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鸾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泥沙
  • 3篇输移
  • 3篇土壤
  • 3篇泥沙输移
  • 2篇土壤侵蚀
  • 2篇泥沙输移比
  • 2篇黄河
  • 2篇黄河下游
  • 1篇多尺度
  • 1篇英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淤地坝
  • 1篇沙量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土壤保持
  • 1篇泥沙沉积
  • 1篇侵蚀量
  • 1篇丘陵
  • 1篇丘陵沟壑区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北大学信息...
  • 1篇中北大学

作者

  • 6篇张鸾
  • 5篇师长兴
  • 2篇杜俊
  • 2篇张灏
  • 2篇徐加强
  • 1篇张守红
  • 1篇郭立鹏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类活动对长江上游近期输沙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利用1956-2007年径流—输沙序列,分期定量研究了长江上游近期主要干支流输沙变化及其原因,结果显示:①长江上游1994-2002年输沙量减少1.43亿t/a,人为减沙占91.2%,主要来自嘉陵江措施减沙;2003-2007年减沙4.50亿t/a,径流减沙占14.1%,前期持续的人类活动减沙占39.8%,三峡水库蓄水拦沙、金沙江措施减沙等新增人为减沙占46.2%。②金沙江1983-2000年输沙量增加0.48亿t/a,人为增沙占74.7%,主要是工程增沙;2001-2007年输沙量减小1.183亿t/a,全部为人为减沙,包括二滩等各型水库拦沙、水保减沙和工程增沙减少。③嘉陵江1985-1993年输沙减少0.827亿t/a,人为减沙占81.4%,主要人为减沙包括农村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导致的土壤减蚀和水库拦沙;1994-2007年输沙量减少1.285亿t/a,其中自然径流减沙占29.6%,前期持续人类活动减沙占42.1%,宝珠寺等新增水库拦沙和水保减沙占23.4%,另有4.9%的人为减水减沙。
杜俊师长兴张守红张鸾
关键词:长江上游影响因素
近2600年来黄河下游沉积量和上中游产沙量变化过程被引量:11
2009年
主要基于华北平原上93个钻孔中沉积物详细观测和分析数据,结合182组14C测年和埋深数据、参考前人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辽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估算出2600年以来黄河下游在602BC~11A.D.,11~1034A.D.,1034~1128A.D.,1128~1855A.D.和1855~1997A.D.等5个历史时期的年平均沉积量分别是3.89×10^8t/a,2.24×10^8t/a,6.63×10^8t/a,6.78×10^8t/a和8.47×10^8t/a。通过建立黄河下游有无堤防和决溢频率与泥沙输移比的关系,计算出5个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平均年输沙量分别是6.2×10^8t/a,6.8×10^8t/a,8.3×10^8t/a,11.5×10^8t/a和15.3×10^8t/a。进而探讨了黄河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历史上王景治河后出现的600年安流时期的原因。
师长兴徐加强郭立鹏张鸾
关键词:黄河土壤侵蚀
岔巴沟流域淤地坝对泥沙存贮-释放的影响(英文)被引量:7
2010年
为分析黄河中游流域产输沙对人类干预增强的响应机制,该文选取岔巴沟为坝系小流域研究区,探讨淤地坝的建设和发展对流域内泥沙存贮-释放时空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岔巴沟处于泥沙存贮状态,10a平均泥沙输移比为0.325,经分析,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于60、70年代得到发展,80、90年代趋于稳定的岔巴沟淤地坝拦截了大量泥沙是造成泥沙存贮的主要原因。和拦沙作用相比,其减少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降低高含沙水流发育程度的作用更大。值得注意的是,淤地坝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可淤库容显著下降,多数原有坝地淤满,加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坝体建设速度减缓,以及设计标准低,后期管理和维护不利,垮坝和毁坝造成泥沙再释放的潜在性在增加。因此,今后在对淤地坝作为一项重要的水保措施引起足够重视的同时,维护和巩固现有淤地坝的拦泥库容也非常必要。
张鸾师长兴张灏
关键词:土壤保持水资源保护泥沙输移淤地坝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小流域泥沙存贮—释放初探被引量:3
2009年
选取团山沟为单元沟道小流域,依据实测资料,采用RUSLE模型架构计算坡面侵蚀量的同时,考虑沟道侵蚀,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60年代蛇家沟、驼尔巷沟和80年代岔巴沟土壤侵蚀情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模拟岔巴沟流域侵蚀情况较好,60年代蛇家沟和驼尔巷沟泥沙输移比分别为0.73和1.03,80年代岔巴沟流域泥沙输移比为0.325。
张鸾师长兴杜俊张灏
关键词:泥沙输移比侵蚀量黄土丘陵沟壑区
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1年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沉积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根据钻孔中沉积物性状的详细描述、样品粒度分析资料,结合已有黄河下游历史变迁及沉积物测年成果,分析了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1年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变化。发现可以利用沉积物颜色、组成、粒度组成变化比较准确地确定研究区公元前602年的古地面,砂粘比Kd值是确定界线的很好指标。公元前602年以后的黄河冲积平原沉积物以浅黄色、黄色、棕色砂质亚沙土和粉质亚粘土为主,少量粉质亚沙土,平均粒度范围为3.31~6.12中,分选较差,偏度多为正偏或极正偏,峰态为窄峰、很窄和中等峰态。总体上由上游到下游平均粒径逐渐变细,标准离差增大,峰度减小,即水动力减弱,分选程度降低。对比分析发现,古黄河冲积平原沉积与现代黄河河漫滩沉积样品相比粒径明显偏细。钻孔Kd值随深度的变化揭示,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1年,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发生了两次明显的强弱变化。
徐加强师长兴张鸾
关键词: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粒度组成沉积速率
多尺度黄河中游泥沙输移比变化机制研究
黄河的关键问题是泥沙。从上世纪中叶开始,国内学者就展开了对黄河泥沙来源问题的研究。凭其定义简单,易理解,且可以有效联系流域侵蚀产沙与河道泥沙输移等优点,泥沙输移比长期以来被作为反映流域水流输移侵蚀泥沙能力、判断河道演变趋...
张鸾
关键词:泥沙输移比黄河中游河道演变土壤侵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