业技术效率时,没有考虑钢铁企业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本文运用Undesirable-SBM模型,考虑循环经济下我国钢铁企业技术效率,将能耗、水耗及非期望产出纳入评价模型,对2006—2010年我国钢铁企业技术效率进行综合评价,重点考察技术创新及资源循环利用程度对钢铁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效率广泛存在于我国钢铁企业当中,企业之间的效率差距较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还存在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教育投资率、三废综合利用产值率对技术效率显著正影响,研发投资率、环保投资率、水循环利用率对技术效率影响不显著.
- 张庆芝何枫雷家骕
- 关键词:循环经济技术效率技术创新
- 基于能耗的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下我国钢铁产业碳减排研究
- 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节能成为钢铁工业减少碳排放的首要环节。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方法,选取了我国钢铁上市企业2005-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该时期内钢铁企业效率提升后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我国钢铁上市企业技术...
- 何枫魏文耀张庆芝
- 关键词:能耗钢铁产业碳减排
- 文献传递
- 允许卖空条件下证券投资组合的区间二次规划问题被引量:7
- 2013年
- 本文基于经典的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针对市场上允许卖空的情况,提出了证券投资组合的区间二次规划模型,通过应用区间数排序方法(区间序关系、区间可能度和区间可接受度),给出了两种证券投资组合的区间非线性优化的数学转化模型,从而将不确定性证券投资组合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的证券投资组合二次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并对由本文给出的两种求解方法进行了比较.
- 徐晓宁何枫陈荣张庆芝
- 关键词:卖空机制证券投资组合区间数满意解
- 新型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被引量:6
- 2014年
- 从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十八大明确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不可或缺的新要求。
- 赵晓张庆芝
-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化十六届六中全会小康社会目标
- 资源消耗、科技创新与钢铁产业技术效率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文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Malmquist指数模型及DEA—Tobit模型,选取了我国钢铁上市企业2005~2008年间的数据,引入了钢铁企业对能源及水、电等资源的消耗,研究了该时期内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效率。
- 张庆芝何枫雷家骕
- 关键词:资源消耗企业规模技术效率
- 基于超效率DEA的我国钢铁产业能源效率研究被引量:24
- 2012年
- 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下,建立超效率DEA模型,计算了我国钢铁产业2002~2008年间的能源效率,衡量了企业的节能空间,同时测算了我国钢铁产业2002~2008年间效率的变迁过程。结果显示:首先,自2007年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平均能源效率有所提升,企业之间效率差距较大;其次,钢铁产业的节能潜力巨大,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平均每年能源消耗仍有20%左右的可降空间;进一步,我国钢铁产业能源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技术效率的提升而非技术进步,这反映了整个产业能源效率差距在缩小但缺乏技术创新动力。
- 张庆芝何枫赵晓
- 关键词:超效率DEA模型钢铁产业能源效率
- 基于SFA的能源消耗、代理成本及股权结构与钢铁企业效率关系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将企业效率作为研究视角,以我国钢铁上市企业2002~2008年数据为样本,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通过引入能源消耗这一重要投入变量,考察了我国钢铁上市企业在此期间内技术效率变化状况,并结合我国钢铁产业特征,探讨了企业规模、财务杠杆、代理成本及股权结构等因素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得益于钢铁企业对节能的重视,吨钢综合能耗显著降低,使得能耗的弹性系数与产出表现出不显著的正相关;产能过剩、投资过度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资本利用效率低下;企业规模与企业效率呈倒U型关系,说明钢铁企业存在最优规模区间,财务杠杆与企业效率显著负相关,代理成本、流通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效率显著正相关。
- 张庆芝何枫赵晓
- 关键词:能源消耗代理成本股权结构SFA
- 诺奖科学家参与科学成果商业化的程度研究
- 2016年
- 本文以2000—2014年间115名三大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科学家为样本,从专利申请、企业合作、创建企业三个维度研究了诺奖科学家参与科学成果商业化的程度。研究发现:2000—2014年间的诺奖获得者中有69.57%的科学家拥有至少一项相关专利,人均拥有专利21.9项;有29名诺奖获得者与企业合作,占总数的25.22%;还有20位诺奖科学家参与创建企业,占总数的17.39%。结果表明,诺奖科学家参与科学成果商业化的程度远高于其同行,体现了诺奖科学家在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成果的实际应用。可能正因为他们更注重科学成果的实际应用,并积极参与科学成果的商业化,从而使得他们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殊荣。
- 张庆芝徐晓宁
- 关键词:诺贝尔奖
- 基于科学的创新——从诺贝尔奖成果到商业产品的过程研究
- 2020年
- 传统观点认为科学研究只是基础研究,本身没必要考虑进一步的商业应用,其本质的意义是为技术创新提供源泉.由此产生了从科学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开发应用及产品研制的"线性创新模式".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愈加认识到,一些基础科学研究既是对新知识的追求,也是对实际问题的探索.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果中不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转化成商业产品;再如,现代生物制药中的许多创新,也都来自基础科学研究所发现的新知识.
- 张庆芝
- 关键词:诺贝尔奖生物制药技术创新
- 基于科学的创新研究——以诺贝尔奖科学成果到商业产品为例被引量:18
- 2015年
- 随着化学、生物、新材料等产业的崛起,科学对创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本文以诺贝尔奖科学成果到商业产品过程为切入点,研究基于科学的创新。结果显现,随时代的变迁,商业化的诺奖成果呈现上升趋势,自2000年后已有14个诺奖成果被商业化;51.2%的科学发现诞生于大学,18.97%的科学发现诞生于公共机构;平均而言,诺奖成果从科学发现到商业产品的时间间隔为17.61年;最后本文提炼了三种基于科学的创新模式,分别为"企业主导的创新模型"、"企业与大学或公共机构合作的创新模式"、"新创企业转化成果的创新模式"。
- 张庆芝段勇倩雷家骕
- 关键词: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