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永忠

作品数:125 被引量:52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9篇骨折
  • 53篇外固定
  • 36篇三踝骨折
  • 36篇踝骨
  • 36篇踝骨折
  • 32篇手法
  • 31篇关节
  • 25篇踝关节
  • 25篇外固定器
  • 25篇固定器
  • 24篇复位
  • 21篇固定架
  • 20篇手法复位
  • 19篇有限元
  • 19篇远端
  • 19篇桡骨远端
  • 19篇外固定架
  • 16篇远端骨折
  • 16篇桡骨远端骨
  • 15篇有限元分析

机构

  • 11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1篇中医研究院骨...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珠海市中医院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沧州中西医结...
  • 2篇山东省文登整...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阳市第二人...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沧州市中西医...

作者

  • 124篇成永忠
  • 69篇温建民
  • 39篇桑志成
  • 39篇程灏
  • 25篇赵勇
  • 21篇胡海威
  • 18篇蒋科卫
  • 16篇徐颖鹏
  • 15篇陈诚
  • 12篇李永耀
  • 11篇孙永生
  • 11篇赵继阳
  • 11篇蔡静怡
  • 9篇王雷
  • 9篇闫安
  • 8篇张宽
  • 8篇祝建飞
  • 7篇陈彦飞
  • 6篇孟北江
  • 5篇张崇辉

