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昌
- 作品数:166 被引量:64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1
- 1997年
- 为了探究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对于改善眼球摘除术后患者的外观及其对眶组织的影响,在眼球摘除术或眼内容摘除术后,植入眼座,4直肌按其解剖位置固定在义眼座上,其余步骤按常规眼球摘除进行,结膜缝合相对牢固一些。65例术后除7例结膜裂开外,其余均无严重并发症,外观满意,义眼活动度10°~15°。羟基磷灰石的化学成分与人体无机盐化学特性相似,无毒无刺激,不致敏、不致癌,组织相容性及化学稳定性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麦才铿胡椿枝汤喜成张明昌代志霞孙淑珍张宏泉邬江新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眼球摘除
- 吡格列酮对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大鼠碱烧伤后角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结膜下注射吡格列酮,观察烧伤后不同时期的角膜新生血管的数量、长度,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碱烧伤后及烧伤治疗不同时期的VEGF,b-FGF的表达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大鼠角膜碱烧伤后2d角膜新生血管开始生长,7~10d达到高峰,吡格列酮治疗后的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延迟,血管的生长受到抑制,VEGF,b-FGF随时间发生变化,表达较对照组下降。结论:局部应用吡格列酮对由碱烧伤引起的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的表达而实现的。
- 张奕霞张明昌
- 关键词:吡格列酮角膜新生血管VEGFB-FGF
- 角膜移植材料及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 张明昌谢华桃刘欣张晋南徐建江邓应平黄渝侃姜冬玲胡燕华寒溪赵心悦许康康瞿静语卢钟桥肖宇婷
- 该项目属于眼科领域。 角膜病是世界三大致盲眼病之一,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盲的唯一治疗方法,但角膜移植的排斥反应机理不清、供体材料严重匮乏、传统手术方法造成移植材料的浪费。中国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约400万,占眼科致盲疾病的第...
- 关键词:
- 关键词:角膜病
-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在大鼠碱烧伤角膜中的表达及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96只大鼠随机分为烧伤组和烧伤治疗组,在碱烧伤不同时期检测角膜新生血管(CNV)的长度、面积;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和吡格列酮,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组不同时期的PPARγ、VEGF、bFGF的表达。结果PPARγ在正常角膜中不表达,随着CNV的发生发展,PPARγ、VEGF、bFGF的表达均增加。吡格列酮治疗组CNV发生延迟、生长抑制,VEGF、bFGF表达较对照组下降。结论PPARγ参与CNV的发生、发展。吡格列酮对鼠CNV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下调VEGF、bFGF的表达而实现的。
- 张奕霞张明昌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吡格列酮角膜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nuclear factor,NF)2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NF-B Inhibitor 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uman pterygium fibroblast,HPF)增殖的影响,寻找辅助治疗和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新方法。方法:取人翼状胬肉标本进行体外贴壁细胞常规培养,取第3~6代细胞进行试验。(1)免疫组化法染色结合细胞生物学特征鉴定成纤维细胞(;2)不同浓度PDTC(2.5,5,10,20,40μmol/L)干预成纤维细胞24,48,72h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3)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PDTC干预48h后HP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细胞经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波形蛋白表达阳性,结合细胞生物学特性可以确定为成纤维细胞。MTT实验表明,随着PDTC干预浓度的增大和时间延长,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率增加(P<0.05),在2.5-40μmol/L浓度作用24-72h,PDTC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DTC干预后PCNA蛋白表达均下降。当PDTC的浓度在5,10,20,40μmol/L范围内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细胞表达PCNA(P<0.05)。结论:PDTC对体外培养的HPF细胞有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抑制作用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
- 蒋丽张明昌
- 关键词: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
- 来氟米特活性代谢物A771726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活性代谢物A771726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SD-Wistar大鼠同种异体穿透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C、D组分别为0.5%、1.0%及2.0%A771726滴眼液组;E组为Wistar大鼠自体移植对照组。术后比较各组角膜植片排斥指数(RI)及植片存活时间,并对植片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A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为(9.38±2.26)d,B组(10.13±2.41)d,C组(17.57±1.72)d,D组(17.50±2.14)d,E组(>28.00)d。A组、B组分别与C组、D组植片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术后10d,A组、B组角膜植片发生排斥反应,植片高表达IFN-γ及ICAM-1;术后20d,C组、D组植片发生排斥反应,植片IFN-γ及ICAM-1表达增高。结论局部应用A771726滴眼液能有效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 郝念张明昌边芳
