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志刚

李志刚

作品数:37 被引量:147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老年
  • 9篇动脉
  • 9篇心病
  • 9篇冠心病
  • 9篇冠状
  • 8篇血压
  • 8篇冠状动脉
  • 7篇老年冠心病
  • 7篇高血压
  • 6篇造影
  • 6篇病患
  • 5篇心电
  • 4篇血管
  • 4篇血运
  • 4篇血运重建
  • 4篇造影术
  • 4篇肿瘤
  • 4篇综合征
  • 4篇老年冠心病患...
  • 4篇高血压患者

机构

  • 31篇天津市第一中...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作者

  • 37篇李志刚
  • 17篇胡慧英
  • 4篇张久山
  • 3篇白雪歌
  • 2篇卞爱琳
  • 2篇杨杰坤
  • 2篇李敬兰
  • 2篇李静怡
  • 2篇林雪梅
  • 2篇邓琦
  • 2篇李增刚
  • 2篇刘鹏江
  • 2篇姚宏昌
  • 2篇曹金霓
  • 2篇胡慧英
  • 2篇陈东生
  • 2篇张扬
  • 2篇张莉
  • 1篇吕海容
  • 1篇赵荷珺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四川医学
  • 3篇天津医药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10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思密达治疗返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1994年
思密达治疗返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消化科姚宏昌,李志刚,席东焱,谭东毅返流性食管炎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食管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日臻完善,对本病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如何选择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本病,是大家关心的课题,我...
姚宏昌李志刚席东焱谭东毅
关键词:思密达返流性食管炎食管炎疗效
爱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肿瘤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比较爱迪注射液加化疗 (治疗组 )与单纯化疗 (对照组 )对老年恶性肿瘤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 :化疗同时加用爱迪注射液 5 0ml溶于生理盐水 5 0 0ml中 ,每天 1次 ,连用 4周。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 :有效率治疗组 4 4 4 % ,对照组 33 3%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病变进展率、血液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改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爱迪注射液与化疗联用治疗老年恶性肿瘤 ,可降低了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毒副反应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志刚张莉孙静宜张久山
关键词:老年肿瘤化疗爱迪注射液毒副反应免疫功能
雄性激素水平低下诱发前列腺癌的分子机制
李志刚
雄性激素过高诱发前列腺癌发生的学说,一直被国内外医学界学者所公认。在该次科研经费资助下,课题组通过改变小鼠雄性激素水平,观察了小鼠前列腺病理变化。实验结果显示:给小鼠补充雄性激素提升激素水平,前列腺并没有出现异常的病理性...
关键词:
关键词:前列腺癌雄性激素基因表达细胞生物学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03年
李志刚卞爱琳张久山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肺癌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血清脂蛋白(a)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 (a) [Lp(a) ]在糖尿病肾病 (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 2 4h尿蛋白质排泄率 (UAER)的测定结果 ,将 9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 3组 ,糖尿病组 (DM组 ) 30例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 32例 (EDN组 )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 (CDN组 ) 34例 ,40名健康查体者作对照组 ,分别测定各组Lp(a)水平。结果 DM组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 5) ,EDN组及CDN组 ,Lp(a)水平明显高于DM组 ,Lp(a)与UAER呈直线相关r=0 .40 2 ,P <0 0 5。结论 Lp(a)
李志刚张扬陈东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老年人
老年冠心病及血运重建对某些心电指标的影响
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QT离散度和T波峰末间期的变化特点与趋势,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来探讨QT离散度和T波峰末间期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的关系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PCI)对其的影响,以期为...
李志刚
关键词:冠心病血运重建
溃疡性结肠炎的局部治疗被引量:10
1999年
为观察思密达对溃疡性对结肠炎的疗效,将溃疡性结肠炎56例分为两组,A组给予思密达6g,B组给予锡类散0.6g,每晚临睡前保留灌肠1次,治疗1个月结束后结肠镜复查。A组显效率81.3%,B组显效率45.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期间无明显副作用。
李志刚王宝军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思密达锡类散
急腹症致大肠腑实证早期器官损害的特征及防治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急腹症致大肠腑实证早期器官损害的特征及防治方法,总结早期器官功能损害的发展变化规律及防治经验,为正确判断疾病预后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91例急腹症致大肠腑实证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急腹症致大肠腑实证患者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通里攻下药物清肺承气颗粒治疗(主要成分为瓜蒌、厚朴、半夏、大黄、枳实、黄连)。患者入科后立即给予相关监测,依据MODS标准诊断程序,统计患者早期(人科后1、3、7和14d)各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急腹症大肠腑实证器官损害数目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4d病死率及APACHEⅡ评分与14d病死率的相关性。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腹症致大肠腑实证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91例患者胃肠道普遍受累,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胃肠道、肺、心、代谢、肾、肝、外周循环、凝血、脑,发生率分别为96.70%(88/91)、85.71%(78/91)、57.14%(52/91)、56.04%(51/91)、27.47%(25/91)、23.08%(21/91)、20.88%(19/91)、10.10%(10/91)、8.79%(8/91)。严重并发症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多见(31例、34.07%),其次为休克(19例、20.88%),肝功损害(15例、16.48%),消化道出血(13例、14.29%),肾衰竭(12例、13.19%),凝血功能异常(10例、10.99%),胰腺脑病(8例、8.79%),发生时间无明显差异,多集中在人院前7d内。急腹症致大肠腑实证患者入院1、3、7d累积器官数目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8、0.240、0.283,�
周静丽傅强杜超崔乃强李志刚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器官损害
老年冠心病患者24h平均脉压与心脏损害的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胡慧英李志刚白雪歌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脉压血压测定
血降钙素原乳酸比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感染的诊断研究被引量:28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乳酸的比值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并发感染的诊断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9例,根据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分为两组,3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为感染组,55例未发生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患病时间及糖尿病类型进行统计分析。记录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血清降钙素原与血乳酸比等数据。分析各指标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并发感染检测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及糖尿病类型等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CRP、PCT、血乳酸(Lac)表达水平及血清降钙素原与血乳酸的比值分别为(15.51±3.65)×10~9/L、(17.81±4.52)mg/ml、(0.95±0.37)ng/ml、(3.85±1.71)mmol/L、(0.25±0.11)%,均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发现:白细胞计数、CRP、PCT及PCT/Lac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并发感染预测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PCT/Lac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最高,分别达到了84.46%、87.23%。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CRP、PCT及PCT/Lac指标水平均升高,PCT/Lac预测感染的价值较高。
王文一王小飞李志刚刘玉芳金文敏卞爱琳胡慧英赵荷珺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乳酸敏感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