传媒

  • 14篇中国骨伤
  • 12篇中国中医骨伤...
  • 9篇中医正骨
  • 7篇中国中医基础...
  • 7篇世界中医药学...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第十八届全国...
  • 4篇第二十四届中...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第八届足踝外...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13篇2017
  • 6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拇外翻第1跖骨颈部不同截骨角度截骨端稳定性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分析拇外翻第1跖骨颈部不同截骨角度与截骨端稳定的关系,探讨维持截骨端稳定的最佳截骨角度。方法建立拇外翻有限元截骨模型,模拟截骨线与第1跖骨轴线在矢状面上成30°、45°、60°、75°、90°、105°、120°共7个截骨角度,7种工况。截骨近端设为固定端,远端设为自由端,断端间设为肉芽组织填充。体质量为62kg拇外翻患者单足约承受310N的体重载荷。截骨后拇趾跖屈站立时,仅考虑屈拇长肌和屈拇短肌对截骨端的影响,设肌力与第1跖骨长轴平行,并以载荷表示。截骨端摩擦系数设为0.6。计算在上述约束与加载条件下,7种工况截骨端边缘节点的VonMises应力和总位移,并进行比较。结果截骨端总位移从截骨角度为30°时逐渐变小,至60°达到最小值,后逐渐增大,超过90°后位移有明显加大的趋势。截骨端VonMises应力从截骨角度为30°时逐渐增加,至75°达到第一个峰值,后应力走平并有逐渐减小趋势,至105°应力迅速增大。结论第1跖骨矢状面截骨线方向需从远端背侧到近端跖侧截骨端才能维持稳定;截骨角度在60°左右时截骨端最稳定;最佳截骨角度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适当调整。
孙卫东温建民胡海威孙永生成永忠王庆雷
关键词:拇外翻截骨术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评估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的稳定性。方法:将7对踝关节标本行间断骨钻孔后根据受伤机制施加暴力,制备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模型14踝,其中3对(6踝)踝关节标本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将一侧踝关节标本先进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再进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另一侧踝关节标本先进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再进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每次复位固定后,先后对模型施加10 Nm、15 Nm、20 Nm的扭矩外旋足踝,通过在X线片上测定下胫腓联合间隙确定其稳定性。执行完一种固定方式的稳定性测试后,将标本上固定的外固定架或内固定物完全拆除,并将踝关节标本恢复至复位固定前的状态,然后进行另一种固定方式的稳定性测试。比较不同扭矩下两种固定方式对下胫腓联合间隙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双侧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9±2.93)mm,(4.28±1.69)mm,t=0.378,P=0.540]。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的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施加10 Nm、15 Nm、20 Nm扭矩后,两组下胫腓联合间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72±2.46)mm,(5.29±3.58)mm,t=0.246,P=0.811;(5.69±2.72)mm,(6.98±3.05)mm,t=-0.773,P=0.458;(5.70±2.95)mm,(6.80±3.20)mm,t=-0.618,P=0.551]。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旋前-外展型三踝骨折,其稳定性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相当。
张琪成永忠黄晓宇陈奕历温建民蔡静怡程灏李永耀许晶晶贺达
关键词:踝关节外固定器下胫腓联合
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现状及思考被引量:7
2019年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发病率日益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小夹板疗法是治疗该类骨折的一种可靠方法,不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但传统小夹板固定范围并未涵盖尺骨茎突部位,而尺骨茎突骨折与腕关节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对骨折预后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我们认为尺侧延长夹板能更好改善腕关节功能,并针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展望,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崔鑫梁龙李永耀程灏杜雅超成永忠田亚良
关键词:小夹板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踝关节不稳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2021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不稳研究领域的热点及未来研究趋势。方法分别检索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2001年1月1日—2020年10月1日与踝关节不稳相关的研究文献,以其他格式和Refworks格式导出备用,通过CiteSpace软件转换后进行统计梳理。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作者、机构、期刊来源、关键词、共被引5个方面进行可视化图谱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467篇,英文文献2905篇,有782位作者被纳入,其中有40位作者发文量≥6篇;图谱显示共有594所机构被纳入,其中39所机构发文量≥7篇;核心关键词中以功能性踝关节不稳中心性最高。国内外发文量均有明显增长,研究围绕踝关节不稳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康复锻炼等热点问题展开。结论国内外踝关节不稳领域的研究处于整体上升趋势,借助于CiteSpace软件分析可以更加简洁、直观地了解踝关节不稳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秦伟凯赵国东李微魏光成成永忠赵勇
关键词:踝关节不稳可视化分析聚类分析
正常足与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与跖骨头下压力的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目的 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外翻足承重比例及跖骨头下压力的改变情况。方法将测试对象分为正常组(160足)、轻中度(足母)外翻组(100足)、重度(足母)外翻组(56足)三组,运用我所生物力学室研制的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正常足与(足母)外翻足足底压力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轻中度(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较正常足增加,重度(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介于正常足与轻中度(足母)外翻足之间。(足母)外翻足存在着前足压力外移的趋势,这种改变和畸形的程度相关。结论 从生物力学角度证明,(足母)外翻前足承重比例及各跖骨头下压力的变化随(足母)外翻畸形程度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温建民桑志成钟红刚徐颖鹏胡海威成永忠
关键词:外翻前足
弯针配合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21例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弯针配合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应用弯针配合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的21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观察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拆除外固定架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6个月,手术时间为23~75 min,术中透视次数为5~25次,术后3~4个月拆除外固定架。所有患者临床疗效的优良率为90.48%,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5个月,均未出现皮肤坏死、针孔感染、下肢血栓形成、关节僵硬或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弯针配合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操作简单,稳定性更好,术后可早期下地负重,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李路广史长龙吴钟凯成永忠
关键词:胫骨中下段骨折弯针微创
手法复位配合新型小夹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新型小夹板与传统的四块柳木夹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探寻提高小夹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外固定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30例采用新型小夹板治疗,另外30例采用传统的四块柳木夹板治疗...
程灏谭剑张晔成永忠
文献传递
逆移位手法复位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损伤的实验研究报告
目的基于三踝骨折独立分型理论基础结合临床实际与三维有限元技术模拟总结出逆移位手法复位方法即正踝四法,从生物力学及影像学角度探讨逆移位手法复位方法有效性。方法对造模完成的8具自然解冻成人新鲜尸体标本的双下肢(共16个下肢)...
成永忠蔡静怡贺达刘广伟温建民程灏邱鹏祝建飞
关键词:尸体标本X线
文献传递
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逆移位复位手法的有限元分析研究报告
目的应用有限元方法探讨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逆移位手法复位的可行性。方法基于CT影像及参照各组织解剖特点、材料参数,建立筋骨结构完整的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有限元模型。模拟总结具有指导性的逆移位的手法整复方案。结果通过位移加...
成永忠温建民祝建飞刘广伟程灏蔡静怡邱鹏贺达
关键词: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有限元分析
文献传递
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
本文采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24例,在外固定器治疗关节内骨折方面获得一些经验,按Danis-Weber分类其中A型6例,B型13例,C型4例,1例不符合此分型.其中距骨向外...
成永忠温建民赵勇桑志成蒋科卫刘庆生 张连仁
关键词:踝关节踝关节骨折外固定器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