- 关键词:A771726来氟米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
- 春季性结膜炎抗原脱敏治疗的实际意义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探讨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抗原脱敏治疗的实际意义。方法对初诊春季性结膜炎45例(85眼)进行皮试法过敏原检查。结果阳性率为73.3%(33例)。阳性病例进行注射法抗原脱敏治疗6月至12月,完全治愈率仅为39.4%(13例)。复发病人仅有30%(6例),继续坚持脱敏治疗(其中2例痊愈),其余均拒绝治疗。结论由于注射治疗疗程长,痛苦多,痊愈率又低,因此对青少年春季性结膜炎的脱敏治疗的实际意义有待进一步商榷。
- 张明昌舒宏
- 关键词:结膜炎脱敏治疗
- 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联合丝裂霉素与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随着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手术的日益盛行,传统手术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是否有存在的意义尚需探讨。文中通过观察比较LASEK中预防性使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与SBK治疗近视的各项临床参数与疗效,探讨LASEK+MMC手术的优势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LASEK+MMC及SBK病例,观察比较2组术后视力[祼眼视力(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est spectacle-corrected visual acuity,BSCVA)]、屈光度、角膜Haze、眼压、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 2组术后3、6、12个月未见到BSCVA下降超过2行及2行以上的患者。术后1个月所有病例UCVA均超过4.7(0.5);术后3个月UCVA≥5.0(1.0)的LASEK+MMC组为95.2%,SBK组为98.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屈光度在±0.50D之间LASEK+MMC组为90.3%,SBK组为9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D之间LASEK+MMC组93.5%,SBK组98.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EK+MMC组术后可见1级及以下Haze,后渐减轻消退。SBK组5眼瓣下少量上皮植入。结论 LASEK+MMC与SBK 2种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预测性基本一致;而LASEK+MMC避免了微型角膜刀的应用,消除了高负压及角膜基质瓣的相关风险,简便易行,经济实用。
- 吴小军张明昌高丰
- 关键词: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丝裂霉素C近视
- 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钟祥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确诊的60例(60眼)上皮型HSK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每日8次;试验组球结膜下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隔日1次,每次0.5 mL,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每日8次,治疗3周。观察治疗后1、2、3周的治疗效果,随访2 a,观察其复发率。结果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2、3周的症状与体征评分分别为2.533±0.507、2.133±0.730、1.433±0.728,试验组分别为2.200±0.252、1.800±0.761、1.067±0.254,2组各相应时间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3周2组间各时间对应点角膜知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第2、3周眼部炎症反应的治愈率分别为13.33%(4/30)、26.67%(8/30),试验组分别为33.33%(10/30)、6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 a,对照组复发率为26.67%,试验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更昔洛韦滴眼液联合麻疹减毒活疫苗球结膜下注射治疗上皮型HSK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 于静张明昌向其元
- 关键词:更昔洛韦滴眼液麻疹减毒活疫苗
- 左旋氧氟沙星滴眼剂治疗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了解国产0.3%左旋氧氟沙星滴眼剂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确诊病例分层随机加入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药物为0.3%氧氟沙星滴眼剂,对比观察疗效及毒副作用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1999年4月至12月共观察132例,其中实验组67例(结膜炎-A组37例,角膜炎-C组30例),对照组65例(结膜炎-B组35例,角膜炎-D组30例)。各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为80%以上,两组的痊愈率及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左旋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更低,角膜炎病例中试验组的平均治愈日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无明显毒副反应发生。结论:0.3%左旋氧氟沙星滴眼剂对细菌性角、结膜炎疗效好、疗效短,无明显副作用,有临床应用价值。眼科学报2000;16:146-148。
- 张明昌胡燕华陈飞
- 关键词:左旋氧氟沙星结膜炎角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