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
- 作品数:34 被引量:1,37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试论我国九五期间利用外资的形势与对策
- 1997年
- 九五期间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作者从利用外资的途径、方式、手段等多种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对策。
- 张纯
- 关键词:投资环境
-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始于1996年。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年10月和1999年9月,中央银行两次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1999年10月。
- 张纯
-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中间业务金融衍生产品
- 信息披露、市场关注与融资约束被引量:160
- 2007年
- 本文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数据,研究了信息披露水平、市场关注程度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主动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式,并且,市场关注程度对企业的融资约束也有影响,市场对企业越关注,越有利于企业私有信息的挖掘和公开信息的传播,进一步会减轻企业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信息披露水平和以分析师为代表的市场关注程度提高能显著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
- 张纯吕伟
- 关键词:信息披露融资约束证券分析师
- 企业兼并与收购的财务评估
- 改革开放以后,企业的兼并与收购也开始在中国出现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证券市场的兴起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加快迅猛地发展,兼并与收购已愈来愈明显地为国风管理层、企业界所接受.然而,中国对企业兼并与收购的理论研究...
- 张纯
- 关键词:企业兼并财务评估
- 管理层持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金融危机冲击视角被引量:1
- 2014年
- 管理层持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以沪深两市全体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对金融危机前期与金融危机期间进行实证研究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否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管理层持股比例、净资产增长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在控制变量范围中,不论是否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未流通股比例均与企业价值高度负相关,且超过管理层持股的影响;金融危机冲击下,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的正相关关系略有减弱,但并不显著。说明在我国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的大环境下,管理层持股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张纯曾爱民
- 关键词:金融危机管理层持股公司治理
- 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信息解释还是信息挖掘?被引量:8
- 2015年
- 文章检验了中国资本市场中媒体跟踪报道的信息解释和信息挖掘作用。文章首先运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模型度量了中国财经媒体对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告跟踪报道的信息挖掘和信息解释程度,并检验了两者的市场反应。结果显示,媒体跟踪报道的信息解释比信息挖掘更广泛地影响了A股市场投资者,从而导致了更加明显的市场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跟踪报道的及时性整体较高,并且市场对媒体负面报道内容(而不是正面报道内容)的及时性存在增量反应。这表明媒体普遍会选择主要体现其信息解释角色的快速报道方式,并且投资者认同媒体负面报道内容的及时性追求。上述结果表明,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媒体主要通过信息解释角色而不是信息挖掘角色来发挥信息中介作用,即媒体通过及时、较容易理解的信息报道来广泛影响A股市场投资者。
- 张纯吴明明
- 关键词:信息挖掘
-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与绩效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随着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的逐年增多,其治理结构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而董事会作为代表公司行使其法人财产权的必要会议机构,处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位置。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对绩效的影响,试图为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 张纯段逆
- 关键词:董事会规模稳定性绩效
- 促进国有小企业转制改革
- 1999年
-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面对政府监管能力有限的情况,改革需要将分散决策的公共生产范围控制在政府监管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同时,在此范围之外,还需要充分调动私人生产的积极性。为此,我国采取了“抓大放小”的经济方针。
- 张纯
- 关键词: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改革经济转轨财产组织形式民主管理
- 论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被引量:13
- 2009年
- 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关心与讨论的热门话题。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成果很多,但研究的结论不尽相同,有些甚至相悖。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以及不同层面的持股结构等因素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为视角,提出了六个理论假设,并设以相应的回归模型,运用SAS软件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由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倒U型关系,建议引导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的第一大股东降低其持股比例,或将其持有的部分股权转让给其他相对持股较多的大股东,从而形成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多个大股东制衡的股权结构。同时对少数股权过于分散的民营上市公司,应适当提高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2.由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绩效正相关的结论,建议培育非国有机构投资者包括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目前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过高的股权集中度,逐步形成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管理层、机构投资者及战略投资者互相监督的股权制衡局面。3.由高管持股比例与业绩正相关的结论,建议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实施适当的管理层股权激励来改善公司股权结构。
- 张纯方平
- 关键词:股权结构公司业绩股权激励
- 企业价值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如何遵循基本原则,运用客观、公正、科学的方法评价企业价值是我国当今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一大难题。本文比较、分析和借鉴各种评价方法,探索适合中国现状的企业价值评价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 张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