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庆国

作品数:70 被引量:370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颈椎
  • 17篇腰椎
  • 16篇骨折
  • 14篇颈椎病
  • 14篇脊髓
  • 13篇椎间盘
  • 11篇后路
  • 10篇髓型
  • 10篇椎体
  • 10篇脊髓型
  • 10篇脊柱
  • 9篇椎弓
  • 9篇椎弓根
  • 8篇前路
  • 8篇切除
  • 8篇全切
  • 8篇椎管
  • 8篇螺钉
  • 7篇融合术
  • 7篇手术

机构

  • 69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武警安徽省总...
  • 1篇解放军电子工...
  • 1篇霍邱县第二人...
  • 1篇霍邱县第一人...
  • 1篇临泉县人民医...
  • 1篇舒城县人民医...

作者

  • 70篇杨庆国
  • 29篇申才良
  • 28篇张银顺
  • 26篇张建湘
  • 20篇李伟
  • 16篇江曙
  • 8篇董福龙
  • 8篇华兴一
  • 8篇汤健
  • 7篇陶晖
  • 6篇曹云
  • 5篇章仁杰
  • 4篇刘金锐
  • 4篇廖旭昱
  • 4篇卜海富
  • 4篇钱军
  • 4篇王磊
  • 4篇贾金龙
  • 3篇吴毅文
  • 3篇韩春

传媒

  • 16篇颈腰痛杂志
  • 7篇临床骨科杂志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骨伤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解剖与临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透视监控下椎弓根固定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2002年
目的 探讨非透视监控条件下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的应用。方法 应用RF、SF、AF、DRFS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51例 ,术中均无条件采用透视监控。结果全部病例伤椎定位准确 ,螺钉定位及进钉均一次正确完成。所有螺钉均位于椎体内 ,和椎体上终板基本保持平行 ,最大误差仅为 3°。Cobb s角由术前平均 2 7 8°恢复到平均 6 5°。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平均76 5 %恢复到平均 97 4 %。随访 46例 ,平均随访 1 9个月 ,Frankel脊髓神经损伤分级除 2例A级无恢复外 ,余均有 1级以上的恢复。结论 非透视监控条件下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的应用 ,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解剖知识和丰富的手术经验。否则 。
杨庆国杨立军马凤威郑登权郭景理
关键词:椎弓根固定器胸椎
撑开复位固定系统及不减压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观察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椎板不减压治疗伴有神经症状的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近期疗效。方法  2 7例Ⅰ~Ⅱ度的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撑开复位固定系统复位、固定 ,腰椎后方融合及椎板不减压术治疗。对术前及随访时存有神经症状的患者人数、临床表现VAS评分、X线观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平均随访 16个月 ,平均复位率 90 7% ,随访超过 1年者融合率为 94 4 %。按Stauffer标准 ,优良率 92 6 %。结论 对伴有神经症状的Ⅰ~Ⅱ度滑脱患者 。
郭晓东张建湘杨庆国卜海富申才良胡勇华兴一
关键词:脊椎滑脱椎弓根螺钉
经皮撬拨复位治疗粉碎性跟骨关节内骨折
2000年
申才良彭俊才杨庆国
关键词:经皮撬拨复位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日本骨科学会颈髓功能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检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分析其与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JOA)的相关性,探讨免疫反应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病例来源于2005-11-10/2006-06-30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患者,2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脊髓型颈椎病组,另外16例无颈椎病史的颈椎外伤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经颈椎前路手术中切取的颈椎间盘组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组依据JOA评分分成重、中度组(0~12分,20例)和轻度组(13~17分,7例)。结果:43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脊髓型颈椎病组颈椎间盘组织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34.521±18.592),(15.041±6.562)ng/L;肿瘤坏死因子α:(6.071±1.912),(3.143±0.630)pmol/L;P均<0.01]。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重、中度组椎间盘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结论:①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盘组织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增多。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与脊髓功能有相关性,提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与免疫反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周思启陈惠德汤健杨庆国吴毅文
关键词:椎间盘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枢椎椎弓根骨折
<正>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枢椎椎弓根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损伤枢椎椎弓根骨折6例,其中Ⅰ型1例、Ⅱ型3例、Ⅱa型1例、Ⅲ型1例。合并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者4例。行颅骨牵引复位后用纯钛拉力螺
杨庆国申才良华兴一卜海富张建湘江曙
文献传递
后路半椎体全切术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青少年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6-2011-06 21例青少年半椎体畸形采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结果冠状面主弯cobb角术前平均为40.3°,术后平均为15.4°,末次随访平均为16.3°,矫正率为61.7%;矢状面后凸cobb角术前平均为33.3°,术后平均为11.8°,末次随访平均为12.6°,矫正率为64.5%;局部侧凸cobb角术前平均为36.2°,术后平均为14.7°,末次随访平均为15.3°,矫正率为59.3%。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可去除病因,同时矫正冠状位和矢状位畸形,是治疗青少年半椎体引起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方法。
王磊杨庆国张银顺李伟贾金龙李路
关键词:半椎体青少年
腰椎后路非融合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李伟杨庆国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
M-CSF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20年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明确M-CSF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中的肝移植和治疗肝病提供新思路。对取自于本院骨科治疗的患者的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提取、分离、传代培养及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的表面表型。为了诱导BMSCs的肝分化,本研究将BMSCs加入到培养基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21 d后,BMSCs表达了肝细胞特异性标志物a-蛋白(AFP)和细胞角蛋白18(CK18),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了分化与为分化的BMSCs表达的差异性。分化的BMSCs还显示了肝细胞的体外功能特征,包括白蛋白产生、尿素分泌和糖原储存。本研究结果表明,BMSCs在M-CSF诱导下可分化为功能性肝细胞样细胞,可作为肝病治疗的细胞来源。
李伟陶晖曹云高松森杨庆国
关键词:M-CSFBM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角蛋白
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实验和临床被引量:3
1996年
应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9例,颈椎管狭窄症5例,后纵韧带骨化7例.其中行“单开门”术15例,“双开门”术6例.获平均28.3个月随访,其平均改善率84.6%.另取10具颈椎标本先后行“单开门”和“双开门”手术,术前,术后分别行CT扫描,测量.通过对椎管面积,矢径的分析表明:“单开门”术的椎管面积和矢径约大于“双开门”术(P<0.01或P<0.05).结合临床应用,我们认为“单开门”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椎管扩大率高、操作较简单、能有效预防脊髓损伤的优良术式.
杨庆国江曙汤健李仁民刘斌
关键词:颈椎管扩大成形术颈椎病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病的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对 10 9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进行总结 ,其中采用Cloward环锯法手术2 0例 ,采用颈椎体次全切除治疗 6 2例 ,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2 7例。前路手术同期均采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结果  10 9例中 95例获 12~ 76个月的随访 ,平均随访 36个月 ,优良率 81 1% ,改善率 3 7%~ 84 % ,平均 73 4 % ,无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对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后路各种术式有着各自不同的适应证 ,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十分重要。
苏明海张建湘杨庆国申才良
关键词:颈椎病扩张术椎管狭窄骨